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的努力与失败(今天之所以能取得一点成绩)

这些年的努力与失败(今天之所以能取得一点成绩)(1)

从教二十三四年来,取得了一点算是成绩的成绩,我以为,这与我获得过的一些忠告有关。

篇幅原因,选其二三个以交流。

插说两句:生命中,能给我们忠告的人,是真心帮助我们上进的人,该当感谢和记住的;听得进忠告,说明我们值得被忠告,会觉醒,是力求上进中的那一个。

不写,你与其他人有啥区别?

踏入教育行业初起的那一两年,我的三两篇小文章被市级报纸刊发,领导表扬,同事传阅,甚至有人动手抄了去背。兴奋之余,我的心底却又生出了极大的懈怠,不想写了。原因无他,工资迟迟不能领取,生活困顿难堪(此间种种,不便详加表述,略过了罢)。两三篇之后,好长一段时间,再也没有新作面世,一天一天,一月一月,日子凡常而琐碎,尽是些应付着的“头低下往前曳哩”,偶尔生出一些不甘平庸的慨叹,李白一样,“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直到有一天,我生命里极其重要的那一天,我的灵魂得以复苏,我的状态得以提升,我又找回了应该的自己。

这一切都来自我的同事王智杰老师的一句鞭策:“不写,你与其他人有啥区别?”是啊,不写,我与其他人有啥区别?我的内心深处的倔强与信心,不就依仗和得意着这一点点与众不同的文辞么?

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我这一搁笔,倏然忽然间,已是小半年。要是再放上个三五月,能不能提起笔来还就真的很难说,“泯然众人矣”的悲剧恐怕确定会上演。

王老师(他比我大两三岁,同事关系之外,我得称他为大哥)这句话,如一记重锤,似一掌耳光,打得我猝然惊醒,鞭策我重新拿起了笔,开始了新的文字程途。从此以后,我再不敢十分偷懒,得空有感想了就写上一点东西。迄今为止,常规工作之余,断断续续积累了三十多万字两百多篇的文章,其中大半在报刊或网络平台上发表,小部分在不同场合进行过交流,为我赢得了学生、家长及同事们的信任和尊重,也为我一天更比一天地增强了前行的动力。社会上一些熟人碰到了,也常挑起大拇指,来一句:“看过你的作品,确实写得好!”说我的文字“写到人心里了”。

不夸张的说,没有王老师的这句敲打,也许就没有我今天相对意义上的成功。

谢谢王老师,谢谢智杰大哥!

教育教学中,我的文字常常被学生们模仿或引用,成为我独特的教育教学标签。

写作方面,记忆深刻的是这几件事:

自考本科论文答辩中,西北大学贾三强老师看过我的论文,激赏之下,给了我仅有的两个优秀名额里的一个,并特意送我下楼至学校大院空地上,鼓励我一定把写作坚持下去,于己于生于学校,都是“善莫大焉”的一件事——想念贾老师。

我是二零零七年取得中学一级职称的。当时我们学校参评中高级职称的共有十二人,只我一人顺利通过,真有一点“一将功成万将哭”的感觉,原因富于戏剧性——要市级以上论文哩!这之前,职评从来没对发表论文做过任何要求,而这次职评前两三个月,我恰恰在《渭南教育》上发表过一篇探讨作文评改的小文章。文章发出,得了七块钱的稿费,就挺高兴的了;职评中又得了这么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真令人不知说啥的好——张狂了得罪同年参评的人,其中有些还是我曾经的老师;太低调了,年轻人又憋不住。只好关起门来偷着乐,晚饭时带上夫人下馆子吃了一份红烧茄子一份鱼香肉丝。

评高级时,我的写作同样给了我惊喜,略过了罢。

我县作家协会成以来,我积极投稿并参与作品探讨书籍编撰等多种活动,凭着作品质量和做人做事的谦诚,逐渐赢得作协领导和广大文友的认同以至赞誉。去年,在事先未跟我通气的情况下,作协推荐我加入了市作协,随后又任命我为县作协理事,具体负责小说评论工作。

十数位朋友还建议我出书,说出了书就可以加入省作协了。我的内心却告诉我,出不出书的,倒没什么,重要的是把作品写好,名号的大小有无,于我而言,未曾起过哪怕一点点的波澜。

其他种种收获就不一一提说了,功利一点的话,写作真的给了我挺多好处;不功利的话,写作就是个人爱好,它让我除了“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凡常的生活之上,活得更精神层面一些。

且写着吧!

讲慢点,缓缓来

这些年的努力与失败(今天之所以能取得一点成绩)(2)

性格原因,主要还是缺经验,起初教学那几年,讲话特别快,有学生提出,还不知羞地自夸“那说明老师脑子转得快”。

有一次公开课,没拿到好名次,正在房子里生闷气,高学海老师进来了,没有什么废话,直接给我说:“课要讲慢点,慢了学生才能反应得过来。有时间的话,看看王晓老师的课去,王老师一句一句有板有眼。”当时还有点不以为然,但慢慢地,我体会出了一位老教师的苦心了。认真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观摩了王晓等优秀老师的课之后,我的语速慢了下来,课堂节奏舒缓了,受学生欢迎程度上来了,得到老师们的肯定和表扬了。

接下来的一次校内赛课,我的《归去来兮辞》授课竟得了全校第一!评课时,有同事说,你这堂课,才是把语文上成了语文,不急不躁,有情有意有哲思……

当然,上课的事,也不能一味讲求慢,必要时还得加快语速,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就不必太在意所谓的慢节奏了,念稍快一点也许会更好,只最后一句沉下来就行。

后来这么多年,上过的课何止千千万,我都有意识地尽量做到疾徐有度,此处不一一举例了。

阿尔卑斯山上,有标语上写着“慢慢走,欣赏啊”;记不得是云台山还是王顺山了,半山道旁,有石头上刻着“徐行不累”;小时候割草,只想快步往前跑,因为看着远处有好草,大人却说“悄悄地(割),就手底下的”……所有这些,其实都告诉我们,有些事急不得,慢点也许更好些。

教育更是慢慢才见成效的,一节两节,一月两月,三年五年,渐渐就显出它的力量来了。

讲课语速慢了,你的心态也就慢慢地变化了。很认同我们校长赵高栓老师说过的一句话——现在高中不好考,考上咱们学校的,每个娃都是金蛋蛋!是的,心态好了,看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确实都是金蛋蛋。即使有谁犯了错,只要不是大问题,大可不必过火处理。回想一下我们自己的成长经历,不也是修正着路线过来的?

必要时,慢下来,真是一件好事——看人人好看了,见事事顺心了,收获好像赶着脚步,一个接一个地也来了。努力前行的人没有太多时间说三道四的。你牢骚满口的时候,人家已经看几页书做一件事了。其中道理,学生也好,大人也罢,自己体会去吧!

高高在上,目中无人

这些年的努力与失败(今天之所以能取得一点成绩)(3)

这是我获得过的忠告里最令我惊奇的一句,它来自我曾经的一位校长。未打招呼的情况下,校长推门听了我一节课,课后我们一起探讨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公开课,我以为他会给我一整套相对完整的建议,没想到他不假思索地说出了这八个字——“高高在上,目中无人”,听得我当时心中一震,震过之后,我的教育教学之路似乎被一道闪电劈过,随即又被一道灵光耀引,从此境界大开。

我虽迟钝,但我懂了校长貌似狂傲的言辞背后的深意。非我谬言,从那以后,我的工作局面大有改观,从原来的小心翼翼,“看人眼色行事”,慢慢发展到了现在的大能放开手脚,“豁出地弄”,无论精气神,还是教育教学手段的具体运用,与前相比绝有不同。

常规教学累了,我带领学生们深情诵读过海子的《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教室里诗声悠扬,情感饱满,语文的魅力大放光芒。读贾平凹《这是一个极丑的人》时,有人发出了轻轻的叹息声,因了文中有这样的淡淡的忧伤:“我常常到村口的荷花塘去,看那蓝莹莹的长有艳红尾巴的蜻蜒无声地站在荷叶上。我对这美丽的生灵充满了爱欲,喜欢它那种可人的又悄没声息的样子,用手把它捏住了,那蓝翅就一阵打闪,可怜地挣扎。我立即就放了它,同时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茫然。”

甚至歌声,不错,是这样的,我的课堂上常有歌声。白居易的《长相思》,我是唱着教给学生们的,师生一起沉浸在了文字与音乐的感伤里:“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我校邱鹏斌老师有次临时有事来教室,刚好碰到我在教唱这首诗(歌),惊讶地问:“嗯,你还能唱歌?”学生闫超说:“**歌要叫闫老师唱出来,那才叫个好哩!”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叔同《送别》等诗等词,在我们的课堂上,一样的文字与歌声相连。

《我的四季》《听听那冷雨》《苏东坡突围》《河的第三条岸》《当你老了》《致凯恩》《一朵红红的玫瑰》《相信未来》《从前慢》《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若干好诗妙文被我带入了课堂,做了课本的补充。我和我的学生们,一起朗读,一起歌唱,一起感受文字的美丽。我们一起笑,我们一起哭,我们一起将四十分钟过成了生命中最可留恋的四十分钟。我知道,我用了身心把语文上成了语文。一届一届学生走出了我的课堂,不时会有学生发来问候,谈说当年随我读过的诗文,说还想听我唱支有关诗词的歌。

好东西大家享,我不想让那八个给了我极大影响的字成为压箱底的私藏,我多次把它分享给我的一些同事,把它们叫做我的“八字真言”。听过的人几乎都是当即一愣,随后便都眼里放光——没有人这样说过教育教学,但若能静下心来细究,就会明白一个教师是该具有这样的大气与浪漫。

二零一二年八月,学校委派我远赴天津,参加教育部语言文字管理司和语文报社等四五家机构合办的全国语文教师论坛活动。三五天的会期,我被安排到了最后一天的早上说课。看着参赛的选手们一个一个地完成比赛轻松回归,我的心一天却比一天来得慌张。心里没底,就远程电话咨询家乡的高手们,或自个孤独地查阅资料准备。本该尽快平静下来轻装上阵的我,不幸又碰到了这样的情况——与我同舍的山西参赛老师,会期结束前一天完成了他的说课,晚上出去会朋友了。我熬煎第二天的比赛,一直没有睡着。凌晨一点多钟,那位老师回来了,喝水哩,上厕所哩,换衣服哩,打包他的行李哩,顺便跟我聊着不咸不淡的客套话,折腾到快三点了才安然离去,赶他回程的火车去了。他安然了,我却更没睡意了,临到天明,刚刚迷瞪了小半个时辰,就被外面嘈杂的人声吵醒了,于是洗漱,胡乱塞了几口早点,开始我的说课。说实话我真的是懵的,我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表达,但我明确告诉自己——“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自己就是自己的上帝,在这遥远的孤立无援的战场上,能救你的唯有你自己!当我站上讲台,张口四五句后,我知道行了,没问题了,发挥出日常水平就可以了。于是,一河水开了,汪洋恣肆了,口吐莲花了,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了……比赛终于结束了,虽然小有瑕疵并不完美,但我估计也不至于太差。果然,十二月份,比赛结果出来了,网络上公示了我们的得奖情况,我的名字赫然列于“全国优秀语文教师”之中,哦,一块石头落地了,我的信心又增了!

十数年的时光又过去了,十数年中,“高高在上,目中无人”这八字真言时时指导我的脚步,我知道我正渐入佳境,只要我想进步,我的未来一定还有上升的空间。期待自己,相信自己,我愿我能“眼里有光,心中有爱”,我愿在我的引领之下,我的学生也能有爱有光,以饱满的热情开创人生的大好局面!

身体力行之余,我将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多次评委的经历结合起来,总结出来自己一套理念:无论是常态课还是公开课,授课人要变“我给你展示,你给我评判”为“我和你交流,你听我分享”。语文教研会上,我把我的理论拋了出来,获得广大同事的赞誉。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里,梁实秋用了这样的赞辞,评说梁启超先生演讲时的风姿:“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斯以自勉。

敢问一句:“微斯人,吾谁与归?”愿有更多同行者。

其四、其五、其六

善待你的单位,单位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给单位干事就是给你干事;悉心浇灌,静待花开;少(不)生气,少(不)抱怨,少(不)计较,要有长远眼光高的境界。

……

几天前的晚上,“仓颉大讲堂”首期开讲,我被邀为主讲人。四五百人的大会场,我慢慢讲,我大气讲,我浪漫地讲,我带着我独有的风格在讲!

那晚的主题是“爱上诵读,让生命迸发灿烂的光芒”。活动进程中,我既是主讲人,也做主持人,我带领我亲爱的学生和同事们,一起激情诵读,一起让生命迸发出了灿烂的光芒。我们读李白,我们读苏轼;我们读《送别》,我们读《匆匆》,我们读《少年中国说》……讲诵之间,那是怎样的酣畅淋漓,那是怎样的余韵绵长!

淋漓酣畅之间,余韵绵长之外,有谁知道我得益于多少真诚的忠告?有谁知道我曾历过怎样痛苦的化茧成蝶?

幸有忠告,我心安宁。

这些年的努力与失败(今天之所以能取得一点成绩)(4)

作者简介:闫杨虎,文学爱好者,文字里修行,文字里美好,文字里走着芳香的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