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古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区别(无锡伯渎河被证实)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由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新吴区委宣传部、梅村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中国运河第一撬”论坛预备会议上获悉,经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在梅村街道伯渎河历时5个月的考古发掘,证实该河道非自然形成,确系人工开掘而成伯渎河由吴泰伯主持开掘,距今有3300年左右,比扬州邗沟早约五六百年日前,该实证已通过省文物局验收,基本被认定为“中国运河第一撬”,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无锡古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区别?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无锡古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区别(无锡伯渎河被证实)

无锡古运河和京杭大运河区别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由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新吴区委宣传部、梅村街道办事处共同主办“中国运河第一撬”论坛预备会议上获悉,经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在梅村街道伯渎河历时5个月的考古发掘,证实该河道非自然形成,确系人工开掘而成。伯渎河由吴泰伯主持开掘,距今有3300年左右,比扬州邗沟早约五六百年。日前,该实证已通过省文物局验收,基本被认定为“中国运河第一撬”。

今年8月至12月中旬,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在位于梅里古镇泰伯庙伯渎河南侧进行考古挖掘。考古工程探方面积达1000平方米,涉及伯渎河两岸10个探方,并发现丰富的历史遗存。考古挖掘出土了商代的鸭型陶壶、刻槽陶盆,春秋时代刻有几何印纹的陶片、原始青瓷器等,这些都是典型的吴越地区的文物。这些遗物证实了“泰伯庙伯渎河”遗址的历史年代,表明这里从商代中期就有民众聚居,成部落型。

尤为重要的是,考古表明伯渎河系人工开挖。“因为伯渎河的河床不是缓坡型,而是陡峭型,这是明显的人工痕迹。”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李永军主任介绍,伯渎河两岸的面貌是一致的,说明河流穿过遗址,“与大禹治水的泄洪、除水害不同,伯渎河的主要功用是灌溉、通航。”

发掘所得的春秋时代遗物,还具备了中原文化的特征,特别是鬲器残片。“鬲器是古代的炊煮用器皿,这是古代北方的典型器皿,当时南方用鼎,北方用鬲,这与泰伯奔吴的记载年代和事实又相吻合。”李永军说。此外,据史料记载,东汉糜豹撰写的《泰伯墓碑记》中说,泰伯“筑城郭以为藩卫,穿浍渎以备旱潦”;宋代咸淳《毗陵志》记载,“吴泰伯庙,在县东南五里,临泰伯渎。太伯渎在县东南五里,西枕运河,东达蠡湖。孟简尝浚导,袤六十七里广十有二丈。渎乃泰伯所开。”这些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记载也是相吻合的。

目前,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正筹划与国内有关湖泊研究所联手,对伯渎河河床的遗存物进行科学的年代测定,以进一步确证伯渎河开挖的较具体年代。 (东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