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讲述仁德和生命的问题(如何理解孔子的)

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孔子的《论语·里仁》。对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一语,历史上有不少学者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如朱熹在《集注》里说:“道者,事物当然之理,苟得闻之,则生顺死安,无复遗恨矣。朝夕,所以甚言其时近。”在朱熹看来,“道”则事物当然之理。

今天,我们不少人的理解为“早上听闻到“道”,晚上就算是死了,也没什么可怕。”比较多的理解是“早上懂得了真理,晚上就算是死了,也没什么不足惜的。”人们比较一致的看法“道”即“真理”。其实,愚以为,这都不是孔子的“道”的本义。

孔子讲述仁德和生命的问题(如何理解孔子的)(1)

怎样才能正确理解孔子的“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我们应该首先要对孔子的整个身世进行全方位了解。

孔子出身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家境贫寒,又处于乱世之中。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的大教育家,大思想家,也是一个才华得不到施展的政治家。他一生的政治主张是“仁”、“克己复礼”。但在战国时期那个纷乱的年代,他的政治主张根本就没有施展的机会。因此,为了宣扬他的政治主张,而开始了他周游列国的艰辛之旅。他从55岁弃官离开鲁国,一直到68岁,离开卫国返回鲁国,前后长达十四年之久。以鲁国为原点,辗转周围各诸侯国。但他的政治主张都没有得到各诸侯国的认同,最终只得从事教育事业。

孔子讲述仁德和生命的问题(如何理解孔子的)(2)

孔子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思想家,首先是政治思想家,面对春秋末年礼坏乐崩,社会失序,面对“无道”的社会现实,孔子也企图自觉地担当起拯救时弊的重任。怀着对古帝王的“王道”政治的向往,通过阅读研究“六艺”等古代文献,加之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孔子形成了自己的关心社会治理的思想和主张,并希望跻身于自己的父母之邦——鲁国的仕途,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但终生不得实现。正如他自己所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论语·子路》还说,“如有用我者 ,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从这里孔子的政治雄心可见一斑。

孔子讲述仁德和生命的问题(如何理解孔子的)(3)

那么,孔子的“道”是什么呢?我们纵观孔子的一生和儒家学说,就会发现,孔子一生的言行和追求都是一个字“礼”,即以礼治国,以礼来规范人们的言行,从而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克己复礼”就是孔子政治主张的核心。这就是孔子的“道”。

孔子讲述仁德和生命的问题(如何理解孔子的)(4)


孔子的“道”不同于佛家和道家的“道”。佛说“道”是“空”,道家的“道”是“无”,佛、道两家虽然修法不同,但“道”是一样,就是万法不离其宗,即大道归一。“空”、“无”即万物之本,道生万物。显然,孔子的道是不同于佛、道两家的“道”。

孔子讲述仁德和生命的问题(如何理解孔子的)(5)

由此看来,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我们可以理解为孔子对其一生苦苦追求的慨叹。既不是朱熹的“事物当然之理”,更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真理”。而是他所孜孜以求的“礼”。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早上听到“礼”的实施,就算晚上死了也不足惜。这正是孔子对他终身没有实现他的政治抱负的仰天长叹。

孔子讲述仁德和生命的问题(如何理解孔子的)(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