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琦 指南针(指南针不是罗琦的指南针)

《中国乐队》播到第三期,五组乐队继续亮相,他们既有未来也有情怀而在音乐上,这五组乐队就像《中国乐队》音乐总监郭亮说的那样,并不一定是提起乐队就非得是摇滚乐队的乐队,而是融合了各自不同的音乐元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罗琦 指南针?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罗琦 指南针(指南针不是罗琦的指南针)

罗琦 指南针

《中国乐队》播到第三期,五组乐队继续亮相,他们既有未来也有情怀。而在音乐上,这五组乐队就像《中国乐队》音乐总监郭亮说的那样,并不一定是提起乐队就非得是摇滚乐队的乐队,而是融合了各自不同的音乐元素。

莫西子诗融合了彝族唱腔的音乐,很有种“迷幻民谣”的味道,也早就已经成了他的一种标识;“闪星乐队”在EMO和流行朋克里的躁动,则代表了摇滚乐最简洁、明快的那一面;“啝”乐队在音乐上喜欢融合东西元素,除了这次在《中国乐队》舞台演唱的《神笔马良》,他们其实还有和京剧等元素融合跨界的作品,是一直值得你马克的乐队;而Lucky Blue则和第二期的余孟霏和“古未来乐队”一样,是一支有着爵士节奏风情的乐队。

这就是《中国乐队》,比中国摇滚乐队这个概念更宽泛的音乐节目。

其实,说到音乐的多元化,这期《中国乐队》首先亮相的“指南针”,可以说是早期中国摇滚乐最具代表性的乐队。这一次于二十年后的重聚,除了满满的情怀之外,也值得重新介绍一下这支传奇的乐队。

说起“指南针”,很多人首先要提到的,肯定是罗琦这个名字。作为“指南针”首张专辑的主唱,罗琦在当年也以“中国第一女高音”,和眼睛被扎的意外事件,成为了中国摇滚话题的焦点人物。

但就像窦唯对于“黑豹”、吴彤对于“轮回”乐队一样,主唱的贡献不应该被忽略,却不能以磨灭乐队其他乐手和创作者作为代价。

言“黑豹”必窦唯,言“轮回”必吴彤,言Beyond必黄家驹,是一种病,得治!

事实上,“指南针”在当时的中国摇滚圈独树一帜,绝对不仅仅因为有罗琦,而是因为他们音乐的丰富和多元,甚至让很多摇滚音乐人和歌迷所“不耻”的——流行性!

九十年代中期之前的中国摇滚,实际上是北京摇滚的代名词,最好的乐队基本都来自于北京,“指南针”则是一个特殊的例外。前身为“黑马”乐队的他们,成员全部来自四川,而且有着学院化的音乐背景,在经纪人王晓京没有将罗琦“安排”进乐队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是成都小有名气的乐队。

丰富的驻唱经验,扎实的学院功底,以及地处大西南地区,所带来的更娟秀、细腻的音乐气质,也让“指南针”的创作,和当时推崇重型音乐、突出精神表达的北京摇滚,有了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的最大呈现,就是“指南针”乐队的作品不仅好听,还很耐听。

“指南针”的这种特别,还可以用一个常设乐手来说明,那就是萨克斯手苑丁。这在当时的中国摇滚乐坛,都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存在,而在同时期乐队中常设管乐手的,也就只有崔健乐队的“标配”:刘元。

不过,和刘元在崔健乐队中,主要用民族管乐来完成东西跨界,以及用西洋管乐来实现爵士即兴不同,苑丁只是一个单纯的萨克斯手。如果知道萨克斯对于流行音乐的作用,也就知道“指南针”这个乐队的特质了。

说到音乐,“指南针”乐队真正在创作和音乐走向上的主导,就是吉他手周笛和键盘手郭亮,后者也是这次《中国乐队》的音乐总监。其实这两位音乐人,除了是“指南针”的音乐主导之外,各自也都是优秀的音乐人。

周笛曾经写过《梦里水乡》和《这一次我是真的留下来陪你》,而王菲的《催眠》,则出自郭亮之手,有这些经典作品打底,其它更多的歌曲就不用再多做介绍了吧。

爵士风格的《偶像》、布鲁斯风格的《巫师》、合唱团伴唱硬摇滚的《我没有远方》、古典史诗味道的《选择坚强》、民谣摇滚的《幺妹》、中东韵味的《枯萎·生命》等等,早在二十多年前,“指南针”乐队实际上就在他们的两张专辑里,融合了许多的元素、拉宽了音乐的疆界,让人听到摇滚乐除了愤怒和激烈之外,更广袤、宽广和多元的许多面。

这一次“指南针”乐队出现在《中国乐队》的舞台上,也是他们在第二张专辑《无法逃脱》发行整整二十年后的重聚,他们演唱的作品《爱着谁》,就来自于这张专辑,作品的作曲是郭亮,填词则是主唱刘迦帝。

其实,刘迦帝就是当年那个叫做丑丑和刘峥嵘的“指南针”第二代主唱,从创作的角度,其实他更深度融入了“指南针”这个乐队。只是因为太多人将罗琦标签化,以至于不太了解刘迦帝这位后来的“指南针”乐队主唱。

除此之外的鼓手郑朝晖(耗子)、吉他周笛、键盘郭亮和萨克斯苑丁,则都是“指南针”的元老乐手,而这次回归的阵容中,唯一的一个变化,是来自音乐房子的任罕,顶替了曾经的乐队创始人之一的贝司手岳浩昆。

对中国早期摇滚和流行音乐史有深度了解的,一定会记得岳浩昆这个名字。当年,他不仅是“指南针”的贝司手,也参与了“地下婴儿”、“超载”、许巍、王菲、“羽泉”、老狼和窦唯等乐队及歌手的演出和录音,可以说是当时横跨摇滚与流行的最忙碌贝司手。

2010年,岳浩昆还曾经在“窦唯工作室”发行了自己的原创专辑《我们》,后来则因为一些个人的原因,渐渐疏离了主流的音乐圈,这次没能和“指南针”乐队的老友重聚,也是一个小小的遗憾。

“指南针”乐队的作品其实一直流传很广,像《回来》就是这几年在各种音乐选秀节目里,经常可以听到的作品。“带着忏悔飘荡,看到坚强在生长,内心变成天堂,永远对我呼唤”,这是“指南针”乐队曾经唱过的歌,其实所有音乐人应该有的梦想,以及情怀最终落脚的方向。

共勉之!

文|爱地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