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岁孩子引导背书(4岁半女孩背书到凌晨1点)

最近,综艺《不要小看我》中,一位妈妈讲述自己边辅导孩子作业边崩溃,无奈之下靠扇自己巴掌惩罚自己的方式,给女儿施压提升学习效率,引起大家的热议。

4岁孩子引导背书(4岁半女孩背书到凌晨1点)(1)

主人公黄小桃妈妈28岁,带孩子经常会因为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狂,告诫自己每天发火要控制在3次以内。

有一次小桃有个作业要背,一直到半夜1点还没有背下来,小桃妈妈就开始生气,逼着小桃一遍遍地背诵。

后来小桃每次背错妈妈就扇自己巴掌作为惩罚,小桃看着妈妈满脸惊恐,在这种惊恐中把作业背了下来。

李成儒和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这会给孩子造成心理压力。

4岁孩子引导背书(4岁半女孩背书到凌晨1点)(2)

先撇开教育方式不说,为了孩子的学业能扇自己耳光,不得不承认小桃妈妈是个“狠人”。

4岁孩子引导背书(4岁半女孩背书到凌晨1点)(3)

也正是这个节目,让“内疚式教育”走入了大家的视线。

什么是内疚式教育?

顾名思义就是用让孩子感到内疚的方式教育孩子,来达到使孩子“听话”的目的,一般父母会用自虐的方式让孩子感到内疚,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自虐式教育”。

小桃妈妈的这种行为,让孩子觉得是因为自己犯错,才导致妈妈惩罚自己,孩子内心会因此承担过多的压力,会变得做事小心翼翼,性格不自信,习惯性否定自己,严重缺乏安全感。

4岁孩子引导背书(4岁半女孩背书到凌晨1点)(4)

记得有一次和儿子去吃KFC,等餐的时候听到隔壁桌的母女俩对话:

“宝贝,你这顿肯德基顶上你爸爸一天的工资,爸爸今天又白干了。”

女孩大概5、6岁左右,似乎听出来妈妈话中有话,低着头一声不吭地啃着汉堡。

相信这位母亲的本意是好的,想通过这种方式了解钱的概念,借此表达爸爸挣钱不易,养成不乱花钱的观念,还能表现出父母对孩子深深的爱。

可是,孩子真的能从母亲的这句话里受到启发吗?

我们很难从这简单的几句对话里得到确切答案,不过从女孩的表现来看,吃这顿饭的心情想必是十分糟糕的。

本来孩子满怀欣喜地去吃一顿可能是期待已久的东西,却在享受的过程中演变成了一种说教,最终满怀愧疚地吃完了食之无味的午餐。

4岁孩子引导背书(4岁半女孩背书到凌晨1点)(5)

4岁孩子引导背书(4岁半女孩背书到凌晨1点)(6)

“内疚式教育”真的有效吗?

对于没心没肺的熊孩子来说压根没用,而对于心事缜密又懂事的孩子来说,只会加重他的自卑感。

心事缜密的孩子善于捕捉自己和别人的差异,比如别人家父母开着小汽车送孩子,而自己却坐着电瓶车上学。

别人浑身上下穿名牌,自己却穿着夜市淘的地淘货。

别的孩子放假出国旅行,自己却只能回乡下的奶奶家。

即使大人不说,孩子也知道自己家条件不好。

学校要求学生统一着装穿校服,就有消除孩子着装上经济差异的目的,从而减少孩子的自卑感。

有些家长一找到机会就给孩子灌输“穷”的概念,以为这样能激励孩子刻苦学习,殊不知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内心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4岁孩子引导背书(4岁半女孩背书到凌晨1点)(7)

4岁孩子引导背书(4岁半女孩背书到凌晨1点)(8)

《圆桌派》一期节目中,香港作家马家辉说自己是一名“食冷淡”的人,就算再吸引人的美食,他都不会感兴趣。

导致他对美食不感兴趣的原因,是因为童年的一桩往事。

马家辉小时候家里条件很差,父亲有一天买了一个芒果,回到家后全家7个人一起分,马家辉只分到了一小块。

为了吃到完整的芒果,马家辉偷偷攒下零用钱,买了一个芒果,趁着家人熟睡后悄悄拿出来吃。

没想到被起夜的父亲发现了,父亲严厉地批评他太自私,不懂得与家人分享。

之后的日子里,父亲总是不经意地提起这个话题,让他对“吃”这件事产生了严重的负罪感。

吃东西变成一种负担,每次有好吃的,都会心理暗示自己不配吃这些东西。

从此美食带给他的不再是享受,而是羞耻的罪恶感。

4岁孩子引导背书(4岁半女孩背书到凌晨1点)(9)

家长们有意无意给孩子制造出的“罪恶感”,是希望他们不断完善自我,完成完美的蜕变。

但事实是,大部分孩子承受不住这份沉甸甸的爱,最终导致失去自我,失去了对美好事物的感知。

马东说过,“愧疚是最大的负能量。”

在愧疚中成长的孩子,虽然听从父母的言行,但却未必是出于爱,很多时候是用回报恩情的方式缓解愧疚。

那些口口声声说“一切都是为了你”的父母,何尝不是一种道德绑架。

4岁孩子引导背书(4岁半女孩背书到凌晨1点)(10)

之所以能够与“内疚式教育”产生共鸣,是因为我也是在这个环境下长大的孩子。

我的家境不算优越,但也算不上贫寒,大概是那种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家庭。

我妈有6个兄弟姐妹,家里排行老二,那个年代只有把生活过仔细,才能够生存。

过惯苦日子的她把这种风气也带到了她的新家庭。

所以我小时候经常穿哥哥姐姐的旧衣服,就算过年买新衣裳,也从来没有买过合身的。

妈妈总是说:“小孩子长得快,买大一点可以多穿几年。”

我想买玩具,我妈总是各种搪塞,“这个玩具一看就不结实”、“小孩子喜新厌旧,买个新玩具几天就不玩了,太浪费了”。

看着同学放学都跑到学校小卖部买小食品,我也想吃,我妈会说:“那些都是垃圾食品,吃了不健康,回家吃饭去。”

所以我的童年没有漂亮的衣服、没有新奇的玩具、也没有汽水和辣条……

一直到高中毕业,我到肯德基打工1个月,赚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笔钱,在我当时看来是一笔“巨款”。

工资放发下来那一刻就已经被我安排得明明白白,想要买的东西早已在脑海中构思好。

当晚冲进超市,把自己想吃的、喝的、穿的统统塞进购物车,仿佛自己就是电视剧里的千金小姐,内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可就在结账前的一瞬间,脑海中出现一个声音:“需要买这么多吗?是不是太贵了?”

我闭上眼睛想把这个声音抛之脑后,越是靠近收银台,脑海中的这个声音就越发强烈。

最终,我还是两手空空离开了超市。

回到家把钱给了我妈,妈妈露出欣慰的笑容说道:“孩子懂事了,知道挣的钱不能乱花。”

我长出了一口气,心里有一种说不来莫名的感觉。

4岁孩子引导背书(4岁半女孩背书到凌晨1点)(11)

我从未曾贫穷,却被教成了一个只有吃剩饭、玩破烂、穿旧衣才能心安理得的……垃圾人。

所以,内疚式教育是不健康、不合理的惩罚方式,是父母各种控制欲表现之一,请卸下捆绑孩子的枷锁,让他轻松上路,没有负担的成长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