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学会帮父母分担家务(教育孩子从小帮父母做家务)

高尔基曾说过,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那样,使人成为聪明的人。现如今,大多数家长都认识到了劳动的重要性,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喜欢从小就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很多父母认为从小培养孩子做家务,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孩子要学会帮父母分担家务(教育孩子从小帮父母做家务)(1)

小悦有两个儿子,所以常常忙得不可开交。这天,小悦发现家里酱油没了,而自己还有一大堆衣服要洗,她想着,自己也没有分身乏术,大儿子年龄也不小了,该让他替自己分担一些了。于是小悦喊来大儿子,吩咐他出门帮家里买一瓶酱油,谁知大儿子不管小悦好说歹说都不愿出门,这时站在一旁的小儿子,拿着妈妈给的零花钱,转身就跑了,买了酱油之后,便平安回到了家里。小悦对此很疑惑,特别是对于大儿子的不愿意始终都想不通,都是一样的父母养大的孩子,为什么之间会有这么大差别。之后,小悦跟孩子爸讨论了这件事,仔细想想,才发现在小儿子两岁左右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有意无意的培养他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了,但对于大儿子来说,却从未让其做过任何家务,这就难怪大儿子会对家务有明显的排斥感了。

孩子在平时的成长过程中,行为由各种复杂的因素综合影响,智商、性格、营养、游戏玩具、养育环境……其中,家务习惯,也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影响。斯坦福的前院长Julie Lythcott-Haims对孩子们从小做家务的观点推崇至极,甚至把家务习惯定义为培养成功孩子的最重要因素。受其影响,很多美国家庭会让孩子养成“每天做一件家务活”的习惯。

孩子要学会帮父母分担家务(教育孩子从小帮父母做家务)(2)

话说回来,每天做一件家务,是如何让孩子们受益的呢?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小学生家庭进行的调查表明,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让孩子从小养成做家务的好习惯,可以让其在干活中更深切地感知到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归属感和责任感;在做家务的时候,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长期做家务,孩子的思维容易具有条理性;在劳动之后,孩子也会收获一种成就感,这将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和快乐。除此之外,孩子做家务还能让孩子体验一下父母的不易,从而更加理解父母,使亲子关系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孩子做家务,通常父母都会遇到一个比较困惑的问题,如果孩子对于做家务抗拒该怎么办?

1.以身为范,帮助孩子树立主人翁意识

孩子天性喜欢模仿,父母勤劳,孩子会自觉向父母学习,父母认真做家务,孩子也就不会太抵触父母交给自己的做家务的任务了。父母平等的对待孩子,尊重孩子,与此同时,要告诉孩子,他是家庭的一员,是家里的小主人,要自觉的像爸爸妈妈一样承担家庭劳动,干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2.鼓励孩子,循序渐进

孩子需要鼓励,做家务的时候,得到父母的鼓励,孩子才能明确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才能有更多做家务的动力,也就能体会到更多做家务的乐趣。在引导去做家务的时候,父母要注意循序渐进,结合孩子的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孩子分配相应的家务,先做比较容易简单的,在慢慢加大难度,这样更利于孩子让接受。

孩子要学会帮父母分担家务(教育孩子从小帮父母做家务)(3)

孩子几岁做家务比较合适?每次可以做多久呢?

其实,孩子从两岁开始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比如在父母的陪伴下擦桌子、把玩具摆放整齐等,因为孩子年龄还小,所以没有明确的家务概念,只是喜欢好玩的有意思的事情,所以干家务的时间不宜太久,而且父母应该尽量让孩子干的家务活充满趣味性。

当孩子六岁左右的时候,父母就可以适当放手让孩子独立做很多事情了,比如:整理父母洗好的衣物、帮父母买日常生活用品、帮父母择菜洗菜、倒垃圾等等。但一次做家务的时间最好控制在半个小时以内。

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分配给他更有难度的家务,比如:整理自己的房间、扫地、洗衣服等,而做家务时间上可以适度加长,但最好集中在周六周日,因为孩子上学之后,还有很多学业任务需要花费时间完成。

做家务对孩子而言有很多益处,父母要掌握引导孩子做家务的正确方法,从而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孩子收获到劳动的乐趣。#鲍奶奶育儿课堂##清风计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