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治校理念思路(龙泉校长治校方略)

19、校长无法改变教育生存状态,无法改变家长对学生升学的过高期望,但可以改变学生的课堂,改变学生的课外活动,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校长治校理念思路?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校长治校理念思路(龙泉校长治校方略)

校长治校理念思路

19、校长无法改变教育生存状态,无法改变家长对学生升学的过高期望,但可以改变学生的课堂,改变学生的课外活动,改变学生在学校里的生存状态,改变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

20、校长要学会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提升。

21、卓越的校长并不需要做得很多,但必须比别人往前多跨一步;失败的校长也不见得比别人少做多少,差的是细节和落实。

22、在学校遇到大大小小的具体问题和困难时,校长首先要思考如何在制度或机制上加以解决,而不是依靠行政力量或动用人际关系的力量来解决,然后思考这样的制度或机制是否体现了文化的内涵。

23、校长要用行动影响教师。能正确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好校长。

24、学校发展的动力在于学校存在的问题,而问题就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因此校长的发展思路应该基于学校问题的解决。

25、一所学校真正擅长和热爱教研的教师,通常只占教师总数的20%左右。有的学校对20%的教研骨干视而不见,不支持,不鼓励,不发挥他们的引领示范作用,却喜欢盯着80%的教师,大会批,小会讽,还时常以落聘相威胁,结果大多数教师站在了学校管理者的对立面,使学校管理的难度增大,这应该引起学校管理层的反思。

26、当校长忙得不可开交时,要反思是不是干了别人干的事;工作做不好时,要反思是不是没有集中大家的智慧,发挥团队的力量;感到自己没有进步时,要反思是不是没有解放思想。

27、不要以为与教师接近就会失去你的自尊,也不要以为教师与你的见解不同就是对你有恶意;不要以为教师沉默就是跟你过不去,恭维你的人,也许是你的“掘墓人”;不要以为奖励是你恩赐给教师的,奖励其实是教师自己挣的。

28、指责你的人,未必都是对你不满的人,大多是想帮你改进工作的人。

29、校长可以拒绝学习,但你的竞争对手不会。

30、校长要多用“微笑”代替“严肃”,多用“关注”代替“威严”,多用“倾听”代替“命令”,多用“引领”代替“控制”,多用“情感沟通”代替“批评指责”。

31、别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你不要相信。而要时刻记住:我不那么重要。任何事情的决策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不要居高临下,唯我独尊,话语霸权。很多时候,教师的理解与支持比提出观点更重要。校长还需要明确,不当校长时,你还能当好老师,书还是要好好教的。

32、校长要牢记:如果你觉得自己还很嫩,你将继续成长;如果你觉得自己已经成熟,你将开始腐烂。

33、校长的威望从哪里来?靠上级封不出来,靠权力压不出来,靠自己吹不出来,靠耍小聪明骗不出来。只有靠真心实意地、尽心竭力地、坚持不懈地为师生办实事,才能逐步树立起来。

34、校长对教师要有“放心”的诚意、“放权”的胆略和“放手”的措施。教师就是种子,有自己的生命力。校长能做的也就是“到地里转转,看看苗在地里是否快乐地成长”。

35、学校管理要讲“道法自然”。管理不是要改变别人,而是影响别人、感染别人,让别人乐意站在主人翁的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36、校长要成为绿色垃圾桶:回收老师、家长和学生的负面情绪,温暖人心。

龙泉教育教师培训

---学科思想是学科教学的灵魂

课堂教学要求学科教师必须把握“三个前提”,即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把握不好这三个前提,教学设计就无从谈起。课堂教学之所以把学科思想置于“三个前提”的首位,是因为知识、思想和能力是学科教学的三大要素,学科思想则是学科教学的精髓和灵魂,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知识储存和能力发挥的状况,同时在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作用。 学科思想是指由学科专家提出的对尔后学科发展和学科学习最具影响力的那些观念、思想和见解,是“知识”背后的“知识”。例如,数学学科中的变式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学学科中的守衡思想、动态平衡思想,生物学科中的辩证思想、自组织思想,等等。学科方法是根据学科内在的规律和特点,总结和归纳出来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与学习方法。例如,数学学科中的化归法、递推法、列举筛选法,化学学科中的等效法、终态法。 一般而言,学科思想对学科方法起着指导作用,学科方法则是学科思想的具体化反映。在很多时候,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并没有确定的界限,比如数学中的“数形结合”既是一种学科思想,又是一种学科方法,因而人们通常将学科思想与学科方法统称为学科思想方法。概而言之,学科思想方法就是指能够反映学科知识本质、学科思维特点和学科学习规律,对分支学科发展和学生学科综合素养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的那些基本观念、思想和方法。 学科教师要正视和解决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中小学学科教学普遍忽视了学科思想方法的教学:强调知识的教学,却又使学生的知识学习陷入庞杂、零散而缺乏整合;强调解题技巧的训练,却又使学生的技能学习停留于浅表、机械的水平而缺乏创造。 “只要不考试,就总有讲不完的知识和做不完的习题。”这是许多教师特别是毕业班教师的深切感受。是否真的有那么多知识需要教师不辞辛劳地讲解?是否真的有那么多习题需要学生不厌其烦地训练?更进一步,学科教学的精髓和灵魂究竟是什么?一致的答案便是:学科思想方法。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思想好比火星:一颗火星会点燃另一颗火星。一个深思熟虑的教师和班主任,总是力求在集体中创造一种共同热爱科学和渴求知识的气氛,使智力兴趣成为一些线索,以其真挚的、复杂的关系——即思想的相互关系把一个个的学生连接在一起。”事实上,谁把握住了学科思想方法这一精髓和灵魂,谁就能举重若轻地组织教学;谁缺乏对学科思想方法的把握,谁就只能被迫陷入学科知识的汪洋大海之中,面前总有讲不完的知识和练不完的习题。 领悟、获得学科思想,是课堂落实三维教学目标的要求。“三维教学目标”要求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中,掌握学科学习的方法,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获得协调的发展,学科思想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上,让学生在获得知识、获得能力的过程中,同时获得“向善向上”的情感体验和心灵感悟,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思维品质的提升和精神成长,是课堂教学的“道”“规律”,是教师学识和人品、课堂能力、课堂艺术、课堂智慧的结晶。 每一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思想,只有牵住了学科思想这根红线,才能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认识到其中的规律,再“教”知识或学知识,才能纲举目张。更重要的是,只有成体系的知识和技能,才能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学科课程目标具有三个维度,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教学活动,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领悟并获得学科思想、掌握学科学习方法、提升学科学习能力,是我们要达到的目标。 领悟和把握学科思想,牵住“学科思想”这根红线,才能“减负增效”,才能教得高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也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成长方式,才能给学生以“价值生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