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瓒叙述西安事变捉蒋过程(关于西安事变捉蒋)

“西安事变”已过去多年,但华清池“捉蒋”经过仍存在争议2008年11月24日,本刊曾刊文介绍1981年召开的华清池“捉蒋”真相辩论核实会以及全国政协文史办编印的《文史通讯》的有关内容,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近来,有的刊物,包括全国政协《纵横》杂志,又对座谈会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披露本文作者王玉瓒既是那次会议的主要参加者,又是带领卫队“捉蒋”的当事人、亲历者,他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真相 ——编者,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王玉瓒叙述西安事变捉蒋过程?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王玉瓒叙述西安事变捉蒋过程(关于西安事变捉蒋)

王玉瓒叙述西安事变捉蒋过程

“西安事变”已过去多年,但华清池“捉蒋”经过仍存在争议。2008年11月24日,本刊曾刊文介绍1981年召开的华清池“捉蒋”真相辩论核实会以及全国政协文史办编印的《文史通讯》的有关内容,引起读者广泛关注。近来,有的刊物,包括全国政协《纵横》杂志,又对座谈会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披露。本文作者王玉瓒既是那次会议的主要参加者,又是带领卫队“捉蒋”的当事人、亲历者,他在座谈会上的发言,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真相。 ——编者

  卫蒋部队究竟是哪些人

  座谈会刚开始,我便针对守卫蒋介石行辕的部队一事进行了阐述,最终确定是卫队第一营的步兵第一连和骑兵连以及手枪排300多人奉命去担任。

  我清楚地知道,“双十二”拂晓后约6时,一○五师一旅一团才进到华清池外围地带,对华清池取包围警戒形势,但未进入华清池,也未到过骊山北坡。并且,根据孙铭九(张学良卫队第二营中校营长)的说法,卫队二营官兵20人在12月9日随请愿学生从西安东城门楼上进驻到十里铺;10日,王协一率30人与王振东带领的20人进至灞桥;“双十二”凌晨,这50人才由灞桥乘两辆载重汽车去华清池参加“捉蒋”的,这足以证明守卫蒋行辕的部队不是卫队二营。我肯定地说:就是守卫“剿总”的卫队第一营的步兵第一连和骑兵连以及手枪排300多人奉命去担任的。

  12月4日,蒋介石第二次乘火车来西安,是在临潼车站下的火车,仍旧驻节华清池。卫一营的步一连仍旧担任头道门守卫和附近公路的警卫,而蒋之侍卫仍旧担负二道门以内和五间厅的守卫。

  我提出两个重要证据

  会上,我提出了两个足以证明担负华清池蒋行辕守卫责任的部队是卫队第一营第一连的证据。

  见证一:杨虎城将军机要秘书王菊人写的《记西安事变前后的几件事》一文中说:“……十二月十一日这一天,杨去张处的次数较多……午后,张叫在临潼华清池担任外围(这里说的外围是对蒋的侍卫守卫二门以内的内外而言——王玉瓒注)警卫的东北军卫队第一营王营长(即王玉瓒)来西安,准备告诉他,叫他在十七路军捕蒋部队到达之后,把该部队接应进去。张以此事先同杨商量,杨说:王营长固然是可靠的,但这种事先告诉王的做法有泄露机密的危险,不可不防。王营长既来了,甚好,可以临时给他命令,让王营长随捉蒋部队一同回临潼。张也赞成这个慎重做法……杨反复考虑,总感到这方面的部队安排不够妥当,双方军官平日都不相识,共同执行这个任务指挥上不方便,如果发生误会必致贻误大事,还是叫孙铭九去为好。杨又拿这办法同张商量。张说:孙铭九没经验,我加派几个得力人去。于是又变更了去临潼捉蒋的部队……”

  见证二:应德田著的《张学良与西安事变》一书第95页7—12行说:“……这时候,刘多荃、唐君尧等也都赶到……张学良将军和杨虎城将军在电话中了解到,蒋介石衣服没穿,被褥犹温,汽车未动,连假牙还泡在水杯里,断定他不会跑远,也不会自杀,一定是越过后墙在山中隐匿,于是命令孙铭九和王玉瓒等加紧搜山。”若不是我们卫一营当时在华清池院内积极搜蒋,能叫我王玉瓒加紧搜山吗!

  郭维城(张学良原机要秘书)说:“卫一营担任守卫华清池蒋行辕是事实,我愿为证明,无须多讨论了。”

  就这样,在无人提出异议的情况下,会议确认了是卫队第一营警卫华清池大门。

  与孙铭九展开的辩论

  我的观点初步阐述完之后,便同孙铭九展开了辩论。我对孙铭九说:“你刚才讲的卫二营‘捉蒋’经过,都是你率领卫二营王协一连50人完成的,关于卫一营的300多人捉蒋情况,你一字未提,这是历史事实吗?”郭维城接着对孙说:“你真的不知道华清池内有卫一营捉蒋吗?让我无法相信!”

  孙铭九只说了句:“我不知道!”我又问:“你刚才讲:‘不料我们刚到头道门,就被蒋的卫兵发觉,他先开了枪,我们一个班长王德胜开枪还击把他打倒。’这是事实吗?”孙解释说:“我这时因等候白凤翔后到的,我没看见,是听王协一说的。”

  接着,我进行了层层分析,孙铭九当时未加任何反驳:

  你们卫二营到华清池时,我们卫一营早已打进二道门多时了,头道门口根本没有蒋的卫兵。你们王德胜打倒头道门的蒋卫兵之话,是捏造的,不是事实。再者,华清池地处偏僻的骊山脚下,蒋介石那时是党政军大权集于一身的中国第一号人物,他的大门卫兵不会只配置一个人,最少也得配置岗哨四人,由一个班长带班。另外在大门附近还得预备一排的兵力,以备万一的事变,才是卫兵勤务正常情况。而你们卫二营只讲打倒一个卫兵,不仅进入大门,而且也进入了二门,稍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会认为这是不合实际的编造。那么,你们卫二营得以走进头道门和二道门,你们应该谢谢我们卫一营。我们卫一营打进了二道门一段时间后,你们卫二营才得以毫不费力地进到二道门内参加战斗的,你说对不!

  此外,你在《看〈西安事变〉忆西安事变》中,谈到“搜索了半天……忽然班长陈思孝大喊……”,而在《关于参加临潼捉蒋人员的回忆》里,却把发现蒋的战士由卫二营七连的陈思孝改成卫二营八连的陈志孝!两篇文章都出于你一人之口,一人之笔,为什么矛盾重重!

  说实在的,是我们卫一营刘允政、翟德俊等三人首先搜索到蒋介石的。在他们大喊“委员长在这里呢,在这里呢”的时候,卫队一、二两营搜山的官兵应声纷纷跑去,在两营战士边跑边喊的情况下,你我也到了蒋介石面前,随即两营官兵把蒋连拥带拉地弄到头道门外的公路上。老孙,你说说是不是这样搜获蒋介石的!

未等孙答话,郭维城紧接着说:“那时一二两营官兵都在搜山,卫一营的人发现了蒋,卫二营的人当然也看见了蒋,也就是一、二两营同时搜获的,无须多争辩吧!”我也没再追问下去。

  会上,大家公认,蒋介石两次到达西安都是驻节于华清池,都是卫队第一营奉命担负蒋行辕守卫的专责。“双十二”凌晨,是我首先打响第一枪,命令官兵开始进攻;担负行辕头道门守卫的卫队第一营第一连官兵首先冲进二道门;我和王世民首先进入蒋的卧室——三号厅的;搜山时,卫队第一营第一连手枪排班长刘允政、翟德俊等三人首先发现和搜获蒋介石的;蒋去西安新城大楼是谭海副官长等押送去的。(来源:北京日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