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养成极强的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

自控是抑制自己的感情和情绪,控制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以最合理的方式行动。自控的反面是失控,如感情冲动、表情异常、言行出格,以及平时人们所说的魂不守舍等。教育家卡连柯说:“伟大的意志不仅善于期待并获得某种东西,而且也善于迫使自己在必要时拒绝某种东四。没有制动器就不可有机器,没有抑制力也就不可能有任何意志。”

自控不等于凡事都无动于衷。该喜不喜,该悲不悲,该怒不怒,没有脾气个性,“一锥子扎不出血来”,那是麻木不仁。人正常的喜怒哀乐的反应都是理所当然的。管理者在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对于被管理者的情感、行为能够产生较强的导向作用,这也是一种感染力和驱动力。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喜怒哀乐要围绕和服从于组织目标,并且适度,即程度相当,不因此而丧失理性。

怎样养成极强的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1)

良好的自控能力是管理者重要的意志品质,也是衡量管理者的涵养气度的尺度。管理者的自控能力包括很多方面。

首先,面临危机时保持冷静。危机可以锻炼人,也可以毁灭人。工作中的危机和个人的危机,都是对管理者的考验。而且,越是在危机中,“政敌”也就越容易出现。管理者在此时更是慌乱不得。尽晓危难于心,袒露镇静于态,这是危机中需要的领导品格。在生活中常见有两种人,一种是遭遇一点不幸,就捶胸顿足,呼天喊地;另一种是对于面临的横逆,尽管也不免感到痛苦,但绝不会因此而失态,更不会一蹶。他们知道,如果不能克制自己,势将招致更大的不幸。即使在面临不可逆转的命运时,也能泰然自若,保持豁达的心境。管理者在部属面前,理应如此。

“沧海橫流,方显英雄本色。”从一定意义上说,危机正是给管理者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危机中常常包含着转机。在困境和逆境中,管理者只有镇定自若、沉着应对,稳健地处理问题,才能稳住阵脚,掌握时机,保持主动,适时化劣势为优势。如果管理者在此时显露出惊慌失措或悲观失望情绪,就会像疾病一样迅速传染他人,使局面愈发不可收拾。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斯大林在法西斯侵略者兵临城下时,仍照样举行节日庆典和阅兵典礼,不愧为雄才大略的军事统帅。历史上还有许多失败的英雄,他们的镇静和自尊保持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令后人钦佩、敬仰。

怎样养成极强的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2)

其次,不为内耗所干扰。领导工作中最令人头痛的事情之一是内耗。当人际群体处于某种无序或不协调状态时,其系统内各种力量之间相互抑制和冲突,从而使有用力量被减损和抵消。换言之,内耗是一种无组织力量,它瓦解群体的内部结构并削弱群体的外部功能。群体内的争权夺利,争斗不休,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属“树欲静而风不止”。有的管理者不得不把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考虑如何应付复杂的派系关系。有的被闲言碎语所缚,被内耗“耗”得心灰意冷,难以施其才,达其志,失去了工作的进取心和锐气,失去了自我。内耗是值得专门研究的问题,其中可能有原则性争论不能回避。但既为内耗,大都是无关大局、摆不到桌面上的无原则纠纷,或兼有上述两方面因素。因处置不当,才演变为内耗,乃至把管理者自身也牵卷进去。因此,对这类问题一方面要通过正常的组织途径来解决,另一方面要善于自控。管理者要学会正确对待围绕在身边的流言蜚语,成见,不负责任的、自由主义的小动作甚至于背后的挑拨离间、恶语中伤、人身攻击等等。

大家熟知一句话:小不忍则乱大谋。意思是小事上不能忍耐,就会坏了大事。作为政治谋略,很多人对此给予贬义的理解。但在现代社会中,从修养的角度,也可以褒义地理解为,应在小事上谦让忍耐,不要因计较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影响大局。

再次,尽快摆脱坏情绪。月有阴晴圆缺,人有吉凶祸福,每个人的情绪都会有好和坏的时候。专家认为,情绪可以影响一个人的前景,短则几小时、几天,长则几周、几个月。好情绪一般对人是大有帮助的,如乐观和自信使人充满活力;积极进取的心境像磁石一样吸引人,把人引向成功。而悲伤、焦虑、气愤、冷漠、失望、内疚或者没情绪等坏情绪,其影响就是消极负面的了。它消耗人的精力,使人陷入泥潭,裹足不前。管理者要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情绪,尽快摆脱坏情绪,不要被坏情绪支配。

最后,发怒得当,善于制怒。这是领导工作中最普通和常见的问题。在一些关于管理者修养的书籍中,人们囿于固有的思维定式,总是认为凡是管理者,其待人接物永远应该端庄稳重,平易和蔼。发怒与管理者角色的行为规范不符,会损害管理者的形象。有的管理者在工作中即使碰到怒不可遏之事,也强迫自己抑而不发,似乎这样才算有修养。其实,不发怒与动辄发怒一样,都会贻误工作,损害管理者的形象。“气血之怒不可有,理义之怒不可无”。不应当凭个人意气发火,但为真理、正义动怒却是理所当然、必不可少的。在原则问题上、事关重大的紧迫问题上、部属失职渎职等问题上,管理者发怒对当事人具有刺激性和震撼力,对旁观者也有警诫作用,有利于问题的解决,推动工作的进展。这类动怒是管理者忠于职守的表现。适当宣泄自己的感情,也不能算是失控。在很多部门和工作岗位上,如果管理者没脾气,“虎气”不足,“猴气”有余,文文静静得像个小媳妇,不会发怒,反而成不了好领导。

制怒的有效方式是预防。从心理上说,就是对周围的人和事有客观的认识,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和希望。只要去掉这些幻想和希望,愤怒便不易产生。作为一位管理者,要明白你不会得到所有人的赞许,任何时候都会有人反对你。世界本来就是如此。工作也不会总是一帆风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波折,凡事都按预想的那样发展是不可能的。有了这种思想准备,就能应付不如意的、预料不到的事情,不会轻易发怒。如果意识到自己要发脾气,就要努力推迟愤怒,比如推迟15秒后再发作。等到下一次又要发脾气时,推迟30秒。这样多次的推迟就是最好的控制,逐渐把不必要的脾气减少到最低限度。

怎样养成极强的自控能力(养成良好的自控能力)(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