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心肺复苏术如何操作(掌握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方法)

心肺复苏(CPR)每延迟1分钟,受害者生存的机会将减少10%;而周围的人如果能迅速实施CPR,生存机会可增加1~3倍。

徒手心肺复苏术如何操作(掌握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方法)(1)

近日,美国心脏协会(AHA)发布了“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视频中文版”,将心肺复苏简化为两个步骤,更加简单易学:(1)拨打急救电话;(2)胸外按压。

徒手心肺复苏术如何操作(掌握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方法)(2)

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标清)

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中文版视频

“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这项活动由美国心脏协会发起,通过网站及在机场书报亭设立视频播放与操作模拟人(CPR Kiosk),向大众普及简易心肺复苏(HANDS-ON CPR)技能,并鼓励大众学习心肺复苏。在过去几年中,已教育了百万美国民众。

花60秒时间观看这个视频,然后分享给家人和朋友,我们可以共同努力,挽救更多生命!

高质量胸外按压

1.动作要点

★部位:掌根部位于患者胸骨中线与两乳头连线交点或胸骨下半部

★姿势:双手交叠,肘关节伸直,双上肢与患者水平面垂直

★深度:5~6cm(将患者置于硬质平面上)

★频率:100~120次/min

★回弹:避免倚靠患者胸廓,保证胸廓充分回弹

2.按压质量控制

高质量胸外按压是患者存活的必要条件,包括尽可能减少按压中断、足够的按压深度和按压频率。采用胸外按压比例(CCF)来评估按压的连续性。

CCF=胸部按压时间/心肺复苏时间×100%。

3.减少按压中断

低CCF值与预后不良直接相关。目前指南推荐CCF理想目标为80%,至少达到60%。影响CCF的因素有:人员更换、建立高级人工气道、电除颤前后、自主循环恢复(ROSC)识别。

人员更换:人员更换前替换人员提前做好准备,缩短无按压时间。

建立高级人工气道:对于采用简易呼吸气囊就可以进行有效通气的患者,可不必过早建立高级气道。若需气管插管,选择有经验的医师采用最熟练的方式完成,争取因建立人工气道而导致按压暂停的时间少于10秒。对于困难气道,可选择声门上装置或环甲膜穿刺,而避免因反复尝试导致的按压中断时间过长。

电除颤前后:避免胸外按压因准备除颤而中断,可使用粘贴式电极板以减少按压中断,电除颤后立即继续胸外按压。

自主循环恢复识别:建议使用有效的生理监测指标代替外周脉搏检查来识别ROSC以减少胸外按压中断,如:冠脉灌注压(CPP)、动脉血压(ABP)、呼气末二氧化碳(ETCO2)、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特征性频谱变化。同时,还可避免一旦ROSC后胸外按压对自主循环造成的不良影响。

4.物理指标监测按压深度与频率

复苏团队其他成员可对施救者的按压频率及深度进行监督,对按压频率的控制,还可通过节拍器辅助引导,或者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监测进行实时反馈。

复苏过程中可在施救者掌根部与按压部位之间放置感应器,对按压深度和频率进行实时定量监测与反馈。

ROSC取决于施救者的努力程度和相应的生理状态变化。因此,评价心肺复苏质量可从反映施救者按压努力程度的物理指标和患者对复苏反应的生理指标等多方面进行。

5.生理指标质量监测

高质量心肺复苏不应完全以物理指标为目标,而应结合患者的个体化生理指标。生理性指标有压力性指标、ETCO2和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

监测压力性指标通常需要置入血管内导管,但复苏期间置管困难,且因置管过程可能影响CCF,多适用于心脏骤停之前已经进行压力监测的患者。主要压力性生理指标包括CPP、动脉舒张压。

建议争取CPP>15~20 mmHg,动脉舒张压>25 mmHg,ETCO2>20 mmHg或更好的脉搏血氧饱和度波形。如ETCO2突然持续增加(通常≥40 mmHg)常提示ROSC。在复苏期间争取更高的生理性指标并进行动态监测以改善复苏质量。

参考文献:

[1] AHA官网.

[2] 王亚, 孙峰, 付阳阳.成人院内心肺复苏质量控制临床实践专家共识. 中国急救医学杂志. 2018, 38(8): 649-653.

原标题:两个步骤掌握单纯按压式心肺复苏,关键时刻不再束手无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