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女人安逸的生活是怎样的(妈别闹了60岁)

如果,我跟我老妈说有个跟她年龄相仿的老太太,丈夫去世后,用社交网络在网上找了一个国外的老头子并结为夫妻,我妈肯定会觉得不可思议,在她的认知里,年纪大了,就不应该太折腾,儿女孙儿承欢膝下才是领养老金的老人们该有的生活状态,而她的这种思想深深植入广大女性群体,属于文化驯养下的主流观点。

但,这种她认为不可思议的故事,她的同龄人,做了,她的跨国婚姻被拍成了连续剧,这就是来源于真实故事,作家陈名珉小说《我妈的异国婚姻》,并由中国台湾改编的11集电视剧《妈,别闹了》。

说实话,截止小编发稿之前,虽然豆瓣对于这部片子只打出了6.8的分数,将近1500条评论,差评就有24%,差评的内容集中在剪辑乱,观影感受闹腾,但,耐下心来去细细琢磨女主的生活理念,会忍不住翘起大拇指“活得真通透”!

60岁女人安逸的生活是怎样的(妈别闹了60岁)(1)

一、拥有保持“变”的心态并付之行动。

《妈,别闹了》女主最让人喜欢的特质之一是,拥有保持“变”的心态,在相伴三十几年的丈夫突然去世后,她也催婚两个单身的女儿们,但意识到一个沉醉于写小说的事业并有爱情恐慌症,一个是渣男制造机,嫁出去的几率还不如自己再婚后,她选择了很时髦的网上玩社交软件找对象。

她一直在学习,保持“变”的心态,从注册社交软件,网上跟各种男性视频聊天到线下面基奔现,《妈,被闹了》中导演单独拉出了将近一集50分钟的时长去展示老年群体在社交软件交友的线下,讲真,比我遇到的精彩多了。

老年群体在社交软件遇到的男性群体需求大致分为,生理需求or找个保姆,比其他年龄段的多了一个“找个伴侣充当保姆”的需求。

《妈,别闹了》有个桥段,一个坐着轮椅由家属推着来相亲的老爷爷,负责看护的家属看到身体健康的女主喜上眉梢,第一次见面就急吼吼的把老爷子需要去看病的时间表分享出来并给女主指定了陪爷爷去看病的具体时间,”之前都是我和小妹两家分摊,现在你来了,太好了,一个星期咱们可以分成三份。“

把女主吓得赶紧跑路,不得不感慨,年纪大了,拼得真就是身体健康。

在女主经历了社交软件交友的从线上到线下的全套经历后,她终于锁定了澳洲的老头子,开始了异国恋情。

《妈,别闹了》女主真的很棒。

首先,她真得有在非常认真的找结婚对象。

在社交软件她肯定也遇到过老不正经的东西,但她的需求非常非常明确,”我是要结婚的“,这样至少会吓跑90%玩玩的男网友。

而且,她在视频聊天时,会非常用心的布置家里和打扮自己,会根据聊天对象的地域国家人种兴趣爱好工作等不同纬度去打扮自己,虽然都是老年群体喜欢的花花绿绿的风格,但确实是非常用心了,我就很喜欢她剧中卷发上的小发夹和法式风格的阔边大帽子。

其次,她突破了和外国人用英语交流的障碍!

这一点真的非常非常棒,我认识的很多已经过了中国英文考试六级的年轻人非常发怵英语口语,不敢说,就怕露怯,《妈,别闹了》女主就给了学习外语最好的范本,她会用翻译软件听对方在说什么,并用最简单的英文来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情绪。

她会在澳洲老头子的侄女欺负她时,明确说“bitch",也会用英文骂人,让澳洲老头子知道自己不喜欢侄女对待她的方式,而这就是运用口语的正确方式啊,要敢说!

二、认真追爱,讲究方式方法。

《妈,别闹了》是女主在收到澳洲男网友的圣诞树后,立马买了机票奔去了澳洲。

这种疯狂的行为即使剧中的大女儿也没办法理解,她举出了对方万一是坏人怎么办的假设,还吓唬女主澳洲男网友的地方是个专门杀人的屠宰场,我想这确实是正常人的思维方式,但对明显上头了的女主不管用。

女主去澳洲找男网友了,而且是独身一人,但现实是,没有想的那么糟,对方也是个正常的人类,没有新闻上耸人听闻的杀人事件,当然这部分不建议网络奔现的人去轻易尝试。

不过,以我玩社交软件的两年经历,女主肯定是在跟澳洲男网友聊了挺长时间,且大致知道他为人后才会跑去见他的。

剧中有个细节,女主本来上头另外一个更有腔调人设是混时尚的老头子,他还承诺要来台湾找女主,但随之而来的骗局“卖惨说自己没钱买机票让女主给他打钱”伤了女主的心,她恢复情伤的当晚在卧室哭得很伤心,没有关电脑,澳洲网友目睹整个过程也很难过,他为了让女主开心于是买了圣诞树寄给她,可以看出,澳洲网友这个时候起码是不讨厌女主的,而且能感同身受且想让受伤的人开心起来,从这点也看出来澳洲网友是个心地善良的人。

所以,女主选择这种特质的网友见面,自然危险性会大大降低。

但,对于女性第一次跟网友网上见面这事,我有几点建议:

1、第一次见面,最好是让男性来自己熟悉的地方。

第一次见面,选择的地点很重要,你可以把男性约比较熟悉的地方,商场之类的,注意,家里明确的小区地址切记不要透露。

还有,现在社交软件很多网上cp互相点奶茶外卖啥的,在填写地址时也尽量不要把地址详细到几号楼门牌号,最好写个小区名字就好了。

2、见面上一定要通过线上聊天多了解对方为人。

很多人说只是网上聊天了解不出对方是什么人,这是错误的想法,其实通过网上聊天,你可以复盘很多对方为人的细节,虽然网上身份、工作、甚至年龄都可能是假的,但他说的话藏着他生活的认知,他的性格,如果一个喜欢跟女性抬杠贬低女性,认为“结婚必须要求女性是处女,而他本身被开过瓢且不止一次”这种男性即使线下见面了,又能如何呢?

三、不要让年龄成为绊脚石。

《妈,别闹了》我最喜欢女主的状态是,她真得是有在有血有肉的过自己的生活,无关年龄。

作为60岁 的女性,她经历了生活的起起伏伏,也通过身边的闺蜜朋友们了解到生活的不易,她的两位闺蜜,都在婚姻生活中有过被家暴的痛苦经历,其中一位在剧中得了癌症去世了,女主很伤心,在接到去世闺蜜的录影带时哭得稀里哗啦,但即使经历了生活的种种暴击,她仍然充满朝气的生活着。

丈夫在她60岁的时候突发心脏病去世了,她也伤心,但不会让自己长期沉浸伤心的情绪里,她会学习做丈夫生前做得非常好吃的红烧肉,即使跟着菜谱做仍然味道差得让人不忍下咽。

她会跟两位女儿们相爱相杀,一张嘴就是拿“嫁不出去”嘲讽,甚至矛盾升级时还会拿着菜刀互相伤害,但在社交软件遇到烂人时仍然会求救她俩,两位女儿们在阻止女主再婚未果后也会试着接受这位爱折腾的老太太,虽然嘴上一直说“妈,别闹了。”

女主的澳洲老公在安慰大女儿时说了一句话“你妈妈是想让自己的生活朝前走,发生变化的,不想打破现状的是你。“

一位60岁 的女主,一位40岁不到的大女儿。

在刷完《妈,别闹了》后一直在思考“什么年纪该做什么事情”的真正意思是什么?

中国主流观点喜欢按照年纪去框定事情,年纪和事情是对比关系,比如几岁应该上学,几岁应该结婚,几岁应该生子等等,如果你不在什么年龄应该做什么事情,就会被受到种种非主流的压力,虽然最近几年变得好点了,但也只是从23岁该结婚生子到30岁结婚生子也不晚这个“好点”的尺度罢了,如果你谈起把结婚生子这条抽出你一辈子的生活选项,就会收到“老了绝对会后悔的恐吓。”

年纪越大越觉得,中国社会有个大的架构,如果你不想特别的存在,作为其中一份子往里面填就行,简单来说就是一刀切,不会根据个体的人的不同去精细化运营,大家在成长过程中更多是随着社会的标尺去规划自己的生活轨迹的,像个没有思维的工具人。

《妈,别闹了》女主的生活态度和经历会让我耳目一新,她让我看到60岁 的女性活得通透是什么状态!

60岁 的女性不是只有带孙子和跳广场舞这种群体行为,她也可以上社交软件,讲英语口语和国外老头结婚去非洲喝酒蹦迪。

记住,定义你生活的人,永远只有你自己,而不是年纪。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