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

一、电阻定义

电阻器的含义:在电路中对电流有阻碍作用并且造成能量消耗的部分叫电阻,该元件称为电阻器,简称电阻。电阻元件的电阻值大小一般与温度,材料,长度,还有横截面积有关。

电阻的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内能;当电流经过电阻时会在两端形成不同的电压。在电路正常工作过程中,电流的大小恒定不变;但是电压的大小在不同的电路(节点)处会发生改变,其中的原因就电阻的阻抗导致阻流降压;接地或与直流电源负极相连接的导线(节点)电压值都是0。单位:欧姆(Ω,KΩ,MΩ)1M欧=103 K欧=106 欧

功能:阻碍电流通过,降低电压(阻流降压)。电阻器在电路中主要用来调节和稳定电流与电压,可作为分流器和分压器,也可作电路匹配负载。根据电路要求,还可用于放大电路的负反馈或正反馈、电压-电流转换、输入过载时的电压或电流保护元件,又可组成RC电路作为振荡、滤波、旁路、微分、积分和时间常数元件等。

常见的特种电阻种类:光敏电阻、热敏电阻、压敏电阻术、气敏电阻、磁敏、湿敏、力敏(把外界物理变化变为电信号变化)

二、电阻性能参数

(1)额定功率:电阻器的额定功率是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湿度下,假定周围空气不流通,在长期连续负载而不损坏或基本不改变性能的情况下,电阻器上允许消耗的最大功率。当超过额定功率时,电阻器的阻值将发生变化,甚至发热烧毁。

额定功率分19个等级,实际中应用较多的有1/4W、l/2W、1 W、2W。线绕电位器应用较多的有2W、3W、5W、10 W等。在电路图中,非线绕电阻器额定功率的符号表示法如图所示。

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1)

电阻功率标准

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2)

电阻功率表示

(2)标称阻值:标称阻值是产品标志的“名义”阻值,其单位为欧、千欧、兆欧。标称阻值系列如表所示。任何固定电阻器的阻值都应符合下表所列数值乘以10 n欧姆,其中n为整数。

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3)

误差分类

(3)允许误差:允许误差是指电阻器和电位器实际阻值对于标称阻值的最大允许偏差范围。它表示产品的精度。线绕电位器允许误差一般小于 10%,非线绕电位器的允许误差一般小于土20%。

电阻器的阻值和误差,一般都用数字标印在电阻器上。但体积很小和一些合成电阻器,其阻值和误差用色环来表示。

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4)

色环标注法

(4)最高工作电压:最高工作电压是由电阻器、电位器最大电流密度、电阻体击穿及其结构等因素所规定的工作电压限度。对阻值较大的电阻器,当工作电压过高时,虽功率不超过规定值。但内部会发生电弧火花放电,导致电阻变质损坏。一般1/8w碳膜电阻器或金属膜电阻器最高工作电压分别不能超过150V或200V。

三、参与计算方式

电阻串联方式计算:

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5)

电阻并联方式计算:

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6)

电阻在功率计算中表示方式:

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7)

电阻值计算式:

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8)

(ρ表示电阻的电阻率,是由其本身性质决定,L表示电阻的长度,S表示电阻的横截面积)。

四、阻值标示方法

  • 直标法:将电阻的阻值和误差直接用数字和字母印在电阻上(未标偏差值为 ±20%)

如MΩ、KΩ一般会把“Ω”省略如:1.5KΩ会标成1.5K或标成1K5;以“Ω”为单位则的刚会标成如例所示:100Ω标成100.

  • 数码标识法: 主要用于贴片等小体积的电路,在三为数码中,从左至右第一,二位数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表示 10 的倍幂或者用 R 表示(R 表示 0.)

如:472 表示 47×102Ω(即 4.7K Ω); 104 则表示 100KΩ、;R22 表示 0.22Ω、122=1200Ω=1.2KΩ、 1402=14000Ω=14KΩ、R22=0.22Ω、 50C=324*100=32.4KΩ、17R8=17.8Ω、000=0Ω、0=0Ω.

  • 色环电阻法: 在电阻封装上(即电阻表面)涂上一定颜色的色环,来代表这个电阻的阻值。

五、电阻失效模式

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9)

电阻类型

失效模式分布概率

开路

短路

参数漂移

制造(污染)

其他(机械)

固定合成(碳)

19%

1%

68%

1%

11%

固定薄膜(碳)

47%

--

50%

--

3%

固定薄膜(金属)

12%

23%

16%

44%

5%

固定薄膜(阻排)

27%

15%

18%

16%

24%

固定线绕(功率)

64%

4%

24%

--

8%

固定线绕(精密)

41%

11%

48%

--

--

可变合成(碳)

11%

9%

29%

29%

22%

可变微调

57%

--

14%

--

29%

可变线绕(精密)

67%

--

--

23%

10%

失效分析流程

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10)

失效分析案例

A: 外观检查,顶面覆盖保护层有针状圆形鼓起或黑色击穿孔->内部电阻层烧坏可能->万用表测量阻值:测得开路或者阻抗偏大->内部电阻层烧毁可能->可能原因: 过电压或过电流烧 毁—>检查改电阻的稳态功率/电压或者瞬时功率/电压是否已超出spec 要求。可失效样品寄给供应商做开盖分析, 查看供应商失效报告: 如发现烧毁位置位于激光切割线下端, 可确定是过电压导致失效。需要考虑调整应用电路, 降低电压应力, 或者换 成能承受更大应力的电阻。

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11)

失效样例

B: 外观检查,顶面底面均无异常->万用表测量阻值:测得开路或者阻抗偏大->内部电阻层 烧毁或者电极因硫化断开或阻抗增大->检查改电阻的稳态功率或者瞬时功率是否已超出 spec 要求, 如有可能是过电压或过功率烧毁;应力分析在范围内,考虑硫化->失效样品寄给 供应商分析。

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12)

失效部分放大

如发现烧毁位置位于激光切割线下端, 可确定是过电压导致失效。需要考虑降低应用电路中的电压应力,或者换成能承受更大应力的电阻。如果测试发现保护层附近电极硫元素含量高且电极沿保护层边缘发生断裂情况,可确认是应用中硫化物污染导致银电极被硫化生成 AgS 而断开需确认应用环境是否硫含量比 较高。如果有必要, 更换为抗硫化电阻。

元器件电阻标准:电子元器件-电阻知识分享(13)

失效分析

C: 外观检查,顶面覆盖保护层有任意位置的大片的脱落或者,且露出的基板或电阻层颜色 正常,无黑色烧坏痕迹->万用表测量阻值: 测得阻值正常,或者偏大或者开路->可能原因:外力撞击造成保护层/电阻层/基板破裂,需检查电阻是否靠近板边或者靠近螺丝或其他组装 器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