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nsa是5g吗(事实真相或许不是你想的那样)

现在nsa是5g吗(事实真相或许不是你想的那样)(1)

近日,关于“NSA是假5G”的消息甚嚣尘上。

争议的发生,缘于在此前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在GTI2019峰会上的一番讲话。在6月26日举行的此次会议上,杨杰表示,从明年1月1日起,我国将不允许NSA手机入网。

所谓SA和NSA,分别代表是5G独立组网和非独立组网。通俗来说,在NSA组网方式下,运营商会采用4G /5G共用核心网的方式,即SA是5G独立组网,NSA则是4G、5G融合组网。

使用NSA融合组网模式,可以节省网络建设投资,在5G网络建设的初期,有助于推动5G商用的进程。

因此,部分运营商会在5G建网初期采用NSA方式,以便节省支出、加快建设进度。在大多数欧洲及发达国家,NSA已成为其最为主要的5G商用模式。在国内,亦是如此,目前,国内的各大运营商均优先采用NSA这一成熟的5G网络标准。正是得益于NSA组网所存在的优势,中国已经走在了全球5G网络商用的前列。

另一方面,目前,SA尚处于初期实验阶段,网络标准尚未制定完成,大规模商用更是遥遥无期,而已经成熟的NSA组网模式,因成本较低、技术成熟、商用化较为成熟,在短期内即可实现大面积覆盖,成为目前国际上最为主流的组网模式。

但NSA组网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比如,其无法支持低延时等5G新特性。另外,手机在NSA网络下需要同时连接4G和5G网络,导致其耗电也比SA网络高。

现在nsa是5g吗(事实真相或许不是你想的那样)(2)

(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

杨杰对此也解释称,目前国内5G基站不仅价格是4G的2倍,功耗是4G的2.5倍,因此杨杰提出,国内5G基站要尽快向SA过渡。

杨杰的发言一出,便在行业内外迅速发酵。从其发言来看,这本是对目前国内5G网络建设两种组网模式的客观分析,而实现更低能耗也是5G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杨杰的讲话,符合目前的现状。

不过,随着一批乱带节奏者的加入,“从明年开始,NSA将不能使用”的片面说法,也开始出现在各种解读里,成为迷惑人心的说辞。

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在杨杰的发言中,“入网”的“网”指的其实工信部颁发的手机入网许可证,意指2020年开始,新上市的手机在申请该许可证时,需支持SA组网,而非手机接入5G网络。

实际上,在2020年之前上市的手机,已经获得了手机入网许可证,因此,并不涉及新上市手机重新入网的问题,而且,在此之前上市的手机,也不影响其在NSA 5G网络下正常使用。

众所周知,SA面向的是未来全业务场景,是5G发展的目标网络,而NSA和SA终端实现同站共存,在5G发展初期可以充分保障不同终端用户的网络体验,为NSA网络向SA网络升级奠定基础。

因此,NSA组网模式的普及,为渐进式切入5G网络建设提供了基础,也正是借助于成熟的NSA模式,使得国内外用户能够更早地体验到5G所带来的便捷性。

现在nsa是5g吗(事实真相或许不是你想的那样)(3)

(NSA/SA共模站实测验证)

据中国经营报报道,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慧镝也公开表示,中国移动支持5G终端多模多频发展,2020年1月1日开始全面支持NSA/SA,推动2.6GHz、3.5GHz、4.9GHz的同步发展,支持更多频段实现“全球通”保障国际漫游。

在今年3月份,中国联通在广州的5G试商用网络中率先完成同站NSA/SA共模组网验证。几乎就在同期,中国电信也在深圳率先完成了NSA/SA 共模组网的5G试点。

由此可见,在5G商用大幕拉开的紧要关头,国内的运营商所采用的,均是多条腿走路,NSA融合组网模式,也在选择之中。

而随着工信部向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和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颁发5G牌照,各大运营商将陆续推出相应的补贴措施,推动5G商用的普及。

而作为目前唯一实现NSA大规模商用的企业,三星成为这场5G商用普及运动的排头兵。上个月,三星正式发布“三星5G先锋计划”,国内的消费者加入该计划,最低可0元抢先换5G。

按照三星的计划,今年下半年,三星5G手机将在国内全面上市,从中低端、旗舰产品到超高端等不同价位段,一应俱全。

在此之前的7月1日起至8月31日,在国内任意三星授权渠道购买Galaxy S10系列与A80手机的消费者,只需通过三星生活助手APP支付99元即可加入该计划。

现在nsa是5g吗(事实真相或许不是你想的那样)(4)

(三星5G先锋计划)

在三星5G手机上市60天内,加入该计划的的用户,办理三大运营商指定合约和话费预存,即可将此前购买的Galaxy S10系列和A80手机更换成最新的5G手机,成为最早的5G用户。

市场,是最公平的竞争舞台。在5G大潮来临的时候,谁能敏锐地嗅出未来的趋势并付诸于行动,才能笑到最后,而那些试图通过编造谎言,一味地搅混水,来迷惑用户的行为,必将遭到市场和用户的抛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