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四小龙四小虎分别是(广东四小虎的概述)

1、东莞市

东莞市,又称“莞城”,位于珠江口东岸,“广东四小虎”之首,号称“世界工厂”,国际花园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篮球城市,广东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外贸口岸,是全国4个不设县的地级市之一。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有着1700多年的郡县史,距今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期建郡,是岭南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东莞有港澳同胞约120万人,海外华侨约30万人,是著名的华侨之乡,有“音乐之城”、“科技之城”、“博物馆之城”、国家森林城市等美誉。2015年2月,东莞再次蝉联“全国文明城市”称号。2015年4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的ICLEI世界大会全球200余城代表聆听“东莞声音”。

东莞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口东岸,北接广州,南连深圳。1985年9月撤县设市,1988年1月升格为地级市,下辖28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440个村委会,156个居委会。全市陆地面积24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65.65万,外来暂住人口480多万,此外,还有港澳台同胞70多万人,海外侨胞20多万人,是著名的侨乡。

广东的四小龙四小虎分别是(广东四小虎的概述)(1)

2、中山市

中山市,广东省辖地级市,是中国4个不设市辖区的地级市之一。位于珠江三角洲中部偏南的西、北江下游出海处,北接广州市番禺区和佛山市顺德区,西邻江门市区、新会区和珠海市斗门区,东南连珠海市,东隔珠江口伶仃洋与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相望。古称香山县,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1152年设立香山县,1925年,改名为中山县,以纪念孙中山先生,是中国唯一以伟人名字命名的地级城市。中山市是著名的侨乡,有旅居世界五大洲87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80多万人。素有华侨之乡、广东省曲艺之乡(粤剧)的美誉。中山连续多年保持广东省第5的经济总量。中山与顺德、南海、东莞一起称为广东四小虎。

中山市面积1770.42平方千米,辖6个街道、18个镇,120个社区、159个行政村。人口:317.4万(2013年),中山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地处珠江出海口。东与深圳市、香港隔海相望,中山港至香港51海里;东南与珠海市接壤,毗邻澳门,石岐至澳门60公里;西面和西南面与江门市、新会市和斗门县相邻;北面和西北面与广州市南沙区和顺德市相接;马鞍和大茅等海岛分布在市境东西的珠江口沿岸。

广东的四小龙四小虎分别是(广东四小虎的概述)(2)

3、顺德区

顺德区是佛山市五个行政辖区之一。位于广东省的南部,珠江三角洲平原中部,由江河冲积而成的河口三角洲平原。顺德地势西北略高,海拔约2米,东南稍低,海拔0.7米,分布着一些零散的小山丘;东连广州市番禺区,北接佛山市禅城区和南海区,西邻江门市新会区,南界中山市,邻近深圳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等珠江三角洲多个著名城市,旅外华侨和港澳同胞超过40万人。顺德曾获得“广东四小虎”、“全面小康十大示范县市”、“中国家电之都”、“岭南壮县”、“南国丝都”、“广东银行”、“2013中国百强区第一名”等美誉。顺德位于广佛同城的西南边界、广佛肇经济圈的南部,是佛山市与广州市联系的重要核心区域之一。

顺德区,位于珠三角腹地,北邻广州,南近港澳,面积806平方公里 ,全区现辖4个街道、6个镇。顺德是广佛都市圈、粤港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以江河冲积平原为主,河涌交错,土地肥沃,四季常春,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顺德建县于明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现为佛山市辖区,常住人口246万人,其中户籍人口122万人,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50多万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

广东的四小龙四小虎分别是(广东四小虎的概述)(3)

4、南海区

南海区,别名“南”,广东省佛山市下辖区,首批全国农村社区建设示范单位、中国工业百强县区、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

南海区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东连芳村区,南接顺德区,西邻三水区、高明区,北邻花都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著名景点有西樵山、南国桃园等。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置南海郡,郡治设于番禺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南海县属广州府;2002年12月8日,撤销南海市,设立佛山市南海区。

2021年6月,《2021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百佳县市》榜单发布,南海区位列第18名。

南海区位于广东省中部,东连广州市芳村区、番禺区,南接顺德区、鹤山市、新会区,西邻三水区、高明区,北濒花都区、三水区,环抱佛山禅城区。南北最大纵距56.85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1.85公里。总面积1150.51平方公里。

广东的四小龙四小虎分别是(广东四小虎的概述)(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