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国以为的日本vs现实中的日本(当年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日本)

日本:只要不打架,我稳居世界前三。

一般只要提起日本这个国家,估计大多数国人都不太感冒。毕竟在历史上,这个国家带给了我们太多的伤痛。这是一道永远也无法愈合的伤疤,我们不能忘,也不敢忘。

别国以为的日本vs现实中的日本(当年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日本)(1)

但是,如果我们抛开民族情感不谈,单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待这个国家。你又不得不承认,这个国家确实很厉害。

比如在近代历史上,日本乃是亚洲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更是亚洲唯一的列强。虽说只是后起之秀,却实力不俗,敢与沙俄大打出手,能和英法讨价还价。当其他亚洲国家都在遭受西方列强的压榨掠夺的时候,偏居一隅的日本却能与列强们平起平坐,成为当时国际秩序的掌控者。

而到了今天,日本依旧是亚洲最具实力的国家之一。即便是放到世界上,日本的综合国力排名也是相当靠前的。

比如在经济方面,日本就有着相当雄厚的实力。当前日本乃是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数据显示,2020年,日本的GDP总量约为5.1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三。作为对比,当年排在第四位的德国,GDP总量约为3.8万亿美元,差不多只相当于日本的三分之二。

别国以为的日本vs现实中的日本(当年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日本)(2)

这意味着,日本当前基本是稳坐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的宝座。毕竟超过万亿美元的巨大差距,一时半会儿可追不上来。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和沙特、卡塔尔这些,依靠老天爷赏饭吃的阿拉伯土豪不一样。日本偏居海外,土地贫瘠,资源匮乏,无法依靠资源出口来实现财富自由。日本能够有着如此发达的经济,完全是凭借自身雄厚的工业实力,和先进的科技水平。

而这两点,恰好就是国家实力的最大保障。毕竟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嘛,其能够创造的财富资源乃是源源不绝的。而石油这些东西,即便再多,那也总有挖完的那天。甚至可能不用等到挖完那天,就被新的能源所淘汰了。

作为一个发达国家,日本的工业科技水平相当的高,是正儿八经的工业强国。什么叫工业强国?就是一个国家不仅要有着完备的工业体系,深厚的工业基础,还得有着领先的技术水平,从而在高端产业中立足。

别国以为的日本vs现实中的日本(当年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日本)(3)

通俗点讲,就是你能造的东西,我也能造,而我能造的东西,你却造不了。即便是你能造出来,那也没有我造得好,没我造得轻松,没我来得有竞争力。

举个例子吧,我本科学的是工科,毕业的时候在中科院的一家孵化企业实习。那家公司是做硬质合金刀片的,就是数控机床、铣床加工时要用的切削工具。这种产品的制备原理和流程其实也比较简单,就是粉末冶金那一套。

先是制取合金粉末,然后利用成型设备,将合金粉末压制成刀胚,然后再通过高温烧结,进一步成型;最后再经过一系列的表面处理,便可以出成品了。其实在本质上,这就和砖窑里面烧砖差不多。只是用到的原料、设备以及各种的技术过程要更加精密和复杂一些。

比如压制成型这道工序就比较复杂,不仅需要诸多的运行参数,对于设备的要求也很高,不能出一丝纰漏。否则压出来的刀胚就不合格,无法进行后续的制备加工。

别国以为的日本vs现实中的日本(当年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日本)(4)

基于这一点,当时公司里面的压箱底设备都是从日本进口的。就连模具,用的也是进口的模具。众所周知,任何商品,只要沾上“进口”这两个字,那多半都不便宜。公司里的模具也是如此,一套小型铣刀的模具,那就得四五万。

事实上,当时公司也有国产模具,价格要比进口模具便宜许多,一套也就一万多。但是,这些国产模具用得很少,基本都是摆在架子上做做样子。如果不是因为和模具厂家有其他合作,估计公司都不会采购这些国产模具。

国产模具之所以这么不受待见,原因也很简单,无非三个字——不划算。国产模具虽然比进口模具便宜,但在质量上却有着很大差距,由此影响了加工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加工成本。

比如在模具寿命方面,一套进口模具,至少也能压八万片。而一套国产模具,能压两万片就已经很不错了。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国产模具往往还会出现更多的停机故障,以及有着更多的原料损耗。

别国以为的日本vs现实中的日本(当年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日本)(5)

另外在产品质量方面,国产模具的压制出来的刀胚质量,比起进口模具也要差上不少,不合格的产品要更多一些。一般来讲,公司里进口模具的产品合格率能够达到95%以上,而国产模具能有85%就不错了。

更为关键的是,即便是合格产品,在经过后续的一系列加工之后,国产模具压制出来的产品也会被逐渐拉开差距,无法和进口模具压制的产品相比。

如此一来,在后面的市场投放上,国产模具刀片根本就不具备竞争力。即便是他们的定价更低,那也不如进口模具刀片更受欢迎。这就是差距!

当然,这样的差距并不只是体现在模具上。作为一个工业强国,日本在许多领域都有着深厚的底蕴。比如材料科学、精密加工、汽车制造等等。其实关于这一点,看看日本的那些知名企业就知道了。

别国以为的日本vs现实中的日本(当年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日本)(6)

像造汽车的丰田、本田;搞电器的松下、日立;玩儿电子的索尼,东芝;以及重工领域的三菱。随便一个拉出来,那都是行业领先的巨头。而这也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日本所具备的强大实力。

事实上,强大的工业,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日本是一个工业强国,更是一个科技强国。其在电子、生物以及新材料等诸多技术领域,都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另外,在新世纪以来,日本更是拿了19个诺贝尔奖,其中大部分都是自然科学领域。这更加能够说明,日本的科技实力。

想想日本有着如此雄厚的工业科技实力,国力会差到哪里去?

不过,日本也不是没有短板的。比如在国防领域,日本就显得没那么强了。

别国以为的日本vs现实中的日本(当年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日本)(7)

根据全球火力指数给出的数据显示,日本当前拥有一支规模为25万人常备武装,另外还有预备役部队约5.5万人和其他准军事武装约1.4万人。总的算下来,日本当前各武装力量的总兵力大概在31.9万人左右。

作为对比,当前英国各武装力量的总兵力约为27.5万人,其中包括现役部队约19.5万人,预备役部队约8万人。法国当前各武装力量的总兵力约为45万人,其中包括现役部队约27万人,国家宪兵队约14.5万人,以及3.5万人的预备役部队。

而在装备方面,日本当前装备有各型军用飞机约1500架,其中包括约250架战斗机,约500架直升机。在陆地上,日本则是装备有约1000辆坦克,约5000辆装甲车,以及各型火炮约700门。至于在海上,日本则是装备有各型军舰约150艘,主要包括37艘驱逐舰,20艘潜艇,以及4艘两栖攻击舰。

别国以为的日本vs现实中的日本(当年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日本)(8)

作为对比,英国当前在空中装备有约700架军用飞机,包括约120架战斗机和约200架直升机;在陆地上,英国则是装备有约110辆坦克,5000多辆装甲车以及200多门火炮;至于在海上,英国则是装备有各型军用舰艇约80艘,主要包括常规动力航母2艘,驱逐舰6艘,以及11艘潜艇。

法国在空中则是装备有约1000架军用飞机,包括有200多架战斗机和400多架直升机;在陆地上,法国则是装备有约400辆坦克,约6000辆装甲车,以及百余门火炮。至于在海上,法国则是装备有约180艘军舰,主要包括11艘驱逐舰,10艘潜艇,3艘两栖攻击舰,以及1艘航母。

单从纸面数据来看,日本当前的国防实力绝对不算差,常规力量比起英法这样的老牌列强都不遑多让,甚至还能有着一定优势。比如说在陆上力量方面,日本装备的坦克比英法加起来都还要多。要知道日本的这些主战坦克,那都是正儿八经的三代坦克,性能不输英法任何一家。

别国以为的日本vs现实中的日本(当年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日本)(9)

而日本的海上力量则更为豪横,仅驱逐舰就装备了37艘,同样比英法加起来都多。而这几十艘驱逐舰里面,可大部分都是装备了宙斯盾系统的,技术水平也丝毫不差。

所以,如果只看纸面数据,日本当前的国防实力是真的很猛。但是,日本这不过是表面风光罢了。

日本因为战败国身份的缘故,在战后的国防发展其实是受到了诸多限制的。从军队的规模,舰艇的吨位,到武器装备的研发,以及军工产业的发展,都是有着具体的条件约束的。甚至连装备的武器,都是偏向于防御,而无法进行有效的攻击。

就比如那些宙斯盾驱逐舰,虽然有着出色的探测反潜能力,但是却不能大杀四方。因为他们没有巡航导弹这样的主动攻击武器。

别国以为的日本vs现实中的日本(当年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日本)(10)

如此一来,日本的国防力量就像是没牙的老虎,根本无法主动进攻,只能被动挨打。

当然,即便是防御,日本也需要借助盟友的帮助。因为日本的国防体系根本就不健全,许多关键节点都掌握在盟友手中。比如军事情报网络,装备体系的设置,以及诸多军工产业的核心技术等等。

试想一下,一个连完整国防体系都没有的国家,又能有多少战斗力呢?或许面对那些军事实力孱弱的中小型国家,日本能够凭借自身的豪华阵容吓唬一下。而当遇到一些真正有实力的庞然大物时,那就原形毕露了。别的不说,就问东风快递你怕不怕?

不过话说回来,在当前这个世界,能做到这一点的国家,也没几个了。所以,总的来看,日本在国防上的短板只是相对而言。其整体实力水平还是不差的,尤其是在综合了其他方面的实力之后,其国力绝对不容小觑。

别国以为的日本vs现实中的日本(当年打遍亚洲无敌手的日本)(11)

客观来讲,放眼当今世界,能在国力上压过日本一头的,除了五常以外,应该再没有第六个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