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论语真的能治天下吗(半部论语治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历来,很多人就质疑这句话。有的人认为,赵普凭借半部《论语》治理天下,未免把天下事看得太简单了。有的人认为,《论语》确实是安邦定国的书籍,完全可以治理天下。

台湾著名作家李敖持第一种观点。他认为,整部《论语》也就一万字出头,并且内容抽象空疏,古代宰相仅用半部《论语》,就能治理天下,看来当皇帝当宰相是很容易的。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最早出自于南宋朱熹(1130-1200年)谢世之后,首先是一个叫林駧(dòng)(具体生卒年未详)的人所撰《古今源流至论》前集卷八《儒吏》所记:“赵普,一代勋臣也,东征西讨,无不如意,求其所学,自《论语》之外无余业。”赵普所学的书籍,除了《论语》之外,没有别的了。在这段话下面,有个小注,写着这样的话:“赵普曰:《论语》二十篇,吾以一半佐太祖定天下”。

读论语真的能治天下吗(半部论语治天下)(1)

论语中国|半部论语治天下

至于这一说法为何广为流传,首先,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宋代继承并大兴儒学,出现了一大批颇负盛名的儒者。比如程颐,程灏,及至朱熹。宋代的程朱理学,对儒家思想的传播影响巨大,尤其是南宋朱熹的《四书集注》,更是宋代以后科举考试的教材。由此,在儒家学派的精心杜撰和极力宣扬下,“半部《论语》治天下”被炮制出来并不胫而走,也就不足为怪了;其次,《论语》作为儒家经典,无论是在维护皇权至上,讲求尊卑贵贱,调整社会关系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对于遵从礼教,维护伦理,约束行为等方面,也都显得极为重要;再次,赵普贵为宰相,位高权重,但读书不多。所能炫耀,能够拿得出手的也仅是一部《论语》而已。

易中天教授讲课诸子百家,说到孔子的论语,他说半部论语哄天下,治天下那是扯淡。

读论语真的能治天下吗(半部论语治天下)(2)

论语中国|半部论语治天下

其实,我想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能流传下来自有它的道理。一方面说明《论语》的重要性,因为治理天下只需要半部《论语》即可,另一方面也说明真正决定你高度的并不是你读过多少书,而是你能运用多少书中的知识。

你今天读论语了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