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永嘉县永嘉村姓林的(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

隶属于温州市的永嘉县,别名永宁,位于浙江省东南部,瓯江下游北岸,陆域分别与乐清市、台州市黄岩区、仙居县和丽水市青田县、缙云县接壤,南与鹿城区隔瓯江相望。县域面积2674平方千米,位列温州市第一位、浙江省第四位。永嘉县人民政府驻地为上塘中心城区北城街道县前路94号。

浙江省永嘉县永嘉村姓林的(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

永嘉县属中国东南沿海丘陵地形区,境内山地丘陵、平原、河流湖泊面积分别为2308.5、265、100.8平方千米,各占全县面积的86.32%、9.91%、3.77%。,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北部、西部括苍山脉盘踞,东部北雁荡山脉伸延,地势自北向南倾斜。北部山地起自溪下乡和台州市仙居县交界的鸭坑岭,逶迤向东至张溪乡和台州市黄岩区接壤的大寺尖与北雁荡山脉相接。构成县境北部的天然屏障,成为楠溪江与灵江上游永安溪的分水岭。东部山地起自岭头乡的高尖岩,逶迤向南至乌牛镇境内破岩以南,成为楠溪江与乐清市境内各溪流的分水岭。西部山地起自溪下乡的大青岗,逶迤向南至瓯北镇的大坟山,成为楠溪江与丽水市缙云县、青田县境内各溪流的分水岭。县境内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23座,最高峰大青岗,海拔1271米。

永嘉县拥有耕地面积36.16万亩,林地面积291.8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9.2%,绿化程度96.62%,森林蓄积量达394万立方米。

楠溪江自北向南纵贯,注入瓯江。县境南部和楠溪江两岸为低丘宽谷、盆地、冲积平原,其中的岩头、枫林河谷平原为最大,平原东西长10千米,南北宽10.5千米,总面积27平方千米。上塘、黄田、江北、乌牛、桥下、桥头、三江等平原为沿江工业经济带,是永嘉县的经济发达地区。

浙江省永嘉县永嘉村姓林的(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2)

楠溪江景色

永嘉县地势自北向南倾斜,随着括苍山脉、北雁荡山脉的延伸,形成楠溪江、西溪、菇溪、乌牛溪四大水系。大小溪流百余条,呈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走向,“两山四水汇瓯江”是永嘉县的山川大势。楠溪江最大,干流长139.8千米。发源于溪下乡的罗垟岭西侧,东流至溪口乡溪口村纳岩坦溪后蜿蜒南下,沿途纳入众条溪流,在清水埠注入瓯江。支流成扇形分布,东岸支流河短流急,西岸支流河长湾多。流域面积2489.97平方千米(包括县域外的212.3平方千米),流域境内“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1988年8月1日,被国务院列为第二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浙江省永嘉县永嘉村姓林的(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3)

“长寿之乡”岩龙村美景(一)

永嘉县属于亚热季风气候,四季温和,雨量充沛,年均气温为18.2℃。

永嘉县所获荣誉

永嘉素有“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泵阀之乡”,“中国纽扣之都”,“中国玩具之都”的美称。

浙江省永嘉县永嘉村姓林的(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4)

“长寿之乡”岩龙村美景(二)

2018年12月,永嘉县入选全国县域经济投资潜力100强。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2019中国旅游百强县市。2020年6月,入选“2020中国最具书香百佳县市”。2020年7月,入选2020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第一批)。2020年07月,2020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77。2020年11月,荣登2020年中国创新百强县,排名第61位。2020年12月1日,永嘉县位居2020年全国综合竞争力十强县(市)第106名。2021年1月2日,入选2020年中国效率“百高县”名单。

永嘉县历史沿革

永嘉县历史悠久,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夏、商、周为瓯地;春秋时期属越国,战国时入楚;汉高祖时属闽越。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始建永宁县,已有一千八百余年历史,是一个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文荟萃的“千年古县”。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至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属东瓯国,国都在今永嘉县瓯北镇江北,昭帝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属会稽郡回浦县,章帝章和元年(公元87年)为章安县东瓯乡。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属会稽郡;三国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改属临海郡永宁县;东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分临海郡置永嘉郡,改属之;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改称永嘉县,取“水长而美”之意,也是温州文化的起源地。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复永嘉郡;唐高祖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废永嘉郡置东嘉州,隶括州总管府,析永嘉县之楠溪、西溪两乡置永宁县;唐太宗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废东嘉州重隶于括州,永宁并入永嘉县。唐高宗上元元年(公元674年)从括州析永嘉、安固两县置温州,治永嘉。唐武后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析永嘉置乐成县后,永嘉县辖境历五代、宋、元、明、清未变;民国37年(1948年),温溪、石染、西岙三乡划与青田县;1949年5月,永嘉县全境解放。以瓯江为界南置温州市,北置双溪县,治岩头镇。9月21日,双溪县复称永嘉县,移治枫林镇。1950年5月,将原属温州市属的梧埏(音山)、永强、三溪、藤桥四区划归永嘉县。1958年该四区重归温州市,永嘉县治迁至上塘镇。1961年,青田县西岙(音奥)、石染、上横三乡划归永嘉县。2001年,七都镇划入温州市。

浙江省永嘉县永嘉村姓林的(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5)

永嘉芙蓉古镇风光

2016年行政区划调整后,永嘉县辖东城街道、南城街道、北城街道、瓯北街道、乌牛街道、黄田街道、三江街道七个街道,桥头镇、桥下镇、岩头镇、沙头镇、枫林镇、岩坦镇、大若岩镇、碧莲镇、巽宅镇、鹤盛镇、金溪镇十一个镇,云岭乡、茗岙乡、溪下乡、界坑乡四个乡。

永嘉县著名人物(一)

刘节(1901年—1977年)著名历史学家、学者、古代语言史专家。其父刘景晨,民国初年曾任知县。1926年,刘节由上海国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入清华大学国学研究所,师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诸大师。曾发表《洪范疏证》和《好大王碑考释》,在古史研究方面崭露头角。《洪范》是《尚书》中的一篇,刘节对其著作年代提出疑问,为之疏证,得出《洪范》的著作年代,在《王制》编成至《吕氏春秋》成书之间的推断。《好大王碑考释》对朝鲜古代史和古代地理的考证和推断,成就超过了前人。1928年在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天津大学任讲师。后任河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再返北平,任北平图书馆编纂委员会金石部主任,1935年转到燕京大学任教。在北平时,继续从事古器物和古文献的考释工作,成果有《周南召南考》、《古邢国考》等。抗战爆发后,到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任教,又到成都金陵大学文化研究所任职。条件艰苦,而治学不辍,撰写了《历史论》、《人性论》、《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等专著。《中国古代宗族移殖史论》论证了中国从初民社会起就都有图腾组织,中国古代是从图腾社会发展为有姓氏制度的城邦,再由有姓氏的奴隶社会发展为初期封建社会。1944年,入中央大学任教。1946年南下广州到中山大学任教,继续对中国古代氏族、部族历史进行研究。其《麦氏四器考》论证了麦氏与牟菜、微卢、苗黎族的关系,认为他们都是出于古代的貊貉(音莫莫)族。又写成《释嬴》,证明黄帝的传说源于嬴氏部族,黄帝实为嬴图腾部族之转化。重视对中国古代语言史的研究,对金石学、音韵学、训诂学的造诣也很深。撰有《广韵声类》和《言语古物学》等著作。建国后续在中山大学任教,曾任历史系主任四年。刘节先生为人耿直,在学术问题上勇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文革期间,刘节先生拒绝批判恩师陈寅恪,并以替陈公挨批斗为荣,体现了当代难得一见的“士子风骨”。据陈公次女回忆,批斗后,当被问到刘节有何感想时,刘节答道:“能代替老师挨批斗,是我的光荣”。在当时,敢于说这种“不合时宜”的话,是极需要深厚的中华传统道德底蕴和传统学人气节与风骨的,当受后世敬重。

浙江省永嘉县永嘉村姓林的(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6)

左一为刘节先生。左三为陈寅恪公

吴志泽,生于1960年。优秀民营企业家。现任报喜鸟集团董事长,中国服装协会副会长。经济师,长江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1980年开始创办服装企业,连续九年被评为温州市优秀厂长(经理),并多次荣获温州民企经济十大年度人物、温州市首届“十大财富英雄”等称号。2001年度获“中国服装业十大领袖企业家”称号。2003年分别荣获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杰出贡献奖”、温州民营经济十大年度人物。2005年被评为“中国品牌建设十大杰出企业家”。荣登“2005年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及“2006年中国大陆慈善家排行榜”。2008年入选“改革开放三十年影响温州经济三十人”。

林冠夫,生于1936年。当代作家、红学家。笔名观夫、秦谙(音安)。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复旦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红学会副会长。198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红楼梦版本论》、《红楼梦纵横谈》、《曹雪芹》等。

浙江省永嘉县永嘉村姓林的(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7)

林冠夫先生作品

陈飞,生于1956年出生。民间环保人士,致力于民间环保宣教事业,被誉为“中国农村环保第一人”,永嘉县绿色环保志愿者协会会长。

徐志勖(音叙。1907年—1984年)民国时期高级将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五期和陆军大学第十期。历任国民党第六十三师师长、陆军总司令部作战署署长、“徐州剿总”参谋长、第九军中将军长等职。去台后任“国防部”中将参议等职。

叶小鹏,生于1973年。浙江工艺美术大师。“叶氏黄杨木雕”第六代传人,随父叶伟琨学艺,传承了祖父叶润周大师的技艺特点与风格,从业三十年,创作了很多优秀黄杨木雕作品,如《观音》、《关公》、《追日》、《借东风》等。黄杨木雕作品《乐》和《红线盗盒》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印象江南》被浙江省博物馆永久收藏。荣获中国收藏家喜爱的木雕工艺美术大师、中国木雕“金雕手”称号、首届中国青年木雕艺术家等。

浙江省永嘉县永嘉村姓林的(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8)

叶小鹏大师黄杨木雕作品

周达观,元代著名地理学家。元贞元年(1295年)由温州港出发,奉命随元使赴真腊(今柬埔寨)访问。公元十至十三世纪是古代真腊文明到达顶峰时期,史称吴哥时代。周达观历时一年余对其各方面进行了详细调查。至大德元年(1297年)返国。据所见闻,撰成《真腊风土记》一卷。记录其山川草木、城郭宫室、风俗信仰及工农业贸易等,是珍贵的国际历史文献,有法、英、日文等多种译注本。书中所记之都城,即今柬埔寨旅游胜地、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

陈德荣,生于1961年。武汉钢铁学院冶金系钢铁冶金专业硕士研究生、高级工程师。曾任浙江省副省长、省委常委兼温州巿委书记。现任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公司董事、党委副书记。

张諲(音因),唐代诗人、书画家。因排行第五,又称张五。青年时期离家出游,曾和“诗佛”王维居于河南登封的嵩山少室山达十余年。曾应举出仕,官至刑部员外郎。后曾有蜀中之行。复曾隐居湖北襄阳附近,和著名山水诗人孟浩然相知,并与诗人李颀交好。曾移居安徽。唐天宝年间归温,卒于故里。

浙江省永嘉县永嘉村姓林的(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9)

“诗佛”王维诗

夏雷,生于1906年。民国时期起义将领。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三期。1929年10月任国民革命军独立骑兵旅团长。抗战时期任职新编骑兵第一师副师长等职。1949年春任重建后的第五军第二百师少将副师长,与师长叶芳率部在江浙地区与人民解放军作战,后在5月初率部起义。

周去非,南宋著名地理学家、地方官吏。“东南三贤”之一张栻(音誓。四川省德阳市绵竹籍)高足。隆兴元年(1163年)中进士。后历任绍兴通判、广南西路桂州通判和钦州教授。在广西期间,尽查物候民情,遍历州县名胜。后辞官北归,写成风土名作《岭外代答》,内容涉及岭南山川、古迹、物产、资源、民俗等,较详细地反映了当时桂州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习俗状况。另有《皖游诗存》行世。

李大鹏,生于1950年。著名中药制药学专家。毕业于上海第一医学院药学系(现复旦大学药学院)。现任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中药协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俄罗斯联邦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和俄罗斯联邦医学技术科学院外籍院士。

林季仲,南宋直臣。宣和中进士。喜为诗,语佳而意新。高宗时,赵鼎荐为台官,累迁吏部郎。秦桧主和议,林季仲引句践事争之,大忤桧,辽罢去。后官太常少卿,知婺州(今金华)。以直秘阁奉嗣。《四库总目》有传于世。

潘瑞吉,生于194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63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战士做起,历任班长、排长,到团政治处主任、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师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政治部主任,南京军区司令部直工部政治委员,南昌陆军学院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陆军第十二集团军政治委员,南京军区政治部主任、沈阳军区政治部主任。1993年7月晋升为少将,2002年7月晋升为中将。系开国中将饶子键(湖南省长沙市浏阳籍)女婿。

任明道(1901年—1983年)著名昆虫学家。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农科,后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研究院深造,获硕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美国农业部驻华昆虫研究所、汉口市卫生局、南京中央农业实验所、福建省农业改进处、浙江省农业改进处从事害虫防治研究工作。后任教于江西中正大学、浙江英士大学。建国后,曾任中央农业部病虫害防治司药械处副处长。1954年,调任沈阳农学院植保系教授、系主任,并历任中国昆虫学会、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昆虫学报》、《植物保护学报》编委等职。曾先后从事中国稻作害虫铁甲虫、植物杀虫剂鱼藤精和土蜂的研究,有《害虫防治学》等著作。

浙江省永嘉县永嘉村姓林的(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0)

任明道先生

黄建南,生于1945年。美国商务部前助理部长,美籍华人,五岁时随家人赴台湾,毕业于台湾大同工学院,1969年进入美国康涅狄格州大学攻读企业管理硕士学位。曾任美国联邦商务部助理部长、美国民主党全国财政委员会副主席、美国加州州政府世界贸易委员会委员、美国华资银行公会会长。是克林顿执政时期美国政坛上职务最高的亚裔人士,克林顿政府的“政治献金案”风波主角。

朱褒,唐末割据势力首领。善属诗文。时值寇乱,以同姓结援朱温(梁太祖)。奏授温州刺史,充静海军使。昭宗大顺元年(890年)朱褒以其兄朱诞为温州刺史。几年后,又以其兄朱著为温州刺史。后朱褒再任温州刺史。自中和元年(881年)至天复二年(902年)朱氏兄弟交替为刺史,占据温州达二十二年之久。

金贯真(1902年—1930年)革命烈士。青年时期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和新文化运动。1924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次年转为中共党员,成为中共温州独立支部的主要成员。1925年,“温独支”组织五卅惨案后援会,发动募捐、游行、罢工、罢市、罢课,支持上海工人斗争。1926年秋,被委任北伐军东路军总指挥部秘书兼党团书记。1927年秋,被选派赴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8月归国,被任命为浙南温台地区巡视员。1930年1月回到家乡,组建红军,开展游击战争。与胡公冕、陈文杰等以永嘉西楠溪农民武装为基本队伍,建立了浙南红军游击队。后经中央军委批准在永嘉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金贯真任政委,胡公冕任军长,陈文杰任政治部主任。1930年5月,从平阳布置任务后回温州,在虞师里联络点被特务包围,负伤被捕,当夜惨遭杀害,年仅二十八岁。

浙江省永嘉县永嘉村姓林的(百千桑梓地亿万老家人)(11)

金贯真烈士

陈鹏飞,南宋著名学者。绍兴十二年(1142年)中进士,历任鄞县尉、礼部员外郎、太学博士、崇政殿说书、礼部员外郎。经筵讲经。五十岁逝于惠州。有《罗浮集》十卷等著作。明、清《惠州府志》有传。

吴启迪,女,生于1947年。优秀教育工作者。毕业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系,精密仪器系硕士研究生。后在苏黎世联邦高等工业大学电子工程系自动化研究所做访问学者、博士研究生。同济大学教师、副教授、教授、系副主任、研究中心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

驺(音邹)摇,越王勾践后裔,秦汉之际人。东瓯王。越国被楚国灭后,遗民南迁瓯越(东瓯即今温州)。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六国贵族起兵抗秦。驺摇率领瓯越吏民从诸侯反秦,后助汉高祖打败项羽。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驺摇被封为东海王,建都东瓯,世俗称“东瓯王”。东瓯王都城,在永宁江(瓯江)北岸(今永嘉县境内)。驺摇被人们认为是开发东瓯的始祖,世称他为“永嘉地主昭烈广泽王”。明成化十三年(1467年)改华盖山东岳庙为东瓯王庙。作为第一任勤政爱民的“瓯王”,改变了瓯人“断发文身”、以蛇蛙鱼蛤为食的原始生活。同时大力发展手工业,使温州在两千两百年前就形成了一个手工业的商贸城市。一批带着鲜明地方特色的瓯文化地方名产,如瓯塑、瓯绣、瓯窑、瓯剧、瓯菜、瓯酒、瓯茶及众多美食等在这一时期生根发芽,并在一代代瓯人的薪火相传、精益求精中生生不息、经久不衰。

张骥(1891年—1961年)民国时期高级将领。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科。毕业后分发到浙军服役。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第二师师长。后历任首都(南京)警察厅训练处处长、长江水警局局长、山东省保安司令、第三十二集团军参谋长、国民政府重庆行营高参、国民政府禁烟督察监、兵役部中将参议等。退役后,1947年与中共组织取得联系,从事对国民党军队的策反工作。1949年5月6日,以国民党第二百师(师长叶芳)高参名义在浙江温州参加起义。

陈光中,生于1930年。著名法学家、法学教育家,新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的开拓者和重要的奠基者。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2001年,被中国政法大学授予终身教授称号。曾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和中国法学会副会长等。长期致力于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中国司法制度史和国际刑事人权法的研究,为培养法学高级人才,发展诉讼法学特别是刑事诉讼法学,改革和健全中国刑事司法制度,加强刑事司法人权保障,开展国内外诉讼法学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卢祖皋(音稿),南宋诗词大家。庆元五年(1199年)中进士,初任淮南西路池州教授,历任两浙西路吴江(今隶于苏州市)主簿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书郎,累官至权直学士院。今诗集不传,遗著有《蒲江词稿》一卷。诗作大多遗失,唯《宋诗记事》、《东瓯诗集》尚存近体诗八首。享年五十一岁,墓葬在杭州西湖名胜“九里云松”。卢祖皋为楼钥(宁波市鄞州籍。南宋名臣、文学家)之甥,学有渊源,与“永嘉四灵”以诗相倡和。其词作造诣颇深,被誉为“温州词宗”。 

静权(1881年—1960年)近代名僧。俗姓王,名良安,法名宽显,字静权,号实庵。屡试秀才不中后去黄岩县多福寺削发为僧。后转天台国清寺受戒。1909年前往宁波观宗寺,从高僧谛闲法师研究天台宗教义,历时十余载。1921年,谛闲责成静权为观宗寺主讲,释义圆融,蜚声浙东。1930年,应灵鹫寺住持可兴和尚之邀前往苏州。后国清寺住持达三和尚亲往苏州敦请,静权等返国清寺,提议设天台宗研究社,自任主讲,讲授《妙法莲华经》和有关经论,培养佛学人才,弘扬佛法,成为浙东“佛学院”,宗风得以重振。筹资修建寺院,三十年代,重建国清寺大殿、天王殿、韦驮殿、金刚殿等工程十三处。后在1937—1940年间,又新建妙法堂、静观堂、三贤殿和香光茅篷等,寺院布局益发庄严恢宏,世称“国清寺中兴”。抗战期间,常赴宁波、杭州、苏州、无锡等名山大寺主讲《仁王护国般若经》宣扬团结抗日。1943年,赴仙居祭祷抗日阵亡将士。1947年,应聘赴上海法藏寺、苏州灵鹫寺及无锡居士林等处主讲《大势至圆通章》、《地藏经》等,后任上海法藏寺座主。1953年起,连续被选为中国佛教协会第一、二届副会长,上海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上海佛教学院副院长。一生爱国爱教,戒行精严,虽兴寺庙而不当住持,精通经论而不著书。1960年12月圆寂于天台国清寺,享年八十岁。

叶成坝,生于1928年。资深外交家。1947年考入湖南国立师范学院英语系。曾任中国驻日内瓦总领事馆官员、联合国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联合国秘书处司长。精通英、法语,被巴黎出版的法文《世界法语名人录》列为世界三千法语名人之一,是前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亲密同事。著有《亲历联合国高层》一书。  

“千古温地缘永嘉,瓯江楠溪伴幽峡。风流竞秀美奂景,谢公一斗才气压。”

“景观人物大事件,美食特产全荟萃”。下期咱们接着聊浙江省—温州市—永嘉县。

谢谢朋友们的关注,下期再见!

(部分图片下载自网络,如原作者有异议,请联系本文作者删除)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