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烧的七个误区(原创科普孩子发烧了)

作者:中日医院

家里的小宝贝发烧了,家长抱着孩子到看完病,医生给出了明确诊断,开好了药,要求回家服药观察。回到家里,家长应该怎么护理呢?

我们儿科医生总结了几点,希望能够帮助和您一起,帮助孩子尽快好起来。

孩子发烧的七个误区(原创科普孩子发烧了)(1)

1、给孩子测量并记录体温

孩子发烧的时候身体肯定是非常不舒服的,所以可能表现得的比平常要闹一些,尤其当体温升高时,孩子会烦躁不安,或者会打蔫,不爱玩耍。一旦发现,家长要尽快给孩子试体温。

如果体温升高,超过38度5了,在咨询过医生之后,可以服用退热药物进行降温。以往有惊厥发作史的孩子,38度就可以服药。

吃了退烧药体温降下来以后,如果孩子精神恢复到跟平常一样,家长就不要过于担心了,继续按照医生的医嘱按时喂药、观察即可。

孩子发烧时,家长该如何观察和记录体温?

发烧的孩子,体温每1个小时试1次,家长可以用本子或手机把时间、体温值、服药情况、饮食、大便、小便情况记录下来,以便在需要就医时,可以让医生迅速了解病情。

您要留心观察的是24小时内孩子吃退烧药的次数,也就是时间间隔,如果吃退烧药的次数越来越少,即间隔越来越长的就是病情见好了,就不要着急了。

孩子发烧的七个误区(原创科普孩子发烧了)(2)

2、按时给孩子喂退烧药

家长可以自己在家给孩子喂药的前提是,您带孩子到医院找医生看过发热,得到医嘱,并得到医生的允许。

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摄氏度,需要口服退烧药。

退烧药可以交替应用,比如1次吃泰诺林,1次吃布洛芬等退烧药物。如果吃完退烧药,过了2个半小时,孩子体温又升高,身上(后背)干燥无汗,可以再次用退烧药。

退烧药的说明书上写的是1天不超过4次,但后边还有一句“或遵医嘱”。如果您是带孩子到医院看完病的,按照这样吃就没有问题。

孩子发烧的七个误区(原创科普孩子发烧了)(3)

3、做好饮食照顾

生病的孩子,尤其是发烧的孩子,食欲会变差一些,他对平时爱吃的食物也不想吃了。平时饭量大的孩子,这时候吃的也少了。这和我们大人发烧时,情况是一样的,所以家长们千万别着急。这时候家长要做的,是在孩子的饭菜要花一些心思。

第一,食材必须新鲜,一定要现做现吃。

第二,在饭菜花样上,要找孩子爱吃的东西,尽量要做孩子平时爱吃的饭菜的类型。比如,有的孩子爱包子、饺子、馄饨带馅儿的,那就给他做一些新鲜蔬菜的,然后尽可能的做的精细一点儿。如果孩子们爱吃米饭,就给他(她)做一些喜欢的菜。但是,如果孩子平常爱吃的是薯条、炸鸡这些不太健康的食品,这时候就不要给他(她)吃了。

第三,孩子能吃多少吃多少,少食多餐,不要强求。孩子能吃一点儿就给他吃一点儿,如果不愿意吃,不要强求。

孩子发烧的七个误区(原创科普孩子发烧了)(4)

可以给孩子煮一点白萝卜水,或马蹄(荸荠削皮切片)水,或者百合水,或者蒸一点儿苹果水。

总之,家长平时仔细观察孩子的习惯,哪些愿意吃,愿意喝,按需进食,对病情恢复的是很好的。

如果是还在吃配方奶的孩子,生病期间新的辅食不要给他添加了,但是原来已添加的食物呢,还是可以给他吃。

4、观察孩子的大小便

孩子发烧期间,除了体温、饮食,家长还应该观察大小便的情况。一般由于进食少,孩子会大便次数减少。

做好记录,当病情没有明显变化,需要再次就医时,便于提供给医生参考。

5、给孩子更多微笑与关爱

生病的孩子,尤其发烧的孩子,因为身体不舒服、心情也比较紧张,所以通常会表现得哭闹,不太听话,其实,这是孩子在寻求一种安抚、安慰。

当孩子哭闹得非常厉害的时候,你需要微笑地面对他(她),搂抱他(她),安静地注视他的眼睛(她),常常对他(她)微笑,轻轻握着他(她)的小手,这样,孩子会得到安抚,一般都会逐渐安静下来的。相反,如果面对他(她)的是家里大人一双双紧张、焦虑不安的眼睛,互相责备的话语,孩子感受到之后会闹得更厉害,因为找不到安慰了。

孩子发烧的七个误区(原创科普孩子发烧了)(5)

简言之,为了让孩子恢复得快一点,大人自己心理承受能力要强。关爱孩子,也保持家里的好气氛。

作者:中日医院儿科 王君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专家介绍

王君,医学博士,研究员,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日医院教育处副处长。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guikequan@hmkx.cn)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