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最深古文化(百将文化那是一个雨夜)

#将军文化# #品文化#

#教授开讲#

文:赵金光 将军

西安最深古文化(百将文化那是一个雨夜)(1)

雨夜(美文)

子溪

那是一个雨夜,一个富含诗意的雨夜。雨,点点滴滴,时而淅淅沥沥,时而滂滂沱沱,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

我和江韵来到茶楼,泡了一壶茶,坐在那里聊天,天南海北的聊。

我们先聊的是诗,我和江韵对诗都有着特殊的爱好。我是小时候就受启蒙老师的影响,深深地爱上了诗的。我经常读诗,读诗的时候,我感到大自然离我很近,它以巨大的温柔笼罩着我,弥漫在我周围。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这诗句,对于山居的我来说,是十分亲切的。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山上的松林;清冷的流泉青石,闲静幽美,恬淡宜人。天籁在我耳边飘绕,灵魂在大自然的手中抚平,我欣欣然,陶陶然。

西安最深古文化(百将文化那是一个雨夜)(2)

江韵也沉浸在对诗的爱情之中,他说当他灵感荒芜,激情苍白时,诗能给予很大的帮助。诗一进入眼帘,干涸的心立即细雨蒙蒙。如惊蛰的雷声,激情和幻想立即从冬眠中醒来。读诗时,如被春雨沐浴的柳枝,心灵的叶子在飘飘的东风中舞动着自在的嫩绿。

问到江韵最喜爱的诗,他说:李商隐的诗,曾使他许久许久都在回味之中,尤其是李那首《无题》诗中:“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的诗句,春蚕自缚,满腹情丝,生为尽吐,绛蜡自煎,一腔热泪,热而长流。

李商隐出此惊人奇语,道出了许多痴情苦意。加之上句缠绵,下句沉痛,合则两美。老杜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句子,此联当之无愧。

江韵今夜谈兴甚浓,谈了诗,又谈音乐。他说,他经常走入音乐世界之中,灵魂随音乐而动,心情随音乐而悦,既感受到感情的驰骋,又感受到自由的驰骋。江韵接着说,他最喜听轻音乐,同时经常沉醉在幽咽的萨克斯中,觉得那是在向心灵诉说,萨克斯往往把他带入到一个魂牵梦绕的世界。

西安最深古文化(百将文化那是一个雨夜)(3)

从音乐世界走出,我说到夏夜的读星。我在少年时的夏夜,经常走出户外,来到老宅对面山头,沐浴在星空之下,仰望天河,情不自禁地咏起杜甫的诗《天河》:“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我最关心的是牛郎织女的鹊桥会。一夜又一夜,即便在七月初七,仍不见喜鹊筑桥。我想这牛郎织女一定十分着急,一年一次相逢的机会,恐怕又失去了,难道王母真的如此绝情?星空老是这个样子,覆盖着大地,覆盖着我,我心自忧忧,夜自沉沉。时间过得真块,时近午夜,我们还在聊的兴头上,茶馆的服务生说要关门了,只好就此打住。我突然产生一个念头,时间能留住该有多好。

其实,这个念头不只是我产生过,美国画家艾斯特斯就利用停止在照片上的瞬间事物的细节来作画,浮士德临终前,老泪纵横地呼喊:“你停一停!”

雷诺阿毕生致力于表现青春,他说几十年后,美貌和生命将随时光一起飞逝。留住时间只是梦想,不管你心悸,还是流泪,时光总是留不住的。

西安最深古文化(百将文化那是一个雨夜)(4)

诗文作者:

西安最深古文化(百将文化那是一个雨夜)(5)

赵金光,字子溪,号西溪半医。生于四川旺苍西溪,学于峨眉中医学院,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曾任北京三O四医院院长,军需大学副校长。少将军衔,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文化学者,中国国家一级著作家,中国楹联学会原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大学人文学院客座教授,吉林省书法家协会艺术顾问。著有医学、文学类著作二十二集。其中,散文曾获冰心散文奖,散文集《春秋赋》被北大收入季羡林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著名作家散文经典》。被中国楹联学会授予中国“联坛十杰”荣誉称号。

#秘书长读书##智加文化#

@中国军网@百将文化艺术

编辑 | 百将文化艺术中心昕虹

西安最深古文化(百将文化那是一个雨夜)(6)

匾额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独特的一种民俗文化。它是一块悬挂在殿堂、楼阁、门庭、园林、宾馆、酒店、商店等单位的一块牌子。匾额是各种建筑物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的意义相当于建筑的眼睛,是告知建筑物的名称及用途,也是用于宣传的一张名片。书圣王羲之是中国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书法家,也是将军。如今用的毛笔,是秦朝监督修筑万里长城的将军蒙恬首创。百将文化艺术中心可以邀约文武双全的将军书法家和名人书法家题联题诗题字题匾和笔会展览。邀约军地教授和名人开讲。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