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杨子荣烈士纪念馆感受(缅怀先烈25杨子荣)

参观杨子荣烈士纪念馆感受(缅怀先烈25杨子荣)(1)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山东省牟平县人。

参观杨子荣烈士纪念馆感受(缅怀先烈25杨子荣)(2)

杨子荣

1929年秋,为生活所迫,杨子荣全家迁往东北寻找生路,在安东郊外的大河定居,依靠父亲当泥瓦匠养家糊口。为了减轻父母的生活重担,杨子荣到一家私人开办的缫丝厂当季节性童工。不久,父亲因劳累过度抱病离世,杨子荣无法养活全家,母亲被迫领着他的妹妹回到山东老家,留下他孤身一人在东北谋生。杨子荣后来当过船工、矿工。下层社会生活的经历,使他养成了坚毅的性格,熟悉了东北的人情世故,了解到了一些行帮礼节和暗语,学会了一些武术击技等。 这一切都是他后来成为一名出色侦察员的重要条件。

1943年,杨子荣返回山东老家。杨子荣回村后就参加了民兵组织,在解放牟平等战斗中勇敢参战。不久,他自愿报名参军,被编入胶东军区海军支队。1945年10月下旬,杨子荣随部队奉命挺进东北,于1946年春节前到达牡丹江地区,随后被编入牡丹江军分区二团三营七连。在从胶东到东北的进军途中,杨子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参观杨子荣烈士纪念馆感受(缅怀先烈25杨子荣)(3)

杨子荣与牡丹江军区二团战斗英模合影

解放不久的牡丹江地区匪患严重,时刻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杨子荣所在的部队担负着剿匪、保卫土改的重任。1946年3 月,杨子荣随三营在杏树沟追击李开江匪部。战斗打响后,杨子荣带领一个班凭借晨雾和硝烟的掩护,迂回到敌阵地后侧,独自一人跃出掩体,跳进围墙,毅然闯入敌阵地,开展政治攻势。这次战斗共歼敌400余名。随后,牡丹江军分区部队乘胜追击,迫使李开江匪部投降。战斗结束后,杨子荣被记特等功并被评为战斗英雄,不久升任二团直属侦察排排长。

1946年冬至1947年初,牡丹江和合江地区的大股土匪基本被消 灭,但还有一些土匪躲进山林深处负隅顽抗,“座山雕”部就是其中一股。“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原籍山东,自幼便随堂兄来牡丹江讨生活。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有50多年的土匪生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内部人称“三爷”。当年,旧军阀张作霖和日军都拿他毫无办法。日本投降后,他接受国民党的委任,当上了“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解放军剿匪部队进驻牡丹江地区后,曾对这股土匪进行过多次围剿,消灭了他的大部分人马,只剩下身边二三十名亲信死党,隐蔽在老林深山中,一心幻想着国民党大军到来,并时常出没山林,抢掠百姓,继续作恶。

1947年1月中旬的一天,在海林镇农会办公室的地面上,发现了一封写给农会主席贾润福的信件,打开一看,原来是“座山雕”向他索要20件棉衣、10袋面粉,并下了3天内送到胡家窝棚的通牒,否则就要取他首级。从这封土匪要给养的恐吓信来看,“座山雕”的老巢还是在海林北部山区,人数也不多。按照以往的经验,对这种小股土匪,用大部队围剿是行不通的。团里决定,由杨子荣带领5名侦察员,组成一支剿匪小分队,进山搜寻“座山雕”的匪窝,并伺机剿灭。同时,派出部队跟踪配合。

1947年1月26日,杨子荣一行6人按照既定计划,扮成土匪模样,向海林北部的密林深处开拔。他们在深山老林里一连转了好几天,才在一个叫蛤蟆塘的地方,找到一座工棚。工棚里住着十几个人,样子像是伐木工人。杨子荣先是用土匪手势和黑话试探,意思是自己遇了难,走投无路,想请人帮忙牵线,投奔个山头。开始没人搭理,后来,一个自称姓孟的工头搭了腔,答应领他们去一个地方。他先从屋里拿出一把锯、一把斧子、一把小铁锹和一个盛着半桶苞米面的小铁桶,交给杨子荣等人。然后,把他们带到了20里外的一个空木棚子,交待了几句后便离开了。

杨子荣和战友们在工棚里一连等了三四天,却不见孟工头的踪影,仅有的半桶苞米面也吃完了,心里很是着急,担心情况是不是有什么变化。恰在此时,孟工头回来了,这回他把杨子荣一个人领到了附近的一个屯子,并在屯长家里见了两个人。两人先是一番土匪黑话试探,见杨子荣对答如流,才说出了真实身份。一位自称姓刘,是“座山雕”的副官,另一位被称为连长,两人表示同意引荐杨子荣等人上山,并说要下山办些酒肉,准备在山上过元宵节,等禀报“三爷”后,再去工棚拉他们上山入伙。

两天后,两人如约来到工棚。此时,杨子荣和战友们早已准备妥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这两个土匪五花大绑,并假意安抚说由于担心自身安危,只好先委屈一下,等到了山上入伙再说。两个土匪觉得到了山上自会见分晓,也没太在意,就领着杨子荣他们直奔“威虎山”。

“座山雕”确实真够狡猾,一路上设置了三道哨卡。若要派大部队清剿,不论惊动了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无影无踪。杨子荣他们每过一道哨卡,都由两个土匪上前搭话,然后便趁势把岗哨也一起绑了,一同押上山。过了第三道哨卡不远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当地人称做“马架房子”的木棚。

杨子荣当机立断,命令3位战士在外面看好土匪,他带领另外两位战士迅速冲进棚子,各自占据有利位置,枪口对准土匪。棚子里一共7个土匪,其中一个白头发、黑脸膛、长着一副鹰钩鼻子、下巴上留着一撮山羊胡子的瘦小老头就是臭名远扬的惯匪“座山雕”。随后,杨子荣机智地把在山中的“委屈苦水”倒向“座山雕”,大意是他和兄弟们想借路去吉林投靠国民党,而张三爷他不够意思,故意让伙计们苦等七八天,冰天雪地,差点饿死。“座山雕”自知理亏,便放下手中枪。杨子荣迅速命令其他战士把“座山雕”和其他几个土匪一起绑住并带下山,待“座山雕”和其他惯匪反应过来的时候,为时已晚。这次剿匪可谓大获全胜,没费一枪一弹,端了土匪的老窝,活捉了阴险狡猾的“座山雕”。

“座山雕”覆灭后,杨子荣带领侦察排投入追剿李德林部残匪的战斗,2月23日在夹皮沟作战时不幸中弹牺牲。

杨子荣自1946年春到 1947年2月,身经大小战斗百余次,先后擒获九彪、“姜左撇子”、许家“四虎”、“座山雕”等匪首。东北军区司令部、政治部为表彰杨子荣的卓著功勋,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称号。

参观杨子荣烈士纪念馆感受(缅怀先烈25杨子荣)(4)

杨子荣烈士墓

参观杨子荣烈士纪念馆感受(缅怀先烈25杨子荣)(5)

杨子荣纪念馆

供稿: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山东省地方史志研究院)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