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爱情故事分析(为何木石前盟不敌金玉良缘)

作为红学家们重点研究对象之一,黛玉在《红楼梦》中的悲剧人生值得我们反思。她与宝玉的爱情跨越前世今生,却不得善始也不得善终。宝黛爱情的悲剧不仅仅来源于贾府对宝玉宝钗这段"金玉良缘"的认可偏爱,还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黛玉本不是传统封建淑女形象,她内心的孤高清冷让她逐渐失去了朋友以及贾母对宝黛爱情的支持。再加上她的一生都在为爱情笑为爱情哭,在得知自己的"木石前盟"终究无法撼动"金玉良缘"时,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终究魂归离恨天。

黛玉的爱情故事分析(为何木石前盟不敌金玉良缘)(1)

1、 风刀霜剑严相逼——寄人篱下的人生际遇

黛玉本出身于书香门第,但年幼丧母,后贾母怜惜她幼年失母把她接进了荣国府。黛玉进贾府后不久家父便也亡故,从此黛玉变成了一个真正的孤女。黛玉在贾府中的生活享的虽也是贵族小姐的待遇,但她无父无母且过的是寄人篱下的生活,和别家小姐父母健在的安乐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落差从她进贾府的第一天便一直在折磨着她,黛玉疾病缠身,忧思深重,孑然一身,孤苦伶仃,这一切都在告诉着我们为何黛玉会在宝玉宝钗大婚之时绝粒而亡。

黛玉的爱情故事分析(为何木石前盟不敌金玉良缘)(2)

黛玉的敏感多疑皆来源于自己寄人篱下的境遇,她虽带了些离经叛道的性子,但她深知自己在荣国府中始终算不上自己人,是一个外戚。她一直都觉得自己是被贾府排挤在外的,别人一点小小的无心之失,便会诱发她藏于心底的寄人篱下之痛。比如在她想寻宝玉敲怡红院的门时,晴雯以为门外是一个小丫头便没给她开门,这一行为让黛玉受到了伤害,认为舅母虽待她好,但"到底是客边",再加上疾病缠身,王太医在给黛玉瞧病的时候便诊断出了她是肝阴亏损,心气衰耗,所以性格也会偏向敏感多疑。

黛玉的爱情故事分析(为何木石前盟不敌金玉良缘)(3)

2、 质本洁来还洁去——高洁乖僻,从不邀怜取宠的性格

前世灌溉之恩,种下今世情根之果。宝玉前世乃神瑛侍者,黛玉受了他的恩情,便决定在下一世以泪相还。这注定了黛玉这一世的悲剧,年年岁岁以泪相伴,一生皆是痛苦哀伤。

虽有许多读者不喜黛玉的敏感多疑,孤高叛逆,但这种性格其实与黛玉的际遇是息息相关的。上文提到黛玉本也是贵族小姐,是父母手中的掌上明珠,即便以外戚的身份进了贾府,但在她内心中自己与贾府那些小姐并无二处,所以她是高傲也容不得外人侵犯的。

但是寄人篱下的生活一直在折磨着她,也正因黛玉从小缺少父母教养,她的灵魂在封建礼教的大环境下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她不屑那些正经小姐常去贾母面前邀怜取宠,也不会顺着府内的风声趋炎附势。她会把皇亲贵胄称之为"臭男人",也不会像常人那样向宝玉念叨那些仕途经济的正经话,她心中的最大渴望便是希望能够得到宝玉的爱,但黛玉这种"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孤高性格也注定了她并不是贾府等人希望的未来女主人。

黛玉的爱情故事分析(为何木石前盟不敌金玉良缘)(4)

三、前世的木石前缘,终不敌金玉良缘

宝玉虽曾经在黛玉与宝钗之间犹疑过,但他骨子里终究是比较喜爱黛玉身上那份自由随性。而黛玉是一个切切实实为爱情而活的人,她从小便与宝玉同吃同睡一同长大,对宝玉早已情根深种,再加上二人情投意合,宝玉对她来说是在这偌大孤独的贾府里唯一的慰藉。黛玉的至情至性,注定她是为爱而生,也终会为爱而死。

黛玉的爱情故事分析(为何木石前盟不敌金玉良缘)(5)

宝钗是黛玉最大的情敌,家境富庶,容貌秀美,是封建礼教教化下的标准淑女。宝黛爱情一定要经过贾府长辈的同意的,但生性温厚的王夫人却从不喜黛玉,认为她乖僻多心,根本不适合做宝玉的贤内助。宝钗的温厚大体正和王夫人意,再加上贾母也因黛玉性情之故决定放弃黛玉,让宝黛爱情再无希望。

黛玉的爱情故事分析(为何木石前盟不敌金玉良缘)(6)

黛玉的人生悲剧与她寄人篱下的人生际遇,乖僻敏感,至情至性的性格脱不开干系,成为压垮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是宝玉与宝钗大婚,让她长时间的心气郁积一夕爆发,最终绝粒而亡。她的悲剧是注定的,在众人皆爱循规蹈矩,大气温厚的封建淑女薛宝钗的大环境下,像黛玉这种离经叛道,天真单纯,从不曲意逢迎,为爱生为爱死的女子,是封建礼教压迫下一个又一个的孤冷冤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