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中大禹的故事(山海经大禹是条虫)

上一篇文章总结了一下《山海经》中有关“珥蛇”之七位神人,今天还需要将其中一位单独拎出来说一下,他就是大禹之子,夏王朝的开创者——夏后开!因为,仔细考察之后就会发现,他的“珥蛇”与其他大神均有所不同,并非单独只为标志神性,反而与其家族的文化基因密切相关。

山海经中大禹的故事(山海经大禹是条虫)(1)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山海经·大荒西经》

这里的夏后开形象独特,他“珥两青蛇,下乘两龙”,几乎可以与四方海神相媲美,那么他为何会拥有如此神力?阳Sir认为,首先得从他的父亲大禹说起,毕竟俗语有言“龙生龙,凤生凤”。

(一)大禹是条虫?

夏后启的父亲是大禹,众所周知。但是,一个治水的大英雄,怎么会生出一个喜欢拿蛇当耳环的怪儿子?因为大禹是条虫!这个史学界流传的公案,来自历史学家顾颉刚。

他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除引《说文》“禹,虫也”之外,还说: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九鼎是夏铸的,商灭了夏搬到商,周灭了商,搬到周。……他们追溯禹出于夏鼎,就以为禹是最古的人,应做夏的始祖了。”

山海经中大禹的故事(山海经大禹是条虫)(2)

九鼎

但是,“大禹是虫”这个梗一出,立马另学界哗然,再加上大V鲁迅对顾颉刚的观点嗤之以鼻,以及中国传统“信古”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在不经了解的情况下,就很容易被鲁迅带了节奏,实际上,这个观点仔细去看,顾颉刚首先没有完全肯定此说,他用的是“我以为……或是”这种带着推测意味的口吻,但是呢,在鲁迅先生的《故事新编·理水》中,不仅把顾的推测便成肯定,还结结实实地嘲讽了顾颉刚一把:

文中写道:“‘这这些些都是废话。’又一个学者吃吃地说,立刻把鼻尖涨得通红。‘你们受了谣言的骗,其实并没有所谓禹,禹是一条虫,虫虫会治水吗?’”

山海经中大禹的故事(山海经大禹是条虫)(3)

迅哥儿

其实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鸟头先生”不是别人,正是顾颉刚。原来,鲁迅将“顾”的繁体“顧”分解为“雇”(本义为“鸟”)与“页”(本义为“头”),顾颉刚也就成了“鸟头先生”。此外,顾颉刚患有口吃,加上长了一个红红的酒糟鼻,于是两者都成了鲁迅挖苦的口实。这样的讽刺终究不够厚道,毕竟学术之争,反而成为了典型的人身攻击。

退一步讲,“虫”是动物总名的说法是公认的,即便大禹不是软体动物“虫”,也并非说明他原型不是虫,毕竟连人也算是“蠃虫”之属!

山海经中大禹的故事(山海经大禹是条虫)(4)

腾蛇

“有羽之虫三百六十,而凤凰为之长;有毛之虫三百六十,而麒麟为之长;有甲之虫三百六十,而神龟为之长;有鳞之虫三百六十,而蛟龙为之长;有蠃之虫三百六十,而圣人为之长,此乾坤之美类,禽兽万物之数也。”——《大戴礼记》

说“禹”是一条虫,很大一部分程度还是源于,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的说法:“禹,虫也,从禸,象形”,实际上拿一种动物的名字来给自己命名不是很寻常之事吗?你名字里有龙,你就真的是龙了?这其实源于古代社会对于氏族图腾崇拜的原因。

山海经中大禹的故事(山海经大禹是条虫)(5)

大禹

当然,我们要说的是,禹是一条虫,也是一条蛇,更是一条龙!

在北方俗语中,经常把“蛇”成为“长虫”,古代名著《红楼梦》中也出现过这个用法,而蛇又与龙同类,正所谓“在地为蛇,上天为龙”,在学术上本身就有着蛇演变为龙的说法,而蛇也经常被称为小龙!

(二)禹母名修巳?

说完了夏后启的父亲大禹,我们再来看一下他的祖母。袁珂先生曾提及,夏后启的神性来源于人神混交的结果,那么其中一定隐藏着某种遗传密码。

大禹的母亲名为“修巳”从字面意思上来看,“修巳”就是“长蛇”。巳与蛇,儿子同声,且巳又像蛇之形,东汉王充的《论衡·物势》篇云:“巳为它,象形”,它即是“蛇”之义。

山海经中大禹的故事(山海经大禹是条虫)(6)

虫甲骨文

此外,大禹为“姒”姓,根据刘师培《姒姓释》中的解释:“姒”就是“蛇”,禹字从虫,亦从蛇。当然周人多取姒姓女为妻子,比如后稷娶有姒、文王娶太姒、幽王娶褒姒。而姒姓则为夏人之后,《诗经》中有一段很能说明问题:

《诗经·小雅·我行其野》中这样记载:“吉梦为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也即是说,梦熊生子之祥,来源于周人熊图腾的信仰,那么梦蛇生女之祥,可能正是来源于夏人信仰蛇图腾之故!

(三)陶寺蟠龙盆

1987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遗址,曾经出土了一件距今3900-4500年代的蟠龙盆,说是蟠龙,实际上更像是一条蛇。鉴于陶寺遗址在40年的考古发掘中,陆续出现了规模空前的城址、气势恢宏的宫殿、大型的王墓、以及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观象台,一个沉睡于地下数千年的都邑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它的主体族群可能正是历史上的夏代!

山海经中大禹的故事(山海经大禹是条虫)(7)

陶寺遗址与彩绘蟠龙盆

对此,王克林先生曾经提出:“陶寺龙盘的主体是蛇,当时反映了夏族或其先世图腾原始蛇”,闻一多也说,夏族就是龙(注:这里的龙与蛇,区别不大),此话也被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所证实。但是总体看来,此龙形器除了头部为展开的视角外,整体身形更像是一条蛇,当然大家还是愿意将其认定为:这是一条龙,而且是夏龙!

山海经中大禹的故事(山海经大禹是条虫)(8)

夏代二里头绿松石龙

说了这么多,其实想说明一个问题,从大禹之母修巳再到大禹是条虫,以及之后的夏后启“珥蛇”,夏族人对于蛇(龙)图腾的崇拜可谓从一而终,从无断绝。而神话背后的千丝万缕与考古实物的完美例证,也让阳Sir得以在这团《山海经》的迷雾之中,逐渐看到一点希望之光。

山海经中大禹的故事(山海经大禹是条虫)(9)

考古山海经系列

我是阳Sir,一个拥有六块腹肌的迷途小书童,考古学之眼,看山海经世界,欢迎关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