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胶东面鱼(胶东民间过年常吃)

过年期间,胶东人的餐桌上常见的面食无外乎以下几种:大枣饽饽、饺子、发糕和面鱼(面条也吃,但过年的特色不算太明显),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吃胶东面鱼?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吃胶东面鱼(胶东民间过年常吃)

吃胶东面鱼

过年期间,胶东人的餐桌上常见的面食无外乎以下几种:大枣饽饽、饺子、发糕和面鱼(面条也吃,但过年的特色不算太明显)。

在这些面食当中,大枣饽饽和饺子最为流行,半岛东西南北虽然做法各殊,但核心内涵都大致相同。相对来说,发糕和面鱼的普及度没有大枣饽饽那么广,地域特色更突出一些。

以“面鱼”为例,在半岛中西部县市区较为流行,牟平以东,就吃得比较少。笔者曾听一位文登南部乡镇的朋友介绍过,他们那里并不吃面鱼,也没有做面鱼的讲究。

在吃面鱼的县市区当中,大致可以分为南北两种派别做法。

北派做法主要分布于蓬、黄、招、掖四县市区,其中以黄县、掖县两地较为典型。而南派做法大体就流行于海莱栖一带。

两种做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外观。前者比较精致,讲究形状齐整圆润;后者重视实惠,有种“皮粗肉厚”的感觉。

如果只是自己家吃的话,两种做法无所谓先后。但若是招待客人或者赠送亲友,北派做法的优势就比较明显一些。

尤其是在经商思路比较灵活的黄、掖两地,都有以面鱼作为礼物的情形。笔者曾跟朋友见过几次,在掖县(莱州市)时,见到的是用小塑料泡沫箱盛的面鱼;而在黄县(龙口市),当地商家更是干脆把面鱼做成了“礼盒”。春节走亲访友时,带上一个,也挺不错。不过,听说价格也不菲。

此外,在烟台市区一些大的餐饮酒店当中,“面鱼”也逐渐作为一道地方特色美食登堂入室。听一位从业者说,大酒店中做面鱼的厨师,多也采用“黄县做法”。

在大酒店上这道“面点”的时候,厨师会提前把一根面鱼砌成大小相当的条块,大家用筷子夹着吃,感觉上如同一道菜。

刚才多次提到了黄县做法这个概念,根据龙口非遗项目(县级)正式资料的介绍,黄县面鱼的基本做法是:

“面粉发酵后做成约3两大小的面团,将面团用手压至10乘15厘米左右的长方形扁平鱼状,用勺子在中间划两道,油温180°下锅炸至金黄色捞出即可食用。炸好的面鱼长约30厘米厚约3厘米,口感外酥里嫩、香软绵细,百吃不厌。”

当然,不要看是“非遗”就觉得玄乎。实际上,在黄县当地,很多面案师傅以及家庭里的主妇,都有着做面鱼的好身手。想吃黄县面鱼的话,也不一定非要到大酒店,北马、石良等大乡镇赶集时,面鱼的摊位都有不少。

吃面鱼适合搭配汤菜,在蓬、黄、招、掖,面鱼都常与羊汤一起吃。面鱼羊汤,主要是在外面的吃法。如果居家吃饭,搭配个西红柿鸡蛋汤或者蘑菇鸡蛋汤,也都是美味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