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正以建设为引领(三项工程的广东实践)

南都讯 “作为一名在粤菜行业耕耘50年的‘老兵’, 获评正高职称是我未曾想过的事,也代表着政府对我的认可。这也激励着我不断用自己的知识与技术回馈社会,做好粤菜师傅的人才培养与传承工作。”9月29日上午,粤菜大师、广州半岛投资集团董事长利永周谈及获评烹饪(中式面点)专业正高级工程师,难掩内心的激动之情。

当天,三项工程高技能人才颁证仪式在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举行,32名获得乡村工匠高级职称的三项工程高技能人才获颁职称证书,他们之中既有粤菜师傅,又有月嫂培训师,厨房里头、田间地头走出了冒着“烟火气”的正高级工程师。

2018年以来,广东扎实推进“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在稳定就业大局、服务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促进文化传承、助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三项工程这些年”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谈道,“‘粤菜师傅’品牌影响力越来越大,‘广东技工’产业支撑力越来越强,‘南粤家政’服务群众能力越来越足,三项工程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还摸索出一套独具特色的广东模式、广东经验与广东实践。

广东正以建设为引领(三项工程的广东实践)(1)

“三项工程这些年”新闻发布会现场。

舌尖上的创富路

“粤菜师傅”与粤菜产业协同发展

端稳就业饭碗、拓宽致富道路,是三项工程一以贯之的初心。”杨红山说道,其中“粤菜师傅”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美食的需求,努力“让世界爱上广东味”。

广东正以建设为引领(三项工程的广东实践)(2)

广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副厅长、一级巡视员杨红山。

御唐府(香港)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高飞是湛江的“乡村振兴”代表,近年来他以省级粤菜师傅大师工作室和粤菜师傅培训基地为支点,与当地村民建立订单式的精准种植采购,“我们通过对农产品进行菜式研发,挖掘和发展当地优质食材,大大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帮助贫困户年收入从5200元提高到1.1万元。”高飞表示,得益于“粤菜师傅”工程的政策支持,粤菜师傅不仅推广了招牌美食,还能极大带动名优农产品的种养,带动乡村劳动力就业,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

广东正以建设为引领(三项工程的广东实践)(3)

首批认定的广东省“粤菜师傅”五星名厨之一、湛江“乡村振兴”代表高飞。

三项工程坚持助力产业带动,深化了人才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广东实践:推动“粤菜师傅”与粤菜产业协同发展,培养培训40多万名粤菜师傅。以梅州玉水村为例,该村从“煤炭村”蝶变成为“厨师村”,村民“一人学厨,全家脱贫”,全村1000多人在外从事厨艺工作,每年带回家乡的收入超5000万元。

汕尾市打造桥冲“千人厨师村”,桥冲籍厨师遍布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知名酒楼;肇庆广宁县有5.5万名粤菜师傅走向全国,带动全县近10万人就业创业,被授予“厨师之乡”称号。

出席发布会的“粤菜师傅”代表李文平,是粤式羊肉煲制作技艺的非遗传承人。自“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以来,他积极参评并成功获得省“粤菜师傅”五星名厨称号和烹饪专业正高级职称,他表示这样的荣誉在以往真是不可想象。“‘粤菜师傅’工程的一系列政策举措受到了广大城乡劳动者的热烈欢迎,在粤菜产业领域引起了广泛的良好反响,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加入‘粤菜师傅’的队伍,实现就业创业、技能成才。”

据杨红山介绍,“粤菜师傅”工程实施以来,已支持打造“佛味鲜生”“妈鲜网海鲜电商基地”等供应平台,培育了一批餐饮龙头企业,出台“预制菜十条”,发布7项预制菜团体标准和18项关键科技成果。推出乡村旅游粤菜美食点587个,评选出广东省“粤菜师傅名村”10个。

做新时代“鲁班”

“广东技工”支撑湾区高质量发展

“可以说,现在是历史上技能人才最受重视的时期,我们技能人才真是赶上了好时代!”从生产一线中成长起来的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发电机专工、特级技师王建涛感慨道,在“广东技工”工程的支持下,技能人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王建涛成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并带领团队研发了不抽转子检修机器人,今年5月在国内首次实现了核电发电机不抽转子完成检修和试验,大大缩短了检修工期,减少了高风险作业和人工投入。其本人也被评为广东第一批特级技师,与工程师系列的正高级相对应。

广东正以建设为引领(三项工程的广东实践)(4)

来自中广核核电运营有限公司的全国技术能手、特级技师王建涛。

新时代不仅需要爱迪生,同样也需要鲁班。”王建涛认为“广东技工”工程让产业工人的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更加宽阔,为大湾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亦紧扣产教融合这一特色,多家院校与华为、腾讯、比亚迪、格力等企业紧密合作,成立31家产业就业培训基地,遴选1229家企业建设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支撑作用凸显。

今年3月底粤港澳大湾区(广东)人才港正式开港,为包括粤港澳高技能人才在内的各类人才提供14项一揽子综合服务。此外,粤港澳三地联合组织了160批次、4289人次参加“一试多证”考试,3281人获得相关技能证书,推动港澳技能人才在湾区自由有序流动。同时贯通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开展“乡村工匠”专业人才职称评审,目前获得职称的人员有4470人;3600多名技能人才通过“立交桥”取得专业技术职称,高技能人才亦可以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

广东正以建设为引领(三项工程的广东实践)(5)

三项工程高技能人才颁证仪式现场。

拴心留才,方能近悦远来。南都记者了解到,广东省连续参加三届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数、奖牌数均居全国第一。为激励表彰人才,广东省还设立了“南粤创新奖”“南粤技术能手”“广东技术能手”等奖项。截至目前,共8人获得中华技能大奖,19人获得世界技能大赛金牌、50人被评为国家级技能大师、106人享受国务院特贴、389人获得全国技术能手、1人获得南粤创新奖、296人获得南粤技术能手。

随着新技术新业态的快速涌现,对技能人才培养与使用也提出新的挑战。对此,今年以来,广东大力开展产业新工匠培养,以破解年轻人到新技术领域就业存在障碍,造成产业缺青年、青年缺就业的结构性矛盾。据杨红山透露,为加快产业“新工匠”培养,广东还将开展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学生学徒制培养计划、实施“技培生”培养计划等。

“小家政”撬动“大变化” 托举“稳稳幸福”

三项工程,铺好就业路,托举“稳稳幸福”。“对于家政从业人员来说,提振信心的不只是行业本身的广阔发展前景,还有‘南粤家政’工程给予的扶持和帮助。”

广东省五星级“南粤家政”服务人员、家政专业高级工程师宋丽荣说,参加“南粤家政”培训项目让她收获了越来越精湛的专业技能。政府对员工制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让她作为家政人员也能享受社保待遇,可以心无旁骛为客户提供最优质服务。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她今年获评家政专业高级工程师,收入和市场竞争力也不断提升,让她越来越感受到社会大众对家政服务人员的尊重和认同。

家政服务关乎千家万户。2019年,为求解保姆不好找、不好用、不放心等民生难题,广东全面实施“南粤家政”工程,瞄准“一老一小”对家政服务的迫切需求,推动“南粤家政”工程高质量发展。

三年来,“小家政”撬动“大变化”,600余个“南粤家政”基层服务站深入全省21地市社区,实现1个电话15分钟家政服务送上门;“羊城家政”“五邑管家”“河源阿嫂等一大批家政服务特色品牌在全省遍地开花,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效应不断增强.....

今年7月起,广东启动“南粤家政”星级服务人员和企业认定工作,以量化指标为主,多维度、全方位对一线家政服务人员和家政企业开展星级认定工作,评选省级家政服务龙头、诚信企业101家,四星、五星级家政服务企业33家;四星、五星级家政服务人员20名、23名。既为雇主享受服务打造“一杆秤”,也激励家政人员不断提高技能水平。此外,家政服务 养老、育幼、快递、健康等新模式不断出现,家政服务种类已细化至200多项。

目前全省家政企业2.68万家,从业人员超127万人。从信用、标准到产业、保障体系的搭建,让“南粤家政”工程不断增强内生动力,向高质量发展迈进,成为稳定和扩大就业的新引擎。

全省累计培训855万人次

直接带动就业创业282万人次

三项工程创造了技能就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广东经验。工程实施以来,全省累计培训855万人次,直接带动就业创业282万人次。同时,还将工程引入省际帮扶协作和对口支援,累计培训7万人次。在广西、贵州设立“南粤家政”综合服务网点和培训基地,指导西藏林芝开发“粤林幸福菜谱”,帮扶西藏林芝建设技工学校,实现林芝地区技工教育“零的突破”,帮扶新疆喀什技师学院实现从技工学校到技师学院的跨越式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广东省人社厅表示,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工作要求,坚持三项工程高质量发展方向不动摇,久久为功、持续发力,推动三项工程不断走深走实,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具体如强化立法保障,进一步推动长效化发展;强化人才培养,进一步推动专业化发展;强化标准建设,进一步推动规范化发展;强化产业联动,进一步推动品牌化发展等。

采写:见习记者 杨晓彤 南都记者 程小妹

通讯员:粤仁宣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