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

2019年7月“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良渚也成为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的圣地。

不懂良渚,不要再说自己懂历史,因为良渚已经写进中学历史教科书啦!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1)

良渚古城遗址档案

位置: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

年代: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300-4300年

文明程度:被考古界证实是比夏还要早的国家形态

文明证据:庞大的良渚古城(约有4个故宫大小)、复杂的水利系统(良渚拥有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水坝)、精美玉器体现出的社会等级制度

本期《考古公开课》邀请到了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领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刘斌研究员,以良渚玉器为证,带领大家一同去触摸5000年前的良渚文明。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2)

良渚玉器“用”“意”深远

良渚墓葬出土的随葬品中,玉器几乎占到了90%以上,它是良渚文明礼制的典型物质载体,是神权、王权的象征,也是明尊卑、别贵贱的重要礼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几件典型的良渚玉器。

良渚玉器中最重要的要数“玉中重器”——玉琮。

玉琮是良渚人发明的玉器代表,是神权的象征,是良渚人与神沟通的重要礼器,少数首领才能拥有玉琮。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3)

这枚出土于良渚反山12号墓的“玉琮王”高8.9厘米,重6.5公斤,是迄今为止出土最大的良渚玉琮,它被认为是归“良渚王”所有。

乾隆皇帝就是一位狂热的玉琮收藏者,他收藏了很多玉琮,但是他把玉琮叫做“杠头”,认为是古代抬轿子把手上面的装饰品。看来他也应该补上良渚这一课。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4)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5)

良渚还出土了军权与王权的象征——玉钺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6)

这是出土于良渚反山12号墓的“玉钺王”复原图,是唯一一件刻有完整神徽图案和鸟纹的玉钺,被认为是“良渚王”的配饰。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7)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8)

神人兽面纹

良渚出土的玉器还有如下这些: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9)

冠装饰

三叉形器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10)

锥形器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11)

玉管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12)

玉璜

以后在博物馆看到以上的玉器造型,一定要记得他们都是5000年前良渚人做的哦。

值得注意的是,在良渚出土的玉器上,很多都刻有 “神人兽面纹”,考古学家认为这就是良渚人的“神徽”。

良渚先民创造了统一的神灵形象,设计出以玉琮、玉璧、玉钺等为代表的礼器系统,表明良渚最高统治者集王权、神权于一身,政教合一。良渚是迄今为止我们所知的最早的国家形态,被称为“神王之国”。

学点常识 告别“玉器小白”

我国的玉文化源远流长,各个朝代的玉器都有哪些特点呢?

本节目邀请了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徐琳研究员教您一些历代玉器的基本常识。让您进博物馆不再“两眼一抹黑”

红山文化:风格简约的“C”形玉龙

商代玉器:两条平行阴刻线体现立体感。

西周玉器:“一面坡”工艺,受光面更多,立体感更强,线条更圆润。

西汉玉器:审美价值极高,是龙纹造型最美时期。

唐代玉器:各民族大融合,胡人形象出现。

宋代:受宋代文人画影响,开始出现双层镂空的“玉图画”。

明代:题材走向世俗化,“福禄寿喜”等讨口彩的玉器主题出现。

清代:乾隆皇帝爱玉如痴,清代成为玉器“集大成”的时代,种类繁多。开始出现360度类圆雕的大型玉雕作品。

大禹治水图玉山

良渚人“琢玉之谜”

良渚玉器器型多样、做工精良,造型精美。玉琮,玉璧,玉管、玉璜、成串的玉项链等等都需要钻孔,这项技术可绝非易事。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13)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14)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15)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16)

可别忘了,那时候可没有金属、没有电、没有钻,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考古专家说:“他们是用竹管打孔,用麻线切割。”看来是懒惰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竹管、麻线怎么可能琢得动玉?别着急,他们是加了“解玉砂”,就是石英的小颗粒,让玉更容易穿凿。先人的智慧真是令人膜拜!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17)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18)

良渚文化消失了吗?

坊间流传着这样的说法,说良渚古国被一场洪水淹没,就此了无踪迹。这种说法靠不靠谱呢?

考古学家认为良渚文化并没有消失,它不仅在当时广为流传,还影响至今。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19)

在5000年前良渚同时期,良渚的玉器就广为流传,从陕北到广东,都有良渚的出土玉器为证。

说完“传”再说“承”,从良渚开始,到夏商周一直到清宫旧藏。中华“玉脉”一脉相承,从未中断。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20)

直到今天,我们中国人依然爱玉,用玉形容美好品德、风度的成语更是不胜枚举,“玉树临风”、“亭亭玉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等等。

“玉”见千年,“玉”见良渚!

考古公开课

《良渚,”玉“见千年》

播出时间:11月10日 18:20

良渚好玉最新消息 还要从五千年前的良渚说起(21)

监制 / 闫东 主编 /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朱晨 李牧宸(实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