带有q x的绕口令(Q包拴Q汉语有关Q的词汇太多)

带有q x的绕口令(Q包拴Q汉语有关Q的词汇太多)(1)

拉丁字母Q

Q包是什么鬼?你知道它的意思吗?汉语里有关Q的词汇太多了,比如流行比较久、大众接受度比较高的词汇“Q弹”就是其中之一,但是就是感觉它不中不洋的。

据说,Q弹是闽南语词汇。在闽南语里有个词叫“kiu弹”,是筋道(劲道)的意思,但因为普通话里没有kiu音的字,所以借用了Q表示kiu音的字。

原来不中不洋的“Q弹”一词并非是外来词汇,而是正宗的汉语词汇,可它既然是汉语词汇为什么不用汉字表示?

查资料说,闽南语的kiu弹应该是有对应的汉字的,只是属于生僻字,并且在普通话中发音是jiu或qiu,与kiu不同。

带有q x的绕口令(Q包拴Q汉语有关Q的词汇太多)(2)

Q弹的正式汉字

由于现在流行的是kiu音,被多数人接受和使用,所以就不用原来对应的汉字了。

我觉得,既然许多人在普通话中可以使用kiu音,那么这样就突破了普通话里没有kiu音的现象,如果能使用某一个汉字代表kiu音,这将增加普通话的读音数量,这将对普通话有利。

众所周知,普通话里的读音数量比许多方言的读音数量少,许多方言的读音无法用普通话标记。而读音数量不够的普通话存在大量的同音字,大量的同音字意味着听错的概率比较大。这就是为什么笔者沁心梨(我)说普通话读音增加将对普通话有利的原因。

比如biangbiang面,对应biang音的“汉字”也是生僻字,字型非常复杂,根本不算汉字(据说是若干汉字的拼合体),现在有的地方干脆写作“冰冰面”,因为普通话里没有对应biang的汉字,所以竟然用音近的“冰”代替,我觉得这样不好,毕竟冰的读音并不是biang。

带有q x的绕口令(Q包拴Q汉语有关Q的词汇太多)(3)

日本竟然打出了biang的传统代表字

如果在普通话里使用某个汉字(无论新造还是假借)代表biang音,那么普通话又可以增加了读音的数量,这样难道不好吗?

所以我建议对长期流行的大众比较接受的普通话里没有的读音,使用专门的汉字进行标记,而不是使用外来的字母或拼音,这样既增加了普通话的读音,又使我们的语言文字更规范化和便捷应用。

其实,目前看到比较早比较出名使用拉丁字母Q与汉字结合的当属鲁迅笔下的“阿Q”,阿Q的某些思想或言行被后世称为“阿Q精神胜利法”。

但是鲁迅写的“阿Q”并不是为了创造含有拉丁字母的汉语词汇,与现在含有Q字母的汉语流行语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

最近无意中看到一个词叫“Q包”,光看名字就是不中不洋、不伦不类的,更不知道其意思是什么。我只能无奈地向大家请教,Q包是什么鬼?

带有q x的绕口令(Q包拴Q汉语有关Q的词汇太多)(4)

Q包是什么意思?

最后,我也许只能用魔法打败魔法了,直接对“Q包”一词表示“我拴Q了(又一个网络流行语)”,甚至感觉现在的人的汉语表达能力要“芭比Q了(还来一个网络流行语)”!

带有q x的绕口令(Q包拴Q汉语有关Q的词汇太多)(5)

“我真的拴Q了”

现代汉语中有太多夹杂着字母或外文单词的汉语词汇了,特别是在汉语流行语当中。当它们流行比较久、比较广,大众习以为常后,这对汉语的语言文字特征或汉语的表达能力将产生影响,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完)

文/沁心梨

图/网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