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1)

操家伙,动刀子,石屑如雪扬沙飞。

寿山石雕作品,看似美轮美奂,

其实背后的每一次敲打雕琢,

都是一场激烈的战斗。

石上运刀,须指力、腕力与臂力的相互配合,

且力度控制得恰到好处,方见功力。

所以,从事寿山石雕艺术者素以男性居多,

天生的生理条件决定了他们

能更好地hold住石头,玩转刀笔。

不过,“女汉子”黄丽娟除外。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2)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丽娟与余卫平院长交流创作心得

但凡会被人叫作“女汉子”的女性,要么是体格健壮,孔武有力,要么是性格大大咧咧,侠肝义胆。有趣的是,这些“特质”,丽娟全都不具备。

恰恰相反,她长相甜美,心思细腻,又不失率真爽气,用一个流行语来形容,就是——“可盐可甜”。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3)

《僧》 寿山高山石 黄丽娟 作

丽娟可谓是福州寿山石雕圈的“一枝独秀”。不仅仅是性别上的,也是作品。

她创作的题材以女性人物为主,长幼古今中外皆有,且呈现的多是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小人物。然而,小人物却有大感染力。

她擅长圆雕,并始终以一个女性细腻、感性的视角与思维触角,来处理细节,细致精微之程度,近乎“老辣”!

有不少艺人,往往只关注正面形象,而忽略背面或草草处理。丽娟则正反面兼顾,绝不敷衍,精益求精,任何一个角度,皆可赏玩,皆经得起审视与推敲。

“织”毛衣,“编”篮子,“凹”发型,与其说是她女性题材作品中最鲜明的艺术符号,不如说是她怀藏的一颗少女心。也许,形可仿,神却难就。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4)

黄丽娟作品

就拿这件登上福州精神文明办宣传画的《两小无猜》来说吧。

两个背着书包的萌娃,面对面作亲昵状。

女孩身上的毛衣和发丝、男孩戴的帽子及放在他们中间的竹篮,皆经纬分明,一丝不苟,凹凸有致的质感,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去抚摩一番。

表情与神态亦是十分传神。

男孩身体前倾,撅起嘴,亲吻心爱的小伙伴,女孩则仰头闭目应接,很有爱。孩童的天真无邪,在眉宇间淋漓尽致地挥洒,唤起了我们心底淳真质朴的情愫。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5)

《两小无猜》 寿山善伯洞石 黄丽娟 作

《妯娌》是我最喜欢的作品,每次省里办的重要展事,我都会推荐黄丽娟的这件代表作品参展。

该作材质系白高山,两个少妇,一个抱着半大的童子,一个背着婴儿。她们嘴角浮起微笑,目光中充满了温柔慈爱,神情与动作,写尽了妯娌间的和睦。

除她们腰间臂上的藤篮藤包外,盘发与裙摆是最能体现丽娟艺术风格的元素。说白了,就是梳妆打扮,爱美本来不就是女人的天性么?

丽娟身为女性,自然最懂女人。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6)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7)

《妯娌》 寿山高山石 黄丽娟 作

少妇们的头发,高高盘在脑后。

丽娟在刻画头发时,一点儿不随意,根据盘结的方向和形状进行精心梳理,丝丝入扣。

发丝排列分布带来的秩序美感,无疑更增强了人物端庄贤淑的气质。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8)

《妯娌》(局部) 寿山高山石 黄丽娟 作

裂纹巧雕,可谓是《妯娌》的“神来之笔”。

原石上有一道天然的裂纹,这一不完美,却在丽娟的“妙笔”下化成一条近乎完美的线条。

她随势赋形,将裂纹“隐”入一条从抱童子少妇的领口一直延伸至背婴少妇左肩的连贯线条,浑然天成。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9)

《妯娌》(局部) 寿山高山石 黄丽娟 作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10)

《妯娌》(局部) 寿山高山石 黄丽娟 作

裙摆也不走“套路”。

大多数人,在表现人物服饰时,通常会让衣裙生“风”飘舞起来,给人飘逸之感。丽娟则不然,她刀下的衣纹褶皱,线条深峻,稳重浑厚,紧密贴合了人物的形象。

这样的手法,在《都市少女》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这位少女,穿着相当地“潮”:衣裤宽大蓬松,厚实的立体线条,组合成深浅不一的褶皱,十足的棉麻风。

她一头干净利落的短发,双手插进裤袋,肩挎一大包,眼神酷酷的,将都市时尚女性的气质拿捏得死死的。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11)

《都市少女》 寿山都成坑石 黄丽娟 作

就算是来自异质文化的女性形象,丽娟驾驭起来也是驾轻就熟,她创作的非洲女子头像系列就很典型。

还是以“凹”发型为例,或盘成发髻,或编成发辫,加之五官特征、面部表情及头饰,灵活运用寿山石雕的“取俏”技法,将距离中国万里之外的非洲女子之热情奔放的性格特点,原汁原味地呈现出来,毫无违和感。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12)

《非洲少女》 寿山五彩芙蓉石 黄丽娟 作

丽娟创作的人物圆雕,还融入了雕塑的艺术语言,以至于很多人第一次见到她的作品,都误以为是美术品,有着浓郁的学院派风格。

她虽重视细节,但也不一味强调细节,而是从整体上把握结构,做到虚实相衬,疏密相宜,繁简得当,写实与夸张相结合。

以《遛》为例,这是一个刚放学的小男孩,石材系善伯洞石。

面部巧红,透着健康的红润。嘴角微微上扬,一只手插在裤袋,一只手拉着包带,将包斜跨在肩头,优哉游哉地溜达。

该作的块面感很强,注重结构的对称与稳定。

譬如,一只手藏,一只手就露。鞋大而笨重,就用肩上的背包来呼应,饱满的构图,形成回环映衬的韵律之美。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13)

《遛》 寿山善伯洞石 黄丽娟 作

雕塑语言的巧用,同她所学的专业和近半个世纪的职业生涯密不可分。

1972年,罗源雕刻厂初创,她就是首批雕刻工人之一。在飘飞的石屑里摸爬滚打了6年后,高考的恢复,为她从厂房走向校园、走向艺术的殿堂打开了一扇门。

1978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现为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雕塑专业。3年的系统学习、专业训练与艺术熏陶,令她对雕刻这门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

1981年,走出象牙塔后,她曾改行在罗源电影公司画过一段时间的电影广告。但,在她看来,她走的每一步都没有白走。学雕塑,画广告,形式虽不同,却殊途同归,它们宛如一条条“支流”,最终都会汇入寿山石雕艺术的“干流”,为“我”所用。

1993年,她将孩子托付给婆婆,只身一人来福州,正式开启了她的艺术创作之路。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14)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15)

《报童》 寿山都成坑石 黄丽娟 作

事实上,在此之前,丽娟就曾想来福州发展,因为这里盛产寿山石,也“盛产”寿山石雕艺人。

尤其是寿山石雕刻界津津乐道的“三角桥”,是艺人们眼中的“圣地”,这里聚集了许多福州本土及外来的年轻艺人。

他们在这里从事创作,并有许多台湾来的客商前来询价购买,形成类似于现在的“寿山石文化城”。

当年的丽娟,差点就加入这支艺人的队伍,甚至连租房的定金都交了。

如今回过头想想,所幸她当时没有留在“三角桥”,她的作品才没有沾染“商业味”,至始至终都保留着一份纯真优雅的少女情怀。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16)

《少数民族少女》 寿山牛蛋石 黄丽娟 作

为了追求艺术而将家庭暂放一旁,这对于一个女人来说,无疑是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的。

上世纪90年代初,福州寿山石市场已开始日渐升温。丽娟除了应付日常生活开销外,还要供孩子读书,并没有闲钱来买好石材。

也正因囊中羞涩,使她对每一块石头,次石、粗石乃至边角料都善待有加,变“废”为宝,化腐朽为神奇。

譬如,《春日午后》,石材系山料牛蛋石经裁切后留下的“皮”,薄薄的一片,连着点“肉”。

她把“肉”雕刻成一个体态丰腴的少女,“皮”则雕成岩石,并点缀以圆形松叶,废料华丽蜕变成为精品。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17)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18)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19)

《春日午后》 寿山牛蛋石 黄丽娟 作

又如,《战地天使》,材质是牛蛋石。灰白的石色,与红军战士的军服侔色揣称。

她特意保留了粗糙的“皮”,来真实地反映战地硝烟弥漫与炮火纷飞的艰苦环境,也生动地刻画出了女卫生员勇敢与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20)

《战地天使》 寿山牛蛋石 黄丽娟 作

花香自有蝶飞来,功到自有伯乐现。

丽娟的作品,深得新加坡资深收藏家谢声远先生的垂青。他曾这样点评道:“丽娟的‘与众不同’,是真艺术的与众不同,是长途跋涉到达一个崭新的境界,是传承与创新的自然结果。”诚哉斯言!

时光荏苒。丽娟已年过花甲,上有90岁高龄老母,下有5岁绕膝孙女。

她左手创作,右手家庭,在工艺美术大师、女儿、母亲、祖母等多重角色之间交替切换,务实稳重,低调内敛,勤劳善良,中国传统女性的真、善、美,在她身上都能找得到。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21)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丽娟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22)

丽,美丽;娟,美好。

作品如其名,亦如其人,美至心灵。

青春终会落幕散场,少女心却能刊落浮华,鲜活永葆。

在她的刀笔下,我们正是看到了一颗活泼泼的少女心。

她,还就是那个曾经的少女,不会有一丝丝改变。

尘土衣冠江湖心量鉴赏(拾象余说)(2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