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成都之问道青城山(游走成都之青城山)

人们常说,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这地方有山有水,确实极富灵性。

我对青城山的了解,源于金庸先生武侠小说所描写的青城派。青城派掩盖着一块神秘的面纱,显得诡异。他笔下的大反派余沧海出自青城派,这是引我前去问“道”探秘的原因之一。

旅游成都之问道青城山(游走成都之青城山)(1)

从成都出发,可以从火车北站乘坐高铁,也可以从茶店子汽车站搭乘汽车,票价才十七块。到了都江堰市,再转乘公交101路,直达青城山脚下。抬头远眺青城山,一片苍翠。开车的本地司机告诉我,今年雨水稀少,树叶偏黄,有的梧桐开始落叶,景色不似往昔。但在我眼里,一切刚好。

买了门票,感觉有点肉疼,花了九十“大洋”,但游览车和索道费另算。进了山脚大门,就拾阶而上。满眼古树青藤,蒙络参天;充耳蝉喧鸟啭,分和成趣。沿着青石板山路蜿蜒向山顶,每间隔山路一段,必有小亭一座。亭子造型典雅古朴,而且就地取材,名以雅号,就景赋联。坐于亭中,看山花涧月,听晨钟暮鼓,我想禅心道意应自此间生了。

旅游成都之问道青城山(游走成都之青城山)(2)

爬山是需要能量的。当地百姓自种的小西瓜和黄瓜,售卖途中,价廉物美,岂能错过?尤其是黄瓜,鲜嫩爽口,是补充水分的佳品。沿途奇花珍木,最名贵的树木要属楠木。树高且直,是建筑家具的上等材料。明清时期皇家的建筑材料,大多取材蜀地。京城和属地相隔万里,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怎样把木头运送至京城,陆路肯定是行不通的,只能水路。遥想几百年前,蜀地山民持斧斤入山,开山伐木,巨树成筏,顺着江流,然后北上,浩浩汤汤,这其中多少辛酸泪,几许生死别,真是一殿筑成万骨枯!

旅游成都之问道青城山(游走成都之青城山)(3)

除了楠木,道教文化在此自有渊源。我对道教文化不甚了解,所以无从言起。一路攀爬,终于爬到山顶。上清宫端庄的样子在眼前耸峙。据资料记载,宫殿始建于晋代,后废,唐玄宗时又加修建,五代间前蜀王王衍重建,明末毁于火。现存殿宇建于清代同治年间,现有老君殿、三清殿、道德经堂、文武殿和玉皇殿。山门外丙侧石壁上刻有黄云鹄所题“天下第五名山”、“青城第一峰”题字。宫东不远处有跑马坪、旗杆石,传为明末张献忠起义军练兵遗址。正门的“上清宫”三字是蒋中正先生亲笔所题,淳厚端雅,只是造化弄人,成王败寇,就让后人评说吧。

但当我爬到上清宫时,恰逢道士诵经做法事,这样的景象令我为之一震,仿佛穿越了时空。只见道长们穿着金丝银线道袍,手执各式法器,伴着鼓罄钟铃,道士门齐声唱诵着古老的歌谣,或跪拜,或鞠躬,庄重而虔诚。此时,山外雷声阵阵,山雨欲来,山楼风满,如果是得道之士,此时应该可以羽化登仙,超然物外了。

旅游成都之问道青城山(游走成都之青城山)(4)

天色渐暗,尤其在树林荫翳的山林中,内心更显惶恐不安,所以五点半前我必须赶回到山下,堕入红尘之中。因我本俗人一个,红尘更适合我,于是一路狂奔下山而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