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由来和历史(我国的瓷器起源和发展)

#真知新坐标#瓷器是我国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从制作的工艺原理上说,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的,但和陶器有着本质上的区別。瓷器是用瓷土(含有高岭土、长石、石英等成分)作胎,表面施高温玻璃质釉(现代瓷器有的不施釉),经一千二百度以上高温焙烧,胎质烧结,变得不吸水或吸水性很弱,敲击声脆。陶器一般为粘土(含少量高岭土)作胎,烧成温度不超过一千度,器表没有釉或施有低温釉,胎质粗松,有吸水性,敲击声不脆。

远在新石器时代晩期,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利用瓷土做原料,经高温烧成精美的硬陶,这为瓷器的发明创造了一个重要条件。到了商代,又发明了玻璃质釉(因釉色呈青色,般称为青釉)。瓷土的采用,釉的发明,烧造温度的提高,开始了我国瓷器的新纪元。

全国解放以来,南北方各地的商、周时期遗址和墓葬中,先后出土了大批的青釉器皿,有尊、碗、盘、瓶、瓮金、罐、豆等。据分析,这些青釉器具备了瓷器的基本条件。但是和后来的瓷器相比,质量较差,还处于原始阶段,所以称它为“原始瓷器”或“原始青瓷”。

瓷器的由来和历史(我国的瓷器起源和发展)(1)

随着原料和烧造技术等不断改进和完善,“原始瓷器”经过漫长的发展过程,在汉代逐渐进入了它的成熟时期。

我国瓷器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从青瓷到白瓷,又从白瓷到彩瓷的几个阶段,这也是我国制瓷技术不断提高的重要标志。

青瓷是釉料中含有铁的成分、烧成后釉色青绿的瓷器。它是我国著名的传统瓷器之一。历代所称的缥瓷、千峰翠色、艾色、翠青、粉青等,都是指的这种瓷器。据考古调查,最早烧造青瓷的地区在今浙江绍兴、上虞一带。近年来上虞地区发现了几十处烧瓷窑址,其中最早的是战国时代的,大多数是汉代的。窑的结构是“龙密”。“龙窑”的出现,说明当时青瓷生产具有一定的规模。

汉代早期青瓷,根据江浙地区出土的实物,其质量明显提高,尤其釉层较厚而光润,但只在肩和上腹部分施釉。珠江流域出土的青瓷,胎质较粗疏,杂质较多,釉层和胎体结合不太牢固,容易剥落。

东汉晚期,制瓷技术又有所提高,瓷胎较细,釉色光亮,釉和胎结合较好。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的一件东汉高足瓷碗,器形规整,胎坚质细,釉薄均匀,色淡灰白,这是东汉瓷器成就的优秀代表。

瓷器的由来和历史(我国的瓷器起源和发展)(2)

东汉高足瓷碗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瓷器生产跃进的时期,制瓷区域由南方扩大到北方,烧造技术臻于成熟,瓷器质量提高,数量激增,种类很多,装饰丰富多彩。特别是北朝时期制青瓷形成南北两大系统以后,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使我国瓷器生产迅速向前发展。这一时期制瓷工艺的突出成就是:烧成了黄釉、酱釉、黑釉、黑褐釉、褐黄釉等瓷器,特别是北朝时期成功地烧出白瓷,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烧造白瓷极不容易,必须是白胎白釉。瓷土中普遍含有铁的成分,铁成分呈色性能很强,如果含量超过百分之一,烧出的瓷器就呈灰白色,含铁成分越多颜色越重。因此要使胎、釉洁白,必须把胎料和釉料中铁的成分提炼出去,把它控制在百分之一以下。我们目前所见最早的白瓷,是河南安阳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一批白瓷。这批白瓷釉色乳白,薄而透明,证明当时工匠们已掌握了烧造白瓷的工艺。

瓷器的由来和历史(我国的瓷器起源和发展)(3)

魏晋南北朝时期白瓷

这一时期还发明了釉下挂彩的技艺。东晋以后,南方青瓷普遍用褐色斑来装饰。北朝晚期,有的白釉或淡黄釉挂淡绿彩的瓷器。彩瓷的出现,预示着在瓷器装饰方面将发生重大变革。

魏、晋、南北朝的青瓷,装饰多用刻划、模印、贴花、堆塑、镂孔、施彩等工艺,内容有图案、花草、动物、人物、建筑等。有的整个器形作动物形,如卧羊等。1958年,南京一座吴墓出土一批青瓷,其中一件刻有三国吴“甘露元年五月造”(公元265年)的熊灯,一熊蹲在灯盘内,头顶灯盏,两前爪扶头,形象生动,造型很美。同墓出土的一对形象逼真的青瓷卧羊,胎质坚硬,釉色匀润,光彩晶莹,工艺水平很高。1953年,江苏宜兴晋周处墓出土的一件青瓷熏炉,体作球形,上部镂孔,盖顶有立凤纽,三熊背负熏炉而成三足,造型奇巧,是件成功的工艺品。三国至晋初,有一种专为随葬而制作的青瓷谷仓罐,肩部堆塑出楼阁、奴仆、卫士、禽兽等,这是当时瓷器装饰最复杂的品种。东晋、北魏以后,由于受到佛教的影响,瓷器装饰流行莲花纹。最突出的代表是河北景县北朝封氏墓出土的莲花尊,器形高大,满身凸雕仰复莲花瓣,腹部及足部莲瓣尖端高翘。整个器形象两朵上下相对的莲花,造型精美,雄伟奇特,是北方青瓷中的精品。

瓷器的由来和历史(我国的瓷器起源和发展)(4)

魏晋南北朝青瓷

隋、唐是我国瓷器生产的繁荣时期。

隋代瓷窑分布很广,有的窑场规模很大。瓷器品种增加,器形多样,部分代替了金、银、铜、陶等生活用具。隋瓷的硬度和釉色的洁净,都超越前代。烧造的白

瓷,色调比较稳定,白度较高。西安隋代姬威墓、李静训墓以及河南安阳隋代张盛墓,相继出土的白釉罐、白釉双瘸双联尊等,造型优美,洁白无瑕,是当时白瓷的代表作品。隋代还发明了白色护胎釉的工艺。护胎釉是用白净细腻、含铁成分少或不含铁的瓷土配成。在瓷胎上釉前,先在胎体上施一层护胎釉,可以克服胎体粗糙的缺点,掩盖胎料的杂质,使白瓷的白度稳定,釉色更加光亮莹润。

隋瓷的釉色和装饰都比南北朝复杂,并出现了彩绘。张盛墓中出土的两件白瓷文官俑,其帽子、头发、眉毛、胡须、眼睛、剑鞘、腰带等,都用黑彩点画,形态生动、逼真;几件莲座瓷兽的莲瓣和兽身,都涂有红、黄、绿、黑、白色彩。

瓷器的由来和历史(我国的瓷器起源和发展)(5)

隋白瓷天鸡壶

隋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手工业发达,瓷器生产有较大发展。制瓷业已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烧造地域扩大,技术提高,器形和装饰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瓷器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品。

唐代青瓷以越窑名声最大。越窑窑址在浙江省余姚县,产品胎质细薄,釉色晶莹,制作精美,是当时青瓷中的优秀代表,畅销国内外。当时有人以“类玉”、“类冰”、“千峰翠色”来形容和称赞它。

唐代白瓷烧造达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邢窑(在今河北内丘,窑址尚未发现)的白瓷类雪似银,最负盛名,“天下无贵贱通用之”。江西景德镇和四川大邑的白瓷,也名列前茅。1958年景德镇胜梅亭出土的唐代白碗,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唐代诗人杜甫在一首《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这首诗称赞大邑白瓷质“轻且坚”,声“如哀玉”,色“胜霜雪”,“锦城传”说明销路广,为人们喜爱。

瓷器的由来和历史(我国的瓷器起源和发展)(6)

唐代白瓷灯

唐代除青、白瓷外,有的地方出现了在黑釉、褐釉或青釉器物上多次施呈色不同的釉,烧出的彩霞、浮云和树叶、花朵形状的彩斑,庄重华美。有的还巧妙的烧成了精美的搅胎彩瓷。特别是唐代晚期,长沙铜官窑创造性地烧成了釉下褐绿彩斑组成或绘成的花鸟、人物故事、题诗、图案的彩瓷,并大量使用模印、贴花工艺,丰富了瓷器的装饰。

隋、唐以来,瓷器工艺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学习外国工艺品中优美的造型和装饰纹样。隋、唐流行的凤头壶,就是学习波斯银瓶,加以改造,作成我国人民喜爱的凤鸟的形象。

宋代瓷器生产发展很快,制瓷技术有许多创造和进步。各地出现了独具风格的瓷窑体系,许多名窑的瓷器,在胎质、釉色、花纹、式样等方面更加精美,各有特色。著名的河北定窑白瓷,胎薄质细,釉色洁白,造型优美,以刻花、划花、印花等加以装饰,艺术水平很高,社会影响很大。河南钧窑,异军突起,烧成蓝中带红或带紫的色釉,色泽如玫瑰、海棠、晚霞,非常艳丽,光彩夺目。江西景德镇窑,别开生面,烧出了釉色明澈温润、白中泛青的影青瓷(又称青白瓷),誉满全球。浙江龙泉窑向有哥窑弟窑之称。哥窑,利用胎和釉在烧制时收缩率有差别,烧成釉面有疏密不同裂纹的“百圾碎”(又叫“开片”)。弟窑,釉青莹无纹片,色如美玉。南宋官窑的青瓷,器口及底部露胎处呈灰或铁色,被称为“紫口铁足”。江西吉州窑,运用剔花、洒釉、印花、贴花等多种手法装饰瓷器,具有民间艺术风格,而剪纸贴印则是它的独创。河北磁州窑烧出了白地黑花瓷,以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山水、花鸟等作装饰内容,别具一格,生动活泼。该窑用毛笔在瓷坯上绘画,对后世绘瓷艺术影响很大。

瓷器的由来和历史(我国的瓷器起源和发展)(7)

宋代钧窑

元代制瓷工艺突出的成就是烧成青花和釉里红瓷器。青花是釉下彩绘瓷器,它是先在胎上用钻土矿描绘纹饰,再上白釉,经高温烧造,成为白地蓝花(个别为蓝地白花),色调清新明快。青花相传开始于宋代,元代成熟,明代极盛,直到今天还在烧制,是我国瓷器沿袭时间久、产量大、深受国内外人们喜爱的品种。湖南常德出土的青花双鱼莲池纹盘、北京元大都遗址出土的青花凤首扁壶,是元代青花瓷器的精品。釉里红瓷器是元代出现的新品种。它的制法与青花一样,只是用氧化铜描绘纹饰,烧成后花纹是红色的。釉里红在明代达到成熟,清代更有发展。

瓷器的由来和历史(我国的瓷器起源和发展)(8)

元青花八仙

明代制瓷技术又有新的发展。单色釉方面,烧成了鲜红、宝石红、翠青、娇黄、孔雀蓝等新品种。彩瓷也取得了重要成就。青花成为明代瓷器生产的主流,产量、品种之多,制作之精,超过前代。上海博物馆收藏一件带“大明成化年制”款的孔雀绿釉青花鱼莲纹盘,烧制方法特殊:它在用青料绘成图案后,不加白釉即行烧制,烧成后再施绿釉,经低温焙烧,其釉色与孔雀羽毛的翠绿色调相似,极为罕见。这种烧制方法是一种新创造。成化年间创始的斗彩瓷,为后来灿烂绚丽的多彩瓷器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所谓“斗彩”又叫“逗彩”,是在瓷胎上先用青料绘出花纹的轮廓,加上白釉烧成后,再在釉上按青花的轮廓填绘红、黄、绿、紫等彩,加以烘烧。这种釉下青花和釉上多彩结合在一起,互相辉映,争妍斗艳,故称“斗彩”。嘉靖、万历年间又在斗彩的基础上,烧成五彩瓷。“五彩”并非只限五种颜色,而是指多彩的意思。它的制法是,用多种彩色直接在烧成的瓷器上描绘花纹,再经烘烧而成。这种釉上彩,花纹颜色鲜明,对比强烈,光艳夺目。

瓷器的由来和历史(我国的瓷器起源和发展)(9)

孔雀绿釉青花鱼莲纹盘

清代的瓷器生产,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制瓷技术达到了高度水平。清代制瓷工匠们能够准确地配料、恰如其分地掌握火候,仿古的瓷器和模仿各种竹、木、铜、石、牙雕等器及各种动植物,形象逼真,和原样无异。在单色釉方面又增加了许多新品种。在彩瓷方面,除大量烧制青花、五彩瓷器并有改进外,康熙时期创造了闻名中外的粉彩、琨琅彩。粉彩是在烧成的素釉瓷上用掺有铅粉的色料绘画,经烘烧后,颜色深浅不同,浓淡协调,绚丽可爱。这为在瓷器上绘画排除了困难。琨琅彩是用油画的技法,用化学方法精炼配制的琨琅彩料在瓷器上作画。

由于琨琅彩料在烧成前后的颜色完全一样,因此便于彩绘。烧造后的画面瑰丽精美,有立体感。这种彩瓷成本较高,是专为皇室特制,传世很少。

瓷器的由来和历史(我国的瓷器起源和发展)(10)

乾隆珐琅彩花卉纹瓶

在世界上,我国素有“瓷器之国”的称誉。汉唐以来,我国瓷器大量运销国外,其制作方法也传入了世界各地。我国的瓷器不仅是很好的日用品,而且是珍贵的艺术品,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和赞扬。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