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天我们的新班主任(远山的呼唤我的初中班主任)

作者:饶瀚

说是顺道,其实更是专程,我的初中班主任周老师来南充看我来了,这是从千里之外的凉山来到我居住的城市。在老师心里,30多年的师生之情,依然纯净如水,清澈似泉。再相见,老师那期许的眼神仍然如初,握手、拥抱都不足以表达走过艰难岁月之后相聚这一刻,彼此心中涌起的幸福与激动。

看到周老师,自然想起我的初中生活,那是上世纪90年代的往事。30多年前凉山的贫穷与落后,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读书,更是矛盾的,大多数农村人家都无钱供子女上学,希望子女识几个字、最多读完初中就了不得,而我们的周老师却在那般贫瘠的教育环境中,努力鼓励同学们要心怀梦想,要好好读书,走出农村,脱掉“农皮”,只有知识能够改变命运……我们的班主任,在那时,像是我们的第二个父亲,更是我们的理想播种者。

周老师是一名优秀的语文老师,担任我们班主任时,他刚从学校毕业出来工作没多少年,年轻、帅气,特别有气质,笔挺的身材,洁白的开领衬衫外加特别有型的小西装,感觉走路都能带风,一时成为很多男同学穿衣参照的对象;还有他教科书级的板书,标准的普通话教学,在凉山那边远的乡村中学,自然是少见的“一股清流”。

在那个落后年代的农村学校,周老师这样的青年教师,对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都是巨大的、更是积极的。除了教好课本知识,要我们认真读书、努力学习之外,他教我们要遵规守纪,更要努力追求公平公正,特别在大是大非面前,任何时候要保持清醒,要有自己的是非观。

记得一次学校冬运会的田径接力赛中,因为我们班与另一个班决赛第一名的成绩相差很小,结果被裁判老师偏心判给重点班赢,周老师不惜冒着被学校处罚的风险,带头支持班上同学们罢赛,班牌绑在旗杆唱国歌、升国旗,以示我们才是“第一名”,以致于在学校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风波。

记得那时信息闭塞,连杂志都是稀罕品,周老师却想方设法找来《当代》、《辽宁青年》等很多优秀读物,在班会课上给我们念报告文学《通天状》等优秀文章,教我们要通过学习和接触更多的知识,成为一个明理、善思、有追求的人……

周老师对每个同学的爱,都是炙热的,记得我那时的成绩在班上也不是很优秀,升入高中后因为家庭经济原因曾有一段时间失学,周老听闻后四处打听我家的地址,他希望能给我父亲做做工作,支持我继续读书,当听闻这事儿时,我内心感动不已。在我们凉山那种教育条件相对落后、不大可能出多少人才的地方,周老师就是这样年复一年、届复一届地努力送走一批批农村孩子,不论孩子们在哪里生根开花?读书能走多远?周老师都一如既往地用心激励,唯愿学生们都比父辈更强,过得安好。对于孩子们,老师或许做不了更多,有的只是远山中那一声声呼唤,但这足以让我们感动一辈子。

在毕业20年后的第一次同学会时,同学们和周老师再次见面有了联系,班级先后有了QQ群、微信群,周老师在群里就如我们的家长,更似我们朋友,时不时关注关心着学生们的生活和工作状态,私下常有问候与来往。在今年“五一”期间,刚提前退休的周老师还和我一起到我家走了一趟,问候我年迈的父母。当了解到我姐姐的女儿在西昌的私立幼儿园打工,他当面鼓励我侄女一定要努力考编进入公立学校,以后生活才更安稳,原本信心不足的侄女没想到这次真听进去了老师的话,回西昌后努力学习准备,最近参考公招并顺利通过,这让我们一家人都非常感动。

开学第一天我们的新班主任(远山的呼唤我的初中班主任)(1)

今年5月,老师和我父亲在金沙江边

开学第一天我们的新班主任(远山的呼唤我的初中班主任)(2)

老师在我老家时的合影

在老家时,老师答应我在他方便时抽空到我定居的城市走走,没想到老师很快成行,近期随一个送孩子上学的亲戚同行来到南充,登门看望我与家人,我高兴中感到惭愧的是,为相见之约,看望学生,老师这可是赴千里之遥的车马劳顿啊。

在南充期间,我与老师聊现在,聊过往,聊我们的初中生活,还聊到那场班级“罢赛风波”。而聊到最有趣的事是,当年同学们每次放了假,很多同学都会将被褥等行李寄放在他的单身宿舍,每次等到开学同学们拿走行李后,老师都得买农药满屋杀一次同学们被褥中带来的“臭虫”,不然别想睡得安生,但这些事又从来没法和同学们说……哈哈,这就是那个年代,老师当年就是这样迁就着我们的。

老师依旧健谈、风趣,年轻的心态和容貌仍不减当年,这就是我的初中班主任,这就是我们现在的师生生活……

开学第一天我们的新班主任(远山的呼唤我的初中班主任)(3)

11月27日,我和老师在南充仪陇朱老总故乡

开学第一天我们的新班主任(远山的呼唤我的初中班主任)(4)

老师和我在阆中古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