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六出祁山七伐中原是真的吗(诸葛亮六出祁山)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它也是一部极有历史意义的小说,但毕竟小说就是小说,很多人完全把小说当成了现实历史,认为真实的历史人物就应该这样,但是在历史的事实上面《三国演义》存在明显的褒刘贬曹,将曹操刻画成了奸贼,而也成功的将诸葛亮塑造成了一个流芳千古的贤士。

诸葛亮一直被视为中华民族智慧的化身,有卧龙之称,有人称他“英才过管乐,妙策胜孙吴”,认为诸葛亮智谋比得过管仲乐毅,用兵作战比得过孙武吴起。可见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的化身,但是细细品味历史,大家也会发现诸葛亮的不足,即使这样一位英才,一生中六出祁山,却没有取得魏国一寸土地,最后饮恨五丈原,没有实现他一生光复汉室的理想。

诸葛亮六出祁山七伐中原是真的吗(诸葛亮六出祁山)(1)

诸葛亮

这样一位智谋过人的大师,为何在六出祁山中,却未得魏国的一寸土地呢!

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他也有这样的一个缺点,他克敌心切,不能避实就虚,一心想一举攻克魏国,他在六出祁山,讨伐魏国的时候背离了他的大智慧,做出了明知不可为而偏偏为之的选择。

诸葛亮六出祁山七伐中原是真的吗(诸葛亮六出祁山)(2)

诸葛亮

主要由于他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优势,认为蜀汉是汉朝的正统,应该更得民心,他又过度估算了自己的实力优势和地形的优势,但是随着关羽和张飞两员大将的离世,军事实力早已得到很大的削弱。

实际上诸葛亮都估算错了,他早已经没有什么政治优势了,蜀汉的建立全靠的是一个忠,因为匡扶汉室而得民心,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但这时候汉室以亡,老百姓经过连年征战人心思定,根本不在意谁做皇帝,只要能国家能安定就足够了。而实力上早就不能和魏国相比,在地形上面依秦岭而隔,使得魏国易守难攻,他所设想的种种优势早已化为泡影。

诸葛亮六出祁山七伐中原是真的吗(诸葛亮六出祁山)(3)

刘备

他对于魏国也错误的估算了魏国的国情,他认为曹操死后,在魏国国内民不聊生,内外交困。也正是由于他认为曹军并非民心所向,所以一次次开展了进攻,但是他太过低估计了对手,魏国司马懿在连年对抗诸葛亮中,早就对他了如指掌,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进攻一次就被化解一次,这也使得蜀国国力日渐衰弱。

诸葛亮六出祁山七伐中原是真的吗(诸葛亮六出祁山)(4)

司马懿

而在用人上面,诸葛亮早已没有当年那些良将,子龙和黄忠垂垂老矣,任用年轻的马谡守街亭,也错失战略要地,而魏延也并非但当大任之人,而他虽然把一生所学皆托付于姜维,但毕竟寡不敌众,比起人才济济的魏国,怎么都显的势危。

诸葛亮一生作战无数,他的暮年却因为克敌心切,没有做到避实就虚。想早点光复汉室,还于旧都,这样导致了他背离了自己用兵作战的智慧,最终扼腕长叹,在五丈原饮恨而终,诸葛亮虽然失败了,但是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永远是后世的楷模。

诸葛亮六出祁山七伐中原是真的吗(诸葛亮六出祁山)(5)

诸葛亮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