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赠鹭鸶手法赏析(这首赠去婢巧妙运用假设手法)

赠去婢

唐·崔郊

【原文】

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鹊桥仙赠鹭鸶手法赏析(这首赠去婢巧妙运用假设手法)(1)

【注释】

1.公子王孙:旧贵族、官僚、王公贵族的子弟。

2.后尘:后面扬起的尘土,指公子王孙竞相追逐的情景。

3.绿珠:原本是西晋富豪石崇的宠妾,古代美女之一。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的手下孙秀仗着权势,向石崇索要绿珠。石崇拒绝,因此被诬陷为乱党,收入监狱,绿珠也坠楼身亡。此处的“绿珠”代指被人夺走的婢女。

4.侯门:王公贵族、权贵之家。

5.萧郎:原本是指南朝梁武帝萧衍,风流且才华出众,在历史上颇有名气。“萧郎”一词在后来成为诗词的习用语,泛指女子爱恋的男子。

鹊桥仙赠鹭鸶手法赏析(这首赠去婢巧妙运用假设手法)(2)

【译文】

公子王孙整日追求你身后的尘土,你却像绿珠一样,泪水浸湿了丝制的手巾。一旦嫁入王公责族、权贵之家,就如坠入深海,从此以后,昔日的情郎就变成了陌生人。

【创作赏析】

崔郊是唐代诗人,元和年间的秀才。这首诗是崔郊在心上人被卖给权贵之后创作的。那时候,家境贫寒的崔郊为了备考而暂住姑母家。姑母家中有个长相清丽的婢女,不仅聪明,而且擅长歌舞。崔郊刻苦读书,待人有礼的模样吸引了这个婢女,她无微不至地照顾崔郊,崔郊也慢慢对这个婢女产生好感,后来他们一同约定等崔郊赶考归来,再讨论婚姻大事。

鹊桥仙赠鹭鸶手法赏析(这首赠去婢巧妙运用假设手法)(3)

考试的日子即将到来,崔郊便进京赶考去了。离开之前,崔郊告诉姑母,回来之后要迎娶这个婢女。崔郊离开之后,他的姑母为了节省开支,将家中的一些奴仆卖给洛阳的司空于,其中包括了那个貌美多才的婢女。于府花四十万钱买下她,婢女成了于的宠妾。崔郊考完试之后就匆忙赶回家。到了姑母家时,才得知婢女已成为他人的小妾,悲痛不已。他无奈地写下《赠去婢》这首诗。

鹊桥仙赠鹭鸶手法赏析(这首赠去婢巧妙运用假设手法)(4)

诗的前两句写出貌美女子被公子王孙追求时的痛苦心情,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心上人被夺走的哀痛之情,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因门第造成的爱情悲剧。“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为崔郊对当时社会习气的描摹,同时也有自我安慰之意,当时婢女是否曾经苦苦拒绝王孙贵族的追求而情真意坚并没有人知道,但诗人太了解有钱人的逐美心态,所以他用这种婢女不得已而离开自己的写法,不仅把婢女的形象描写得高大起来,而自我伤感之心也得到些许慰藉,如此再写下篇的自我伤怀也就顺理成章了。此实为假设手法的妙用,如此使得全诗的意味更为浓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