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信用修复类型不同)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作为衡量企业发展质量和信用的“试金石”,纳税信用在招投标、融资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市场主体的重视和关注随着纳税信用修复机制推出,众多失信企业实现了纳税信用的修复从实践看,失信企业的类型不同,纳税信用修复的操作路径也不同,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纳税信用修复类型不同)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作为衡量企业发展质量和信用的“试金石”,纳税信用在招投标、融资等领域的作用日益凸显,越来越受到市场主体的重视和关注。随着纳税信用修复机制推出,众多失信企业实现了纳税信用的修复。从实践看,失信企业的类型不同,纳税信用修复的操作路径也不同。

“帮助27户破产企业修复纳税信用,有力地支持了重庆力帆集团、北汽银翔等大型企业顺利重整、起死回生……”最近,和重庆市税务部门一样,各地税务部门在盘点“非凡十年”的工作成果时,不约而同地将纳税信用修复机制的应用和完善当作一个重点。纳税信用修复机制自2016年推出后,为失信企业提供了重塑“诚信”招牌的机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需要进行纳税信用修复的失信企业主要有三类:因发生失信行为而纳税信用降级的一般企业、因关联企业失信而受到牵连的集团企业,以及经营陷入困难需要重新出发的破产重整企业。“失信企业的类型不同,纳税信用修复的操作路径也不同。”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副处长徐涛说。

一般企业:找到失信原因尽快纠正错误

前不久,中国电建集团山东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电建青岛分公司”)在青岛市黄岛区税务局纳税服务部门的辅导下,顺利完成了纳税信用修复。

据山东电建青岛分公司财务负责人王楠介绍,2021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显示,企业纳税信用积分低于40分,被判定为D级纳税人,给企业日常生产经营带来不少负面影响。经过梳理,企业存在所属期2021年5月—11月个人所得税逾期未扣缴申报的情况。由于符合纳税信用修复条件,企业可在完成纳税申报后,通过纳税信用修复,纳税信用积分增加到40分以上,修复后的纳税信用等级不再是D级。随后,在税务部门辅导下,王楠填报好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办理逾期申报及违章处理,然后通过电子税务局发起申请,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了纳税信用修复。

“对一般企业来说,只要把错误或不合规行为纠正,纳税信用即可很快修复。”青岛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副处长徐涛告诉记者,企业在提交修复申请前,首先应分析自己纳税信用降级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后续工作。目前,一般企业纳税信用降级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年度评价时因发生失信行为,导致信用指标扣分,进而导致纳税信用等级比上一年低;另一类是因直接判级导致纳税信用降级。举例来说,纳税人被列为非正常户或进入税务稽查“黑名单”时,其纳税信用等级会被直接判定为D级。

“下一步,企业需要有的放矢地进行纳税信用修复。”徐涛说,如果是因发生失信行为导致信用指标扣分,被评为B级、C级或D级的,通常在纠正失信行为后,即可申请信用修复。这种情况下,纳税人需要重点关注纠正失信行为时限。根据《纳税信用修复范围及标准》,区分30日内纠正、30日后本年纠正、30日后次年纠正三种情况。一般情况下,纠正失信行为越及时,修复加分越高,修复结果越好。

北京华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强分析,如果企业被认定为重大税收违法失信主体,从而被直接判定为D级纳税人,除了必须及时纠正失信行为、履行税收法律责任外,还应在提交纳税信用修复申请前的连续12个月内,确保无新增失信行为记录。华税税务师事务所税务经理杨胜明提醒企业,要依照法定程序提起修复申请,如实填报《纳税信用修复申请表》,对纠正失信行为的真实性作出承诺。必要情况下,还应及时向税务机关提供纠正失信行为的佐证材料。

集团企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路径

今年初,青岛乐邻智慧农业公司(以下简称“乐邻智慧”)财务负责人姜伟发现,他们公司2021年度纳税信用等级被直接判定为D级。这不仅导致公司不能享受税务部门一系列便利服务,而且在贷款融资、竞争谈判等经营活动中都受到限制。经过梳理,原来是企业法定代表人名下其他关联企业的纳税信用等级为D级,波及到了乐邻智慧。

“乐邻智慧这样的情况,在实务中并不少见。”青岛市税务局纳税服务处副处长徐涛告诉记者,按照现行规定,D级纳税人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负责经营的其他纳税人,将直接被判定为D级。换句话说,一旦集团企业子公司或分支机构纳税信用等级被判定为D级,其直接责任人员注册登记或负责经营的其他子公司、分支机构,将被直接判定为D级。

对此,北京华税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强告诉记者,对于因集团内其他成员企业纳税信用降为D级而被关联评定为D级的纳税人(以下简称“被关联企业”)来说,其申请纳税信用修复的路径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源企业”修复,即纳税信用等级被评定为D级的关联企业,完成纳税信用修复,纳税信用等级不再为D级后,由被关联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提出申请解除纳税信用D级关联;第二种是自行直接修复,即如果被关联企业在申请前连续6个月没有新增纳税信用失信行为记录,可以自行申请纳税信用修复。

经青岛市高新区税务局税务人员确认,乐邻智慧近6个月内没有新增的纳税信用失信行为记录,符合申请信用修复的条件。在税务部门的辅导下,企业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信用评价与修复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31号,以下简称“31号公告”)要求,于今年初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了《纳税信用修复申请表》,申请解除纳税信用D级关联,并对纠正失信行为的真实性作出承诺,顺利完成了纳税信用修复。

青岛市黄岛区税务局纳税服务科副主任张弛提醒,集团企业结构复杂,下属子公司、分支机构较多,再加上不同子公司、分支机构的实际情况不同,纳税信用修复的要求和难度也不一样。因此,必须统筹做好集团内成员企业的纳税信用修复工作。特别是一些集团企业,在“源企业”非正常户状态被解除后,认为其已经不存在继续经营的价值,立即办理了注销,而没有先修复其纳税信用。这种情况下,被关联企业必须等待6个月才能修复自身的纳税信用,无疑将面临较高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对集团企业来说,如果确定要注销“源企业”,先修复“源企业”的纳税信用是更好的选择。

重整企业:把握前置条件顺势涅盘重生

青岛某船舶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船舶生产企业,年造船能力达102万载重吨。因经营不善,企业于2016年12月申请破产重整。在青岛市税务部门的服务下,企业参照新设企业评价纳税信用等级,完成破产重整前产生的欠税、滞纳金及罚款等不再纳入纳税信用评价指标。最终,企业纳税信用等级逐步提升,在两年内由D级上升为B级,在项目招标、行政审批、产品出口方面获得更多便利,竞争软实力大大提升,2023年预计年产值将达到8.8亿元,真正实现了涅盘重生。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针对破产重整企业的纳税信用修复,税务部门推出了一系列宽松政策。浙江省税务局公职律师徐战成告诉记者,31号公告给予破产重整企业特殊的修复措施,破产重整企业已依法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并纠正相关纳税信用失信行为的,可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纳税信用修复。

“破产重整企业应在准确理解政策要求的前提下,用好纳税信用修复便利举措。”徐战成说,在破产重整程序中,存在一个“重整计划执行期间”的概念,它是指从法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到重整计划执行完毕期间。值得注意的是,破产重整企业可以申请纳税信用修复的时点,不是“裁定批准”时,也不是“执行完毕”时,而是已依法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并纠正相关纳税信用失信行为后。换句话说,依法缴纳税款、滞纳金、罚款,是破产重整企业修复纳税信用的重要前置条件。这意味着,破产重整企业如果想进行纳税信用修复,重整计划中,必须优先考虑税收债权的及时清偿。

达到纳税信用修复条件后,破产重整企业还要重点关注后续的程序性要求。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二级高级主办刘民生说,破产重整企业在申请纳税信用修复时,应同步提供人民法院批准的重整计划或认可的和解协议。值得注意的是,根据《纳税信用修复范围及标准》,破产重整企业在破产程序中纠正其失信行为的,无论纠正时间是否超过30日,统一按照“30日内纠正”对应的修复标准进行加分。对于部分纳税信用直接判为D级的严重失信行为,符合条件的破产重整企业申请纳税信用修复时,不受申请前连续12个月没有新增纳税信用失信行为记录的条件限制。

“纳税信用修复了,税务合规也要跟上。”华税税务师事务所税务经理杨胜明提醒,重整企业未来还将持续经营,因此,后续的税务合规管理尤为重要。建议企业做好税务合规管理,总结、梳理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涉税风险高发环节,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手段,制作税务合规手册,并定期对业务部门、财务部门开展税务合规培训,防范再次出现失信行为。

来源:中国税务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