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悲剧就是(为何在最悲剧处)

继露天电影放映再现了上海弄堂的专属浪漫之后,位于虹口的上海潮流新地标今潮8弄又请来了《赵氏孤儿》主创团队,分享这部爆款音乐剧的台前幕后。

最大的悲剧就是(为何在最悲剧处)(1)

早在1909年,虹口就诞生了第一家戏院。随后,在短短一、二十年间,鸣盛梨园、广舞台、东山影剧院(初名百老汇大戏院)、群众影剧院(初名广东大戏院)等纷纷在虹口落户,当年很多戏都在这里首演。

来到有着深厚戏剧文化底蕴的虹口,《赵氏孤儿》主创团队感到格外亲切,他们也在此遇到了无数的知音。

参加分享会的不少观众,都是《赵氏孤儿》的粉丝,有的二刷,甚至还有铁杆戏迷,完成了五刷。

和剧中人物一起呼吸

由著名戏剧导演徐俊全新打造的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在上海首演后,好评如潮,迅速登上话题热搜。

原创音乐剧《赵氏孤儿》取材于元代剧作家纪君祥原著《赵氏孤儿》,基于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詹姆斯·芬顿同名话剧本改编。

&nbsp>

最大的悲剧就是(为何在最悲剧处)(2)

导演徐俊谈到,选择《赵氏孤儿》,因为这是一部成就了宏大历史叙事与个人情感的恢弘悲剧。“复仇”主题是捍卫《赵氏孤儿》这部悲剧的核心所在,多元的冲突则是这部戏剧精彩的关键。

在创作过程中,徐俊导演团队与芬顿进行多次线上沟通,结合中国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文化背景,反复推敲打磨,将剧情进一步合理化,从“复仇”出发,最终将全剧的高潮落脚到“爱”。

最大的悲剧就是(为何在最悲剧处)(3)

该剧作词梁芒创作时住在重庆家中,他说,自己时常会在写作时为他们(剧中人物)痛苦,“眼泪奔涌,如嘉陵江水。”

“我不能看见黑暗欺压星光,因为我心也要一直点亮;风暴随时会将我灭亡,但是善良从未荒凉……”担纲作曲的金培达说,“我用了整整60年的时间在创作《赵氏孤儿》。”在写作时,他紧紧抓住了一个平凡人最不平凡的那个时刻。

徐俊透露,当金培达老师的demo(录音样带)来了以后,大家听后都欢呼起来,“我们都与剧中人程婴一起呼吸。”

最大的悲剧就是(为何在最悲剧处)(4)

剧中饰演程妻的演员朱梓溶说,她有一个习惯,爱在开车时练歌。当她第一次听到《飞龙睡在瓦片上》这首歌时,她边开车边哭的稀里哗啦。

她说,自己每演一场,都不能收住自己的眼泪。“演戏之前,每次要经历很虐的过程。但越演越喜欢这个角色。”

“飞龙睡在瓦片上,月光映海棠。儿抱娘,睡得香,一梦到天亮。”现场,她又唱起了这首《飞龙睡在瓦片上》。一位二刷该剧的观众说,这也是剧中最催泪的地方,“那一刻,泪流满面。”

台词的改动来源于观众在悲剧处的笑声

在互动环节,有观众提问导演徐俊,程勃杀义父屠岸贾那场戏,为何前后改了台词?

最大的悲剧就是(为何在最悲剧处)(5)

徐俊说,在排练时,一直都没有发现此处表达会有问题,演员表演也十分投入,“程勃的刀一下子插进去拔出来,屠岸贾还发出了一个气声,然后说了一句:我曾经爱过你。我们觉得这个表达是符合逻辑的,也是说出了程勃真实的内心。但是观众都笑了。这引起了我们主创的思考,我们对笑声进行了研究和揣摩。当时的方案是,看看第二场第三场会怎样?结果发现,三次下来,这里还有笑声。”

最大的悲剧就是(为何在最悲剧处)(6)

“这里是进入到悲剧非常深刻的一个环节,如果一笑就破坏了悲剧气氛,因此我们不希望观众在这里笑。”徐俊说,“我得出的结论是,之所以此处有笑声,可能是语言的语境问题,全剧台词是严格按照古文韵律来念的,这里突然出现西方的表达,‘我曾经爱过你’,‘哦,你是爱我的’,这让观众看到这里会跳出去,觉得跟前面语境不搭。”

徐俊表示,“我们对观众的反应高度重视,觉得还是要维护一部剧应有的效果,因为这里它是悲剧,三场戏实践下来,我们开了一个会,后来就换了一种形式。比如直接说,你的恐惧杀死了你,那观众笑不出来了吧。同样,用‘你是爱我的’换成了‘我的儿’,同样达到了表达的目的,效果很好,观众再也笑不出来了。“

他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要科学认真地对待观众的每一种反应,有些要保留,有些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

来源:周到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