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国对量子通信需求趋势展望(日本新技术令量子通信成本猛降)

新华社北京2月2日新媒体专电 日媒称,新一代密码技术量子加密通信的普及出现重大进展,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全球各国对量子通信需求趋势展望?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全球各国对量子通信需求趋势展望(日本新技术令量子通信成本猛降)

全球各国对量子通信需求趋势展望

新华社北京2月2日新媒体专电 日媒称,新一代密码技术量子加密通信的普及出现重大进展。

据《日本经济新闻》网站1月29日报道,东京大学的小芦雅斗教授等人发现了在通信中利用光的波性质、使用廉价的通用产品进行检测也能验证安全性的方法,预计可以把量子加密通信设备的开发成本降至原先的约一成,他们将与日本电气公司(NEC)展开合作,力争于2025年之前实现实用化。

报道称,量子加密通信是利用量子力学的原理生成用于加密和破解保密信息的密钥。把密钥等信息放在光子上,如果任何人试图偷看,光都会产生混乱,留下被窥视的痕迹,因此非法破解量子加密信息被认为是不可能的。

光具备波粒二象性(具备能直线传播及反射的粒子的性质,以及能绕到障碍物之后的波的性质)。一部分已经实际开始应用的量子加密通信利用了粒子的性质。要在监视是否被偷看的同时打造破解密码的密钥,需要在接收端准确检测一个个光子。在需要较高灵敏度的同时,还需要冷却设备,有时一台检测器的造价就需要逾100万日元(100日元约合人民币6.2元——本网注)。

另一方面,如果采用光的波性质,可以忽视光子的有无,利用光波振动的时机生成密钥。如果能在检测时对接收的光进行增幅,就没必要区分一个个光子。

报道指出,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利用与通常的光通信相同的检测器,每台检测器的成本只需数万日元左右。

量子加密通信的光源可使用通常的激光,而检测器推高了量子加密通信的整体设备成本。据悉,如果检测器能使用通用产品,整体成本有可能降至原来的约一成。

报道称,利用光的波性质虽然在原理上可行,此前仍未有人证明其安全性。但小芦教授等人发现,利用光的波性质进行量子加密通信,也能准确发现是否存在被偷看痕迹。

量子加密通信仅在被偷看时会产生错误,利用光的粒子性质能计算出错误的比率。小芦教授等人发现,用特殊函数处理利用接收时从光波振动时机获得的数值,同样也能计算出这种错误的比率。

如果仅提取未被偷看的信息生成密钥,即可保证安全性。一条光纤可同时通过不同波长的光,还具有能增加通信量的优点。

小芦教授表示,其利用光的波性质的研究解决了此前成为课题的安全风险,因此“全球研究将加速”。

瑞士的IDQ公司和中国企业已推出量子加密通信服务,东芝公司也预计将于近期推出商业化服务,预测到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约2.1万亿日元。

不过,由于量子加密通信需要交换量子状态的专用设备,其用途一般仅限于交换有关金融、医疗和防卫等机密信息的领域。如果能使用廉价的通用设备,量子加密将在更广泛的领域得到利用。

报道指出,中国在量子加密通信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已在北京和上海之间构建约2000公里的通信网。

小芦教授表示,将力争与NEC携手推进实用化,“希望在高质量硬件和证明安全性的理论研究上占据优势”。

来源: 新华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