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青岛即墨地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据民间传说宋朝年间,即墨龙山下有个名叫大村的村庄,村里住着一位名叫李太的农民,李太娶临村王氏为妻,结婚后王氏十来年没有孩子,夫妻俩人甚是着急,到处求香拜佛祈求早生孩子。

有一年夏天傍晚的时候,王氏到山下小河边洗衣服,清澈的河水中一群一群的小鱼在王氏周边来回游动追逐,就在王氏快要洗完衣服时,小河中突然水波晃动,河中的水澡向王氏聚集过来,一时间王氏感觉身体异常。过了一个月后王氏突然发现自已怀孕了,第二年六月十三日晚上,狂风大作雷雨交加,半夜时分王氏产下一个孩子,丈夫李太非常高兴急忙端灯过来察看。李太借助灯光只见妻子生下一个小黑孩,孩子头上长着角,腚上长着一条小尾巴,身上飞有闪闪发光的鳞片。李太夫妻俩看后十分惊恐,有心将孩子送到外面抛弃,又因夫妻俩十多年来好不容易有个孩子不忍心,便把孩子养育在家。这孩子长的特别快一天一个样,越长越没有一点人形,把李氏夫妇愁坏了。

山东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青岛即墨地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1)

第六天下午,李太干完农活从地里回到家里,一进门看到一条龙身子伏在坑上,尾搭在房梁上,李太心里一惊下意识用手中镰刀拨弄了一下。伏在坑上的小黑龙受到惊吓,尾巴一甩正巧甩到镰刀刃上,尾巴被镰刀刃削去了一截,受惊了的小黑龙赶紧从窗棂空钻出屋,小黑龙忍着痛在空中盘旋,因害怕父亲小黑龙不敢回家。后来小黑龙飞到崂山深潭中,用灵芝水治疗伤口,伤口愈合后小黑龙飞到东北一条大江边变成一个小黑孩,寄居在一位王姓老妈妈家中。小黑龙白天帮老妈妈种地捕鱼,晚上练习武功,几年间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小黑龙思念父母,便回家看望父母,小黑龙回到家中不见父亲,只听到母亲躺在坑上呻吟。小黑龙赶紧扑到母亲面前询问情况,方知当地大旱,地里庄稼没有收成,父亲已经饿死,母亲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小黑龙赶紧走出家门,变成龙腾云驾雾飞到玉泉山带回供品和桃子让母亲吃。

山东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青岛即墨地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2)

即墨天井山上的龙池

小黑龙决定挖个井方便附近乡亲们吃水,便又出去变成龙飞奔村南小山,小黑龙在南山上一爪抓出一个大深坑,这个深坑由于天旱的厉害一点水也没有。小黑龙又飞到西边一座山上,一爪抓出一个很深的石井,水从井中不断向外溢出汇成一条小河,小河流经村庄向东流入大海,河水清澈干甜,人饮后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庄家灌溉后可以抗虫害增产。从此以后村中老百姓便从河中取水饮用和灌溉庄稼。小黑龙又飞到天上呼风唤雨,刹那间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天空中飘下倾盆大雨,干旱的大地得到久违的雨水,从此以后当地老百姓过上了安定生活。当地人也对小黑龙备加敬重和感激。

山东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青岛即墨地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3)

黄海里的千里岩岛

后来小黑龙母亲因病去逝,小黑龙把母亲安丧在东海千里岛,在坟周边栽上耐冬树,至到现在千里岛上长满了耐冬,每到冬天岛上便开满耐冬花。从此以后石井中的水不再外流,人们称石井为“龙池”,村西南的小山为天井山,把村南小山称为“干池山”。人们把李黑龙称为“没尾巴老李”或“秃尾巴老李”。

山东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青岛即墨地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4)

母亲逝世后秃尾巴老李又回到了东北大江边,这时江中住着一条白龙,白龙作恶多端威害周边的姓,秃尾巴老李便潜入白龙江把白龙赶走,为当地除了一害,天上的龙王便封李黑龙为白龙江王,从此秃尾巴老李便镇守白龙江,白龙江便被人们称为黑龙江。秃尾巴老李镇守黑龙江多年没回老家,这时东海一条恶龙强占了龙池,经常在秃尾巴老李家乡一带兴风作恶,终年无雨庄稼久收,搞的当地民不聊生。当地老百姓得知秃尾巴老李在东北战胜白龙的消息后,遂在龙山设坛祈求秃尾巴老李回老家赶走恶龙。秃尾巴老李听可消息后借机先回千里岛祭奠母亲,然后又来到龙山看到那条恶龙正在农田上空嬉戏,秃尾巴老李二话不说便飞到天上和那条恶龙打斗在一块。恶龙根本不是秃尾巴老李的对手,不一会的功夫便被秃尾巴老李打的跪地求饶。秃尾巴老李念其有悔过之心,便贬其到渤海海峡掌管山东到辽宁的航道安全,保护航线上山东老乡的当全,凡是有山东人的船只都要保护其安全。倭寇船只要劝其返航,如果不听就让倭寇船毁人亡。从此以后渤海里往来山东与辽宁的船只在启航前都要问一下船上有没有山东人,当有山东人时才开船,没有时不敢开船启航。

相传宋代的时候,有一年日本大旱,田地里的庄稼颗粒不收,日本有几十条船来我国购买粮食。日本船只航行到东海时无论如何也不能继续前行,原来是秃尾巴老李派来管理山东沿海航行安全的那条恶龙怀疑船上是倭寇,便施法阻止船只前行。船上的日本人便焚香祷告:“中国、日本原本是一家,现在日本大旱缺粮,祈求海神保佑顺利通过”。管理航道的恶龙听后,向秃尾巴老李报批放这些日本人通过,到岸后购得粮食满载而归。

山东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青岛即墨地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5)

秃尾巴老李怕自已离开时间长了恶龙不服管教,托梦给云游道人张道士,张道士了解情况后便铸造了两面铜牌放在龙山龙池中,一是镇恶龙用,二是遇到天旱取出龙牌,秃尾巴老李便知情况回老家行雨。铜牌又被当地人称为“龙牌”,后来恶龙神训服后,“龙牌”只当求雨牌用。以后每当遇到天旱人们便到龙山龙池内取出“龙牌”求雨,由于龙山“龙牌”求雨比较灵验,经过几百年延变在明代秃尾巴老李成为当地百姓眼里管理行雨灵验的“龙王神”,秃尾巴老李也就成了管理行雨的李龙王,备地纷纷建立庙宇祭祀李龙王。每年农历六月十三秃尾巴老李诞辰日和农历二月初二,即墨周边地区都会举办胜大的庙会和祭龙活动,其中秃尾巴老李诞辰日这天会举办规模盛大的取“龙牌”祭龙祈雨仪式。

山东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青岛即墨地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6)

以上便是青岛即墨、崂山、城阳地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及延变,故事发生在宋代,宋代时期胶东半岛地区道教盛行,青岛市崂山是宋代道教重要道场,全真派掌门人丘处机曾多次来崂山传道,使崂山成为全真派重要道场。供奉祭祀秃尾巴老李的庙宇基本上都是由道士管理,从中我们可以发现秃尾巴老李故事的延化塑造和道教、道士有着潜移默化密不可分的联系。秃尾巴老李是道教文化塑造出来的人神故事,后经延变被道教和各个朝统治者所利用。

山东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青岛即墨地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7)

明朝以来盛行的取“龙牌”祈雨活动又演化出许多民间故事,民间传说慈禧太后曾经出迎十三里接“龙牌”,亲书“泽国壮武”匾额,并赐龙山龙王庙御制纱灯(民间称为灯笼)一对。民间传说德国占领青岛以后,德国兵经常到即墨一带为非作歹抢夺百姓钱财,1898年的一天十几个德国兵骑马来到龙山上的庙内,德国人早就听说这座庙内珍藏有一对慈禧太后赏赐的灯笼,这群德国兵便请求庙内道士想看看这对灯笼,道士便引领这群德国兵来到悬挂灯笼的庙堂,道士哪知这群德国兵对这对灯笼早有耳闻,垂涎三尺想占为己有,当这群德国兵看到灯笼后不由分说打倒道士,把这对灯笼抢走。道长见慈禧太后赐的灯笼被抢走心急如焚,便点香、烧纸祈求李龙王显灵,让德国人送还灯笼。拜祭完毕后只见梁上的龙眼睛射出三次光亮。德国鬼子抢走灯笼后放在青岛总督府内,大小官员争着前来参观这对做工精致巧妙的灯笼。就在道长拜祭的第二天晚上,德国人正在总督府会商议何时把这对灯笼送回国内时,天空中乌云密布狂风大作,很快下起了大雨,一声巨裂的雷声在总督府上空炸开,吓的总督府内的德国人一个个心惊胆战抱着头钻到会议桌下。第二天,德国人发现总督府楼顶的建筑构件被雷击劈掉大半,忙找人进行修理。德国人找的修理工中有个姓毛的师傅,毛师傅居住在龙山下深知秃尾巴老李的灵验,便劝德国人这是抢了专门供奉给秃尾巴老李的灯笼,冒犯了秃尾巴老李遭报应,希望德国人赶紧把灯笼送还庙内。德国人根本不信这些,几天后便把灯笼带上军船准备运回德国。军舰启航时风平浪静,当军舰快要驶出胶州湾时忽然狂风大作,海面上翻起巨浪一波又一波的拍向军舰,军舰在大海中来回晃动摇摆,舰上的人呕吐不已,军舰不能前进。舰长急令返航,军舰到港时海面上又风平浪静。德国人这次真相信了秃尾巴老李的灵验,就请工匠又仿制了一对灯笼,在中秋节连同原来那对灯笼一起送归龙山龙王庙。此后德国兵在即墨地区的抢夺行为有所收敛。

据传说,民国时军阀张宗昌占领山东,有一年山东地区闹春旱,很多人便请张宗昌到济南当地的龙王庙求雨,便有了一段张宗昌龙王庙求雨的故事,并做了一首让人啼笑不得的诗:玉皇爷爷也姓张,为啥为难俺张宗昌?三天之内不下雨,先扒龙王庙,再用大炮轰你娘。最后龙王爷骂也骂了,打也打了,就是不下雨。后来张宗昌大怒,下令让士兵在济南千佛山架起十九门山炮,让士兵装上炮弹对着天空进行轰击,不料张宗昌的无意泄愤之举,竟收到奇效。在隆隆炮声中瓢泼大雨从天而降,报纸新闻都称前所未闻之术。济南一带的雨是下了,还有张宗昌老家胶东一带还旱着呢?张宗昌正在犯愁时,手下一位谋士对张宗昌讲述了龙山铸龙牌祈雨的故事,建议张宗昌派人去即墨龙山龙王庙求雨,并许愿如果求得普降甘霖,必定敬献龙牌还愿。

山东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青岛即墨地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8)

龙池发现的民国九年祈雨牌

后来胶东地区普降甘霖庄稼丰收在望,张宗昌和手下的人认为是取龙牌祈雨的功劳,张宗昌于是决定东巡青岛、烟台进行还愿,顺便回掖县老家看看,在途经即墨龙山的时候向黑龙王敬献铜牌还愿。后来途经即墨时,张宗昌派手下谋士代表自已将龙牌献给龙山黑龙王。张宗昌进献的为铜质鎏金铜牌,长21.6厘米,宽16厘米,重2斤,铜牌上刻有“甘霖迭沛”四个字。

山东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青岛即墨地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9)

龙山龙池中发现的求雨牌

以上传说是否真实存在我们已无法考证,但龙山龙王庙天井里确实实在在的遗存有63块龙牌,1992年当地重修龙王庙,在清理天井底部时发现2块银牌、43块铜牌、18面铁牌,这些发现的龙牌大都因长期在水中锈蚀字迹模糊,只有光绪三十二年和民国九年的两块字迹清晰。最早的一块龙牌为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距今已455年之久,这种龙牌求雨的习俗在全国各地秃尾巴老李的传说中是独有的。

山东关于秃尾巴老李的传说(青岛即墨地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10)

光绪十二年祈雨牌

秃尾巴老李的故事传说全国各地分布很广,其最早发源地应为胶东半岛地区,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形成和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道教和移民在各地的散播,而形成了每个地区各有地方特色的秃尾巴老李传说,现在很多地方秃尾巴老李故事传说已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受到保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