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室升堂和登堂入室的区别(什么样才称得上是)

入室升堂和登堂入室的区别(什么样才称得上是)(1)

不知道你用过“登堂入室”这个成语没,又是用在了哪里呢?

看过一篇报道,说的是小偷“从容”的登堂入室,难道“登堂入室”是进入房间的意思吗?后来再到处看了看,类似的情形还不少,把登堂入室理解成了简单的进入房间或者室内。还有一些情况,虽然不是简单的当做“进门”,但也是没有用出本来的意思,像是在描述一些网络用语、民间用语和小众事物进入公众的视野时,也经常会用上“登堂入室”一词,这个理解还是有点偏字面化了,没有理解其真正的含义。

“登堂入室”这个词到底是从何而来?它的本来意思到底是什么呢?还是得从源头巴起。

入室升堂和登堂入室的区别(什么样才称得上是)(2)

既然要登堂入室,那就先要从“堂”和“室”讲起。 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室在堂的后面,室外有高出地面的阳台,所谓的登堂(或升堂),指的是登上内室门外的阳台。而室指的是室内,是比较私密的空间。

在《列女传·母仪传》中记载了孟子之母的如下话语:“夫礼,将入门,问孰存,所以致敬也。将上堂,必扬声,所以戒人也。将入户,视必下,恐见人过也。”孟母基本中国人人都知道,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的这段话语,既是礼仪规矩,又是对礼仪规矩的详细解读。

这里面主要讲了三个阶段,分别是进门、登堂、入室。进门之前要问有没有人在,这在今天都是基本的规矩,人人都应该懂。

接下来是登堂,就是登上内室门外的阳台,在上台阶的过程中,一定要发出声音,向室内传达有人前来的信息。

到了内室门口,可不是一下子就直接进去了。而是有一个观察、征询的过程。这时候,如果内室门外有两双鞋,那么,就要用言语与室内的人进行沟通。如果无法沟通,不能擅自进入。在入室时要用手扶着门栓,不能像现在一样进去先环顾四周,而要保持眼睛向前向下看。进去后室门要恢复原样,要是后面跟着还有人要进来,那就不能把门关严。入室时不能踩踏别人脱下的鞋子,在室内不能横越所铺的席子,而要双手提起衣襟,从席子的一角进入自己的座位。说话的过程中要谨慎随和。

过程和要求不可谓不细。从这些要求和流程就可以看得出来,登堂入室,不是简简单单的进门后穿过堂屋进入内室,而是一件很严肃、很严谨的事情,必须循规蹈矩,谨慎行事,是对人礼仪修养的检验,也是对君子风度的展示。所以,这个过程不是一般的人做得到的,而是只有那些具有良好素质的君子才能践行。

入室升堂和登堂入室的区别(什么样才称得上是)(3)

正因为如此,孔子才常以登堂入室来激励弟子。

论语中有一句孔子评价其弟子子路的话:“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子路为人直率,喜欢弹瑟,不爱读书,孔子就去教导他,决定认真读书与弹瑟,他的琴技虽然很高,但是琴声中充满杀气,孔子就说“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以为孔子不喜欢子路了,从此都不尊敬子路。孔子看到这个情况,说到:“仲由之学,已有所成,仅未臻佳境,犹人自外入舍,登上厅堂,未入内室也。”意思就是子路的成就已经不小了,已经“进门”、“登堂”,只是还未进入“内室”而已。

入室升堂和登堂入室的区别(什么样才称得上是)(4)

在孔子的心中,“进门”、“登堂”、“入室”就是一个人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过程,最高境界就是“入室”。登堂入室,也正是这个意思。

后来,“登堂入室”这个词也就流传了下来,指那些学问高到一定程度的情况。

由此,就可以看得出来,很多时候“登堂入室”的使用,是背离了它本来的意思的。

希望我们以后不再出现这样的笑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