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弘扬科学家精神)

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弘扬科学家精神)(1)

8月17日上午,由中国科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和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36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线上展示交流活动在北京启动。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张玉卓,中国科协专职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孟庆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高瑞平,全国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党组成员蔡淑敏等主办单位领导和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井顿泉出席开幕活动。

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弘扬科学家精神)(2)

上午10时许,开幕活动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未来剧院拉开帷幕。吉林大学、清华大学师生及中国科协科学之声合唱团历时半年,为参赛选手精心奉献了一台以“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为主题的精彩演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青少年和科技辅导员选手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参加。

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弘扬科学家精神)(3)

开幕活动分为三个篇章:《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 君子以厚德载物》《四十载 风华正茂谱新篇》。吉林大学老中青三代师生表演的《百年青年说》以在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和中国科协九大、十大上的重要讲话为蓝本,全面展示当代中国青少年自强不息、发奋图强、勇攀高峰的奋斗精神。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张秋歌(电影《黄大年》主演)、吉林大学播音主持学院教师曲海红、吉林广播电视台新闻主播刘派、清华大学研究生傅宇杰分别演绎了黄大年、南仁东、邓稼先等前辈科学家的感人故事和崇高精神。北京大学原校长王恩哥院士、复旦大学原校长杨玉良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副校长吴岳良院士和李四光外孙女邹宗平、钱学森之子钱永刚、邓稼先妻侄许进向青少年发出《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的倡议。

青少年科学技术创新大赛(弘扬科学家精神)(4)

11时许,雄壮有力的前奏响起。中国科协科学之声合唱团和吉林大学教师代表共同演唱了《祖国不会忘记》。这首磅礴大气而又不失朴实真挚的风格,激励了众多有志青年投身航天、建功航天,也被越来越多为祖国默默奉献的人们所传唱。全体师生用歌声致敬前辈科学家,致敬伟大的祖国,致敬祖国的科技事业。

为贯彻落实在中国科协十大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大赛在立德树人、为党选才、为国育人方面的重要作用,本届大赛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涵养优良学风”主题,按照大赛改革思路和新出台的《青少年科技实践规范指南》等文件要求,精心策划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展示交流活动,为青少年科技爱好者和科技辅导员提供展示创意成果、接受专业指导、感受大家风范、朋辈交流互鉴的平台,使活动成为共话人才培养的科学讨论会、弘扬科学家精神的思政课和涵养优良学风的践行者。

8月16日至19日线上活动期间,主办单位将邀请近百名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创新争先奖、陈嘉庚科学奖等国家级奖项获得者和已在科研领域崭露头角的往届大赛获奖者代表,与参加活动的624名青少年学生和271名科技辅导员在线交流创新思路,激发灵感火花,启迪创新思想。同时,主办单位还精心策划了青少年线上破冰活动、“学长说-我与大赛的故事”分享会、弘扬科学家精神主题报告、涵养优良学风主题沙龙等精彩活动。邀请1982年、1984年等早期大赛获奖者代表和青年创业精英,分享交流自己的科研人生和成长之路,帮助青少年学生进一步感悟创新大赛的初心使命;邀请科学家精神报告团成员邹宗平、钱永刚、许进分别讲述老一辈科学家李四光、钱学森、邓稼先的感人故事,鼓励青少年学生牢固树立勇攀科技高峰的远大理想和精神追求;邀请中国科协副主席袁亚湘院士等专家教授与青年学者,分享自己科研人生中的学风故事,解读《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规范指南》,帮助青少年系好科研人生的第一粒纽扣。

2022年是大赛创立40周年。活动期间,主办单位特别制作创新大赛四十周年回顾线上展览,系统呈现大赛历史沿革、活动成效和未来发展方向。青少年看完展览还可参加在线互动答题活动,深入了解大赛历史、新修订的《章程》《规则》和新出台的《青少年科技实践活动规范指南》等改革文件精神。

本届活动将通过央视频、科普中国、科创筑梦等平台进行全程网络直播。

来源:中国科协青少中心 供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