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来源:中国军网 作者:亓创、吕炳宏​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

朝圣的心,平凡的路!

——这就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

■亓创 吕炳宏

连日的暴雨与高温,未能阻挡一个航天迷向着航天圣地进发的心。随着7月29日第33、34颗北斗卫星发射的临近,我踏上了前往西昌的旅程。

最平凡的路,怀着最虔诚的心出发。

【1】

我曾跨过山和大海,也穿过人山人海。

西昌,一座神秘之城。

如果不是频频出现的“我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某某卫星”。这座被大山紧紧拥抱的城市,出现在我脑海中的只会是诸葛亮“五月渡泸”、杨生庵“夜宿泸山”、刘伯承小叶丹“彝海结盟”这样的传奇故事。

越是传奇,越是神秘,越是勾起了我的向往。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

西昌美景。

西昌,位于四川南部,是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为全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所有的资料中,最让人记忆深刻的是:西昌空气透明度好,一年四季绝大部分时间都可看到月亮。尤其在晴朗的夏夜,一轮明月,圆润清澈。故西昌被称为“月亮城”。我不由得赞叹,原来航天建设者的目光早在几十年前就已瞄准蟾宫。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3)

飞机即将降落,群山怀抱中的西昌,终于揭开面纱。

习惯出差的我,此次出发就像一个从未远行过的旅人一般,久久不能平缓内心的激动。出发前夜,我还在耐心地整理着与西昌有关的一切资料。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4)

建设者从大漠戈壁转战大凉山。(资料图)

上世纪60年代末,如今雄伟的发射场所在地,还被当地人叫做赶羊沟。只听名字,相信大家已经猜到那是一片多么荒凉的土地。

雄伟的大山,空寂的野林,潮湿的盐雾,构成了一副亟待唤醒的梦境。而这个梦,需要一双在粗犷有力的大手,去敲开沉寂的山林大门。

探索浩瀚太空的蓝色梦想,指引着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从戈壁滩出发,一路跋涉来到大凉山。他们头顶云天,脚踩青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座座绿色的帐篷,点燃了这片古老土地的科技圣火。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5)

前往发射场的路上,群山被浓雾包围,此刻天上也下起了小雨。

当飞机掠过山峦,墨绿色的大山深沉犹如一位慈祥的长者,久久地凝望着远方。而这位慈祥的长者也在时刻考验着从祖国四面八方赶来的山外人。

在前往中心的路上,飞速行驶的车子让人来不及欣赏大山的美景。笔直通畅的公路,为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各项建设带来了极大便利,而回顾过往,中心的干事王玉磊给我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6)

建设者从大漠出发时装运物资。(资料图)

1970年,当东方红乐曲声震九州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也已悄然破土动工,为了力争在1972年完成发射场及配套工程,所有的建设者都卯足了干劲,但是开工伊始,一只巨大拦路虎就横亘眼前,建设者们必须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湍急的安定河上搭起一座“通天桥”。如若不然,航天大军的大批物资就进不了山,发射场就无法开工。

时值隆冬,天上飘着雪花,虽然西昌不像大漠中数九寒天让人瑟瑟发抖,但建设者们只穿单衣,站在齐腰深的水中,那种滋味可想而知,虽然有很多同志冻得脸色发青,但大家还是咬着牙,一刻不停地赶工。

当工程进行到桥基浇筑阶段时,多变的大山,展现出了它的狂野。突发的洪水瞬间就将河堤冲开了一个大口子,照此下去,汹涌的洪水势必冲毁桥墩,情况紧急,刻不容缓!

“同志们,跟我来!”

建设者张富贵挥臂大声呼喊到。随后,几十名建设者,连衣服和鞋子都没有顾上脱去,就纷纷跳入水中,他们肩扣着肩,臂挨着臂,用身体组成了堤坝。

几个小时的水中作业,这群建设者早已冻得浑身颤抖,有些人的脚已经失去了知觉,但就是凭着这样一股子冲劲,大家咬牙坚持。缺口堵上了,可建设者们连一口热水都还没来得及喝,就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7)

奔腾的河水从当年红军长征时走过的桥下流过。

当年,为了继承红军长征精神,也为了表达航天人远征太空的决心,在桥建成时,大家为它起了一个富有寓意的名字:“长征桥”。西昌航天人,就是在 “长征桥”的守护和见证下,把一颗颗“中国星”送往遥远太空,而西昌航天人也从这里走向远方。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8)

文昌航天发射场初建场景。(资料图)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9)

建成后的海南文昌发射场。(资料图)

2001年11月2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要开发新一代无毒、无污染、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运载火箭。新的火箭从哪里出征?酒泉、太原、西昌3个发射场均无法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的要求。

此刻,与茫茫大漠遥遥相对的海南成为了航天专家们最为青睐的地方。

那里距离赤道最近、维度最低等优势条件,成为了新发射场地址的不二选择。

2009年9月,距离1970年已过去39个春秋。在苍茫大山的注视下,在“长征桥”的凝望中,那支从大漠走来的队伍,再次吹响号角,开始了新的跋涉!

坐标海南,即刻出发!

过去穿越高山沙漠,如今穿过茫茫大海。在汹涌的人潮中,从全国各地汇聚而来的上万名工程技术人员,挺进到距离海面仅有800米的荒岛椰林。

高温、高湿、高盐雾,强降雨、强台风、强雷暴……成为了建设者们当时最深刻的记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0)

任何困难都挡不住英雄的航天人,周湘虎是航天人中杰出的代表。

工程师周湘虎,是从西昌来到文昌的最早的一批建设者之一。他清楚地记得:在施工前期,场区1.6万亩的热带雨林和湿地需要建设者们徒步展开实地勘测。在一次勘测中,周湘虎不慎踩进沼泽,刹那间他就开始下沉。着急的他只记得大声向同伴喊道:“危险不要过来。”本能向外挣扎的他,越陷越深……生死关头,及时赶来的同事协力才把他救了出来。

而在此后,这位从西昌走出来的汉子又经历了更让人钦佩的事。在建设工程最为紧张的时刻,周湘虎连续奋战在工地上。刺眼的阳光直射双目,水蒸气夹杂着水泥灰,呛得人直流泪。突然,他脑袋一阵剧痛,眼前发黑。当他扶稳站好时,他努力挣大眼睛,可是眼前出现的只有一丝微弱的亮光。

视网膜脱落,晴天霹雳的诊断没有击垮这位硬汉。单位迅速安排他来到北京同仁医院进行手术。但因为视网膜脱落时间太久,左眼未能保住,右眼经过矫正后,戴上1200度的眼镜,视力也只有0.25。

任何的艰难,都打不垮英雄的航天人。在医院治疗结束后,周湘虎带着厚厚的眼镜,奇迹般地回到了建设工地。

钢铁硬汉也有柔情时刻,周湘虎的女儿知道爸爸心中的苦楚,在一次给女儿的生日中,要吹蜡烛的时候,乖巧的孩子说:“爸爸怕黑,我不吹。”听到孩子的话语,硬汉流泪了。自此以后,周湘虎的家中无论谁过生日,都是点着蜡烛吃生日蛋糕。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1)

长征五号火箭发射成功。

听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我踏上了“长征桥”,就在走上桥的那一刻,我从未觉得走一步路会如此的意义深刻。

西昌、文昌,相距万里,但他们却共同代表着中国航天事业的繁荣昌盛。

嫦娥,在西昌奔月,大火箭,在文昌问天。一脉相承的航天人,在汹涌的人潮中,在新时代走出了一条坚定的 “长征路”。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2)

7月29日,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第119次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

我曾拥有着一切,转眼都飘散如烟。

119次发射任务!

这是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交给祖国的一份成绩单。从0到100西昌人用了32年的时间,而从100到119,他们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在中国,长征系列火箭一共发射281次,仅西昌执行的任务数量,就达到了中国航天发射的近一半。

从0到119,其中艰辛无需多言。

走在场区的路上,一张张展示牌把中心建设的荣耀时刻一一呈现眼前。

1984年4月8日夜,西昌无眠。我国第一颗实验通信卫星在这里发射升空,中国人在赤道升空3.6万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开辟了第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1986年2月1日,我国第一颗实用通信卫星从大山深处扶摇而上。从此,中国人结束了只能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听广播的历史。

1990年4月7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亚洲一号”送入太空。用“中国箭”发射“美国星”的消息一度轰动全球。

2000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颗北斗导航卫星从西昌升空,18年间西昌陆续执行了二十多次北斗任务。2012年,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中国由此跻身世界导航强国。

2007年10月24日,“嫦娥”飞天,中国人不仅重现了古老神话,更是迈出了我国深空探测领域的关键性一步。

……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3)

1990年3月,执行亚洲一号卫星发射任务的参试人员正在对火箭二级发动机进行测试。(资料图)

119次任务,119次创新,119次荣耀,当然也有数不清的感人故事。

1989年,对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而言,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年份。那一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面临着三大任务:一是要用16个月的时间抢建一座新的发射工位;二是要发射我国第五颗同步通信卫星;三是要为举世瞩目的“亚洲一号”任务做准备。

就在中心全体工作人员都在为三大任务奋力攻坚时,大自然的天气却像开玩笑一般随意的发着“脾气”。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4)

1990年4月7日21时29分,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托举亚洲一号卫星,在基地第3发射工位点火升空,21时50分,星箭分离,卫星准确入轨,创造了休斯公司出售的所有32颗卫星入轨精度的最高纪录。(资料图)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5)

为赶工期,紧张施工的工作人员。(资料图)

雨季来临,本就渗水严重的工地成为了一片泽国。施工人员只能一边工作一边排水,没有先进的机械就用脸盆往外端泥巴。为了加紧捆扎600吨的导流槽底板钢筋,施工人员轮班倒,长时间没能休息的工作人员,在干活时都打起了瞌睡,上级心疼大家,命令原地休息10分钟,大家顺势倒在泥地里就睡着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6)

在外方人员参观“亚洲一号”厂房时,提出“室内空气洁净度不超过十万级”的要求,在没有先进设备的情况下,工作人员用绸布和酒精将3千多平方米的大厅地板和墙壁反复擦拭几十次,使厂房洁净度达到一万级。(资料图)

虽然工程人员付出了巨大艰辛,但美国雷神火箭总设计师斯坦豪尔来到中心考察时,看到人背、肩扛、毛驴拉的落后施工方式,只冷冰冰地丢下一句话:“一年半修起来?我不信!”

就在质疑的语气中,不到14个月,比合同计划早了2个月,全部建设工程高质量完工。当斯坦豪尔再次来到西昌时,他为眼前的一切而震惊,他对着工作人员连连竖起大拇指,说到:“对不起,对不起,我低估了中国人的能力。”

1990年7月16日,长征二号E捆绑火箭就在新建设的发射工位腾空而起,以雷霆万钧之势直入云霄。这项由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发射塔在全世界的目光下,经受住了考验。建成至今,这座发射塔已经执行过70余次发射任务。

看着道路两旁的展示橱窗,望着远处的发射塔架,西昌航天人倔强要强的面孔瞬间展现的淋漓尽致。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7)

2007年10月12日,工作人员正在精心组织嫦娥一号卫星与火箭对接。

如若说发射塔架的建设是为西昌航天人搭好了登天的梯子,那登天的旅途是否会一帆风顺呢?

飞天登月,是中国人千年的梦想。

从嫦娥奔月的古老神话,到“嫦娥一号”卫星奔向月球,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浩瀚时光进行探索,而这份伟大壮举留给西昌航天人的时间只有30分钟。

发射“嫦娥一号”与其他卫星最大的不同是有两个要求十分苛刻。

一是对发射日的要求。

二是对发射窗口的要求。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8)

工作中的车著明。(资料图)

经过周密计算,每年只有3天适合发射,每天的发射窗口也只有30分钟。一切准备就绪,就在“嫦娥”即将飞天之际西昌却迎来了连日阴雨,比阴雨还要令人揪心的是,科研人员在给火箭做最后一次总检查时,工程师车著明发现了巨大安全隐患,如果隐患爆发,后果不堪设想。

此刻,距离发射还剩不到65个小时。

推迟发射?错失窗口,任务就将推迟一年。

如期发射?万一失利,造成的影响绝不是星毁箭碎那么简单。

危急时刻,西昌航天人展现出了极大的勇气与魄力。车著明临危受命,他带着科技人员钻进机房,整整三十多个小时,比对了几十万行代码,最终带着问题归零的报告向指挥员汇报:“隐患排除,可实现‘零窗口’发射!”

波澜不惊的一句话背后,是西昌航天人夜以继日的辛勤付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19)

“嫦娥一号”顺利飞天。(资料图)

2007年10月24日,天蓝风清,“嫦娥一号”卫星顺利升空。

一次次成功的喜悦过后,西昌航天人都深知,航天发射是一项高风险的事业,他们能做到的是百分之百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但成功与失败是一个亘古不变的哲学思考。如何面对失败,怎样选择向前,西昌航天人也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1992年12月21日,“澳星-B2”升空47秒后,星爆箭飞,任务发射失利。

1994年4月2日,“风云二号”01号气象卫星发射前,卫星突然在厂房起火,测试厂房及设备受到严重损坏。

1995年1月26日, “亚太二号”卫星,火箭升空后仅仅50秒,就在发射场上空爆炸,坠落成满地破碎的烟火。

1996年2月15日,中心执行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首飞任务,火箭起飞22秒后,撞向距发射塔架1850多米的山坡上。

1996年8月18日, “中星8号”卫星发射任务,由于火箭发动机故障,卫星最终没能到达预定轨道。

那几年, 西昌卫星发射场上空被失败的阴霾笼罩,接二连三的惨痛失败,使中心发射跌入从未有过的低谷,国际用户们纷纷对中国航天的发射能力产生了质疑,三个合同被中止,两个合同被暂缓执行,两个草签的项目夭折……

“是冬眠沉睡还是奋勇向前?”事实证明,他们选择了后者,选择了负重前行,绝不后退!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0)

想要在航天领域走得更远,就要坦然接受成功与失败。

2000年12月21日,我国第二颗北斗卫星在西昌成功发射升空。英勇的西昌航天人用最快的速度走出了失利的阴影,由此揭开了近二十年的连战连捷的记录。

时光飞逝,连战连捷的记录在2017年6月19日凌晨戛然而止。当长征火箭搭载着“中星9A”广播电视直播卫星飞向太空却未能准确入轨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挥大厅内一片沉寂。紧接着长征五号遥二任务,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建设管理的文昌航天发射场执行。当火箭扶摇升空,欢呼的人群似乎就要将十几天前的发射失常冲淡时,一盆冷水夹杂着冰水浇向了西昌航天人的头顶。

与20年前相同的是,连续两次的失利并没有让西昌人倒下,反而让他们更加坚强。

20年前从失利中走出,西昌航天人用了整整四年的时间,而这次,他们只用了89天。2017年9月28日,“一箭三星”成功发射遥感三十号01组卫星,中国航天的王者之师宣告归来。

在航天领域,想要走得更远,每一个人都必须坦然地接受成功与失败,而这一切,西昌航天人做到了。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1)

高高的标校塔伫立在袁家山的山头。

【3】

我曾经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直到看到平凡才是唯一的答案!

西昌郊外有一座山,名为袁家山,这座荒无人烟的大山上有一座塔,塔高78米,在很远的地方就能清楚的看到。一般人都以为这座塔是水塔,其实它是一座为航天测控提供信号、对设备进行校准的“标校塔”。

这座标校塔,在常人眼中绝对是艰苦的代名词,就算是在西昌航天人的眼中,它也绝不是一个好去处。

“艰苦也罢,繁华也好,这地方总要有人来守护吧!”这是守塔人李孟良说过的一句话。

为了保持守塔人员的稳定,维护好设备正常运转,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在这里特设了夫妻哨,而李孟良就是设立夫妻哨后的首任哨长。

来到标校塔二楼,就到了守塔人的家,简单的陈设,却因为是夫妻值守,让这个荒凉的地方多了一些温情的味道。78米的高塔,354级台阶,守塔人每天要来回十多趟。检查设备状态、擦拭设备灰尘、打扫塔内卫生,是守塔人最主要的工作。

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对守塔人来说,简直比天还要大。

陪伴这座标校塔的守塔人已经不知换过多少任了,但每一任的守塔人都能在这个荒凉的地方留下美丽的故事。

第一任守塔夫妻李孟良一家人,在标校塔周围开垦出一片田地,这片属于守塔人的幸福菜园内,长满了属于夫妻两人对于航天事业坚守的果实。

第二任守塔人张兴安,把自己的女儿也接到了袁家山,他们一住就是五年。在二楼简陋的家里,女儿的奖状和画成为了这里最美的装饰品。

第三任守塔人孟宴伟,结婚刚刚一个月,就带着新婚妻子上了塔,没有什么豪言壮语,只有每天日复一日的工作,最单调,最平凡的航天人,为我们绘就了一幅最美的爱情画卷。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2)

7月29日,待飞的神箭。

此次来到西昌,看到了火箭发射的壮丽,也感受到了平凡爱情的温暖,同时也遇到了一群只有二十六七岁的同龄人。他们作为新鲜血液,每年从四面八方向着西昌汇聚而来。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3)

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于新辰。

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于新辰,今年只有27岁,但他已经成为了一名不知不扣的老航天人。2011年,20岁的他毕业后走进大山,来到西昌。四年后,年轻的他就被委以重任,开始担任低温动力系统指挥员,年纪轻轻的他已经参加过近50次任务,一张帅气英俊的面孔下,是一颗成熟果毅的勇者之心。

31岁的贾桂文,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今年是他在这大西南的山沟中度过的第8个年头。8年来,他参与执行了40多次航天发射任务,先后经历了卫星勤务保障、卫星勤务保障指挥、发控台、控制系统指挥员等9个岗位。2017年开始,这个岗位经验丰富的东北小伙儿先后3次担任被誉为“金手指”的发控台操作手,为火箭发射按下点火按钮。

23岁的陕西小伙张阳,工作不满2年的他在高密度任务历练下迅速成长。如今的他,已担任过4次吊装指挥员。身材瘦小的他,站在90多米高的塔架下,显得格外渺小,但每一个坚定的口令却使他显得格外的高大。几十米长的火箭,在他沉着指挥下,精准到位,他为火箭的飞天,做足了准备。

类似这些关键岗位上的年轻人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生活与我们处在繁华都市中的人们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同样享受着周末撸串K歌的生活,他们同样用着华为手机刷着抖音,如果非要说他们与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他们具备着与同龄人不相匹配的沉稳。

走上岗位,他们就不再是坐在烧烤摊边的老铁,也不是KTV中的麦霸,他们的身份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航天人。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4)

任务成功后,航天人的家属们都会用自己的方式庆祝发射成功。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5)

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青年才俊给予了大山非凡的活力。

任务成功后,一名科技人员向未婚妻求婚。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6)

“嫦娥”出嫁,北斗飞天,古老的大山中,中国航天人点燃了科技的圣火。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7)

雨中前来参观的人们拍照留念。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8)

中国航天人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诺言。

在西昌的这几天,我看到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起初我并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含义,但认识了这么多的航天人,听到这么多有关航天发射的故事后,我明白了其中的深意。

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路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29)

7月29日,北斗卫星发射火箭尾焰映红大山。

航天发射,是高新科技领域王冠上的钻石。而这颗钻石,原本的模样并非如它面世般耀眼。它的光彩夺目,需要无数颗细碎的小钻石将它打磨,在不断的磨练中,王冠上的钻石才能在世人面前展现它最卓越的风姿。

最伟大的事业源于平凡,而在西昌、在文昌、在中国的角角落落坚守的航天人,他们都是平凡中的一员,他们用自己的平凡,打造出中国航天的不平凡。

伴着升腾而起的发射尾焰,苍茫的大凉山被映红了,这片红来自于月亮城的美丽传说,来自于彝海结盟的传奇故事,来自于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奋斗,来自于敢于创新,敢于超越的远大追求,来自于中国航天人对中国航天事业深沉的爱意。

一段平凡的路,我跨越大半个中国,只想追寻中国航天人最美的样子,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过去绚烂辉煌,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的未来更值得期待!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