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1)

图|董竹君

前言

1953年秋,中南海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周恩来和邓颖超专门派车将人接到中南海西花厅用餐。在餐桌上,周恩来举起酒杯亲切地对她说:“多年来,你为党在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我敬你一杯。”片刻之后,周恩来又放下酒杯又说:“身为都督夫人抛弃荣华,单枪匹马,参加革命真难得。”

这位青楼女子是谁,为何能让周恩来如此敬佩,在她的身上又有多少传奇故事?

青楼女子成为督军夫人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上海的一个贫民窟里,他们家虽然家境贫寒,可父母还是将她送去私塾念书,奈何天公不作美,父亲很快患上了伤寒,她只能中途辍学,后期父亲身体更是一落千丈,走投无路之下,父亲将她押给青楼做三年“清倌人”。

在这里,董竹君自以为遇到了救赎,她在青楼掩护了革命党人夏之时,彼时,夏之时是四川副都督,两个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夏之时想要给她赎身,董竹君却没有被爱情迷惑了双眼,反而异常清醒的对他说:“我又不是一件东西......你一旦不高兴的时候,也许会说,你也没什么稀奇的地方,不过我拿钱买来的!”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2)

图|夏之时

由此可以看出她作为女性的独立人格以及平等意识,她清醒的知道这段感情之中她充当的是什么角色。

1914年,董竹君装病逃出了青楼,并和夏之时结婚,没过多久就随他东渡日本生活,在这里,董竹君不断地汲取文化知识,想要为男女平等和争取女权贡献更多的力量,除此以外,她还想要创办事业,在经济上作出成就。

三年后,董竹君本想着去法国继续深造,可夏之时的父亲病危了,她只能先放弃求学回到四川,然而,夏之时家里错综复杂的家庭关系和压抑的家庭环境慢慢地让她难以忍受。

1919年,夏之时在四川派系的斗争中跟错了人,被解除了职位,之后竟然意志消沉吸食起了鸦片,脾气一日比一日坏,对妻子更是动辄打骂,而且,董竹君因患肺病避居三个月,他都从未去看望她。

董竹君从不是菟丝花,所以也没有将爱情当作自己生命的全部。

1923年前后,董竹君选择在成都东胜街一带创办“富祥女子织袜厂”,她所招收的工人乃是贫困家庭出身的女子。之后,她又在成都创办了“飞鹰黄包车公司”,低价出租黄包车。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3)

图|董竹君年轻照

一直到1929年春,因为当时混乱的时局,董竹君才被迫关闭了这两家工厂。4月,革命人士宋时轮出狱之后同组织上失去了联系,董竹君知道此事之后慷慨解囊。

多年以后,宋时轮成为了解放军上将,对于自己的恩人董竹君他一直没有忘记:“在那种情况下,承她慷慨支援,真是雪里送炭!我永记不忘地感谢她。”

而董竹君夫妻二人经过了5年的分居,最后宣布离婚。

邓颖超亲自看望董竹君

1935年3月15日,董竹君在上海开办了一家名为“锦江小餐”的川菜馆,她的运气还算不错,刚开门就争得一个满堂红,上海的黄金荣和杜月笙都成为了这里的常客,之后在青帮大亨杜月笙的帮助之下,川菜馆也得以扩建,并更名为“锦江川菜馆”,他们的生意也红红火火。

但是,即便有杜月笙的照拂,董竹君的川菜馆还是被不怀好意的日本人盯上了,汉奸潘三省曾经多次拉拢董竹君,希望她能够在日本军部辖区里面开分店,都被她断然拒绝。

日本人知道她的态度之后立刻对其进行打压和报复,甚至在她养病的时候派人入室行凶,为了保命,她只得先暂时离开上海。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4)

图|董竹君老照片

离开前董竹君将两家店面都安排好,然后去菲律宾照顾女儿国琼,然而,这一去竟然直接长达四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波及到了菲律宾,她被迫滞留在那里,等董竹君历经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回到了上海,然而,此时的锦江已经是摇摇欲坠。

董竹君前去菲律宾之前,已经安排了代理人,结果,代理人误以为董竹君在菲律宾遇难,于是开始借用锦江进行大肆敛财,员工们敢怒不敢言,董竹君回来之后,他们已经要面临被转卖的风险。

董竹君不得不开始重新整治,这次的锦江可以说是元气大伤,经历了长时间的整顿,锦江才重新扶摇直上。

达则兼济天下,董竹君拥有一腔爱国情怀,她在上海华龙路82号开设了一个“锦江茶室”,并将这里作为中共地下党员他们的联络地点。

在创办了这两个地方以后,董竹君和中共地下党的联系更加的深刻,她的朋友圈也迅速的扩大,同杜月笙以及杨虎等都成为了熟人,之后她更是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接触各界人士,更加便于进行党的策反情报工作,抗日战争中,董竹君更是捐献了大量资金支持抗日。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5)

图|杜月笙合照

1945年3月间,时任新四军政委的饶漱石派人指示董竹君创办秘密印刷厂,他们的目的是在新四军进攻上海时,出版报纸、印刷文件等进行宣传。

董竹君也是行动派,她让中共地下党员任百尊出面买下永业印刷所,秘密经营,之后更是借此印刷了许多进步书刊和中共的文献。为中国革命航船指明了航向,更为人民提供了足够的精神食粮。

1945年秋,邓颖超还专门抽出时间前往董竹君家中看望,并指示她一定要利用在上海的有利条件做好地下工作。

董竹君没有辜负邓颖超他们的信任。

1949年5月初,国民党穷途末路,他们干脆破罐子破摔,企图暗杀一批民主人士,周恩来得知此事后临危不乱,密令上海地下党竭尽全力,一定要保护好宋庆龄和张澜等人的安全,等到上海解放,立刻就护送他们北上,让他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除此之外,策反国民党高干杨虎也成为了他们的首要任务。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6)

图|宋庆龄

其实,早在三年前董竹君就已经介绍过周恩来去杨虎公馆,对他开展思想工作,结果正好赶上杨虎亲信去拜访他,不过,周恩来还是给杨虎分析了国内外的形势,希望他能够站在人民的这边,杨虎对此一直谨记。

在策反杨虎这件事上,董竹君也功不可没,之后杨虎在入夜之后探访董竹君,她立刻找准机会对他说:像他这样拥有地位、资历和名望,完全可以为国家、老百姓做些有益的事。

杨虎从未想过,这个好友竟然能将局势分析的这般透彻,简直是一语点醒梦中人。

之后,在董竹君等人一次又一次的劝说之下,终于成功策反杨虎,使得张澜等民主人士在得到保护的同时,还顺利的出席了全国政协会议。

在这个过程中,董竹君还利用她特殊的身份掩护以及救助过很多共产党人,所以,董竹君是真的为我党作出了不少的贡献。

周恩来夫妇亲自宴请董竹君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7)

图|董竹君合照

1951年初,上海市委和上海市公安局决定,要在上海设立一个接待中央首长、高级干部及外宾的高级食宿场所。

而他们选中的正是董竹君的“锦江”,在多年的经营之中,锦江早已声名远播。

对此,董竹君也进行过深刻的考量,但是,在她看来,这是一件为党和国家做事,所以,她还不犹豫地将自己手中经营了16年,并且在当时价值15万美金的“锦江”两个店都悉数上交给了党和国家,这两家店也被扩建为锦江饭店。

对于董竹君的这个决定,她的朋友和那些忠心耿耿的老员工实在是有点费解,还为此特地去找董竹君:“这可是你自己辛辛苦苦创立下来的事业啊,怎么说交就交呢?你总得为自己和孩子们考虑一下吧……”

即便他们一直在劝说自己,可董竹君的内心却毫不动摇,她坚定地说:“我一生参与支持革命,就是这个大目标。我从来没有把这些东西当成自己的财产,更不会把财产遗留给我的孩子们,我没有这个观念。现在中国解放了,会有很多好事情要做,就怕你做不来。”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8)

图|董竹君旧照

而且,在她看来,将“锦江”上交后对她和孩子都有好处:

第一,我一直坚持,思想必须正确。第二, 孩子们没有这份巨额财产是有利的,这样,他们便可以刻苦学习,练就一身的本事......”

第二,如今,这里已经接待过5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而且在岁月的流转之中见证了无数次重大历史事件,极具历史底蕴。

1952 年,董竹君当选为上海市民主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

1953年秋,中南海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客人,周恩来和邓颖超专门派车将人接到中南海西花厅用餐。在餐桌上,周恩来举起酒杯亲切地对她说:“多年来,你为党在各方面做了不少工作,我敬你一杯。”片刻之后,周恩来又放下酒杯又说:“身为都督夫人抛弃荣华,单枪匹马,参加革命真难得。

在饭桌上,他们相谈甚欢,饭后,周恩来还邀请董竹君前往怀仁堂看戏,对于这样一个巾帼女子,周恩来打心眼里佩服。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9)

图|周恩来伏案疾书

1957—1991年,董竹君担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至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到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董竹君已然步入了垂暮之年,可是,她依然热心参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事业,并不断见证着腾飞的中国。有民主人士回忆说:“每年开会她的提案最多,大到兴国大业,小到日常生活小事。”从中可以看出,董竹君的心中装着国家,装着人民,巾帼不让须眉是对她最后的表达。

董竹君说过:“我从不因被曲解而改变初衷,不因冷落而怀疑信念,亦不因年迈而放慢脚步。”她这一生都在践行这句话。

出走的“娜拉”

娜拉是话剧《玩偶之家》的女主人公,董竹君的人生和她有重合之处,娜拉同丈夫结婚8年,有3个女儿,她终日沉浸在自己的幸福家庭生活之中,可是,之后她看透了丈夫的虚伪以及自己在家庭之中玩偶一样的地位,于是她选择了出走。

对于娜拉出走之后的出路,鲁迅曾分析过:“不是堕落,就是回来”。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10)

图|周恩来接见董竹君

董竹君就是“中国版出走的娜拉”,因为她不只是爱国人士,还是一个平凡的母亲,在面对自己的家庭,她走出了自己的路。

董竹君和丈夫夏之时成婚之后生下了四女一子。

董竹君之所以对自己的丈夫失望,不仅是他对自己的种种恶劣行径,更还有他对于自己女儿的态度。

董竹君的长女出麻疹时,她专门腾出一间屋子,将屋子进行了消毒,并放置了两张床,并没日没夜的看护了40多天,一直到女儿康复,然而,对于她的这个做法,丈夫夏之时表示了强烈的不满,在她看来,妻子不应该因为一个女儿生病就对其他的事情毫不顾忌,

而且,在夏之时看来女孩子无需多读书,董竹君无法认同他的观点,在她的世界里,孩子们必须接受高等教育,于是,她带着女儿独闯上海滩。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11)

图|合照

同夏之时分开之后,董竹君带着回到了自己贫困的家庭之中,为了维持一家人的生计,董竹君成为了典当铺里面的常客,她将自己能够变卖的都卖了,然而,她心里也很清楚,坐吃山空不是长久之计,随着时间的增长,她的父母也开始埋怨她,为什么一声招呼都不打就和夏之时离婚。

离婚之前,夏之时曾和她说过:“如果你不弄得走投无路,带着四个孩子跳黄浦江的话,我手板心里煎鱼给你吃。”

董竹君天生要强,她不会让任何一个人看轻自己。

于是,董竹君将自己手里的积蓄都拿出来开设了纱厂,办起了一家纱厂。厂务繁忙的时候,董竹君也没有办法看顾孩子,只得将三个女儿送到苏州一家教会学校的附小寄读。不过,董竹君也清晰的知道教会学校教学比较严格,她自己又担心孩子们们受帝国主义思想毒害,所每逢周末、假期,董竹君都会将孩子们叫到跟前,不断的给他们讲解人生和爱国的道理,再找些进步文艺读物给她们看,同时还让孩子们学做家务、热爱劳动,还让她们多接近大自然,养成胸怀开朗和以及爱美的兴趣。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12)

图|合照

有一次,鲁迅先生在一所暑期学校演讲,题目是《上海文艺之一瞥》,董竹君听说之后,二话不说就带了四个女儿去听,她心里也明白,孩子们或许根本就听不懂,但为了让她们在进步思想的氛围中接受熏陶,董竹君还是带着孩子坐在最后一排乖乖地听着。回来的路上,孩子们不断地提问,他们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鲁迅先生的演讲,可是,遇到不懂得还是可以暗自记下,随后在路上询问自己的母亲,看到孩子们这样的聪颖好学,董竹君打心眼里高兴。

除此之外,董竹君还会有意识的培养孩子们的勇敢意识,有一次她让只有12岁的女儿从上海乘火车去南京,孩子的任务就是送一笔钱接济一位亲戚。可是,等孩子到达南京下关时,城门已经关紧,她又不敢乱花钱,所以就自己缩在城门脚下睡了一晚。回来之后女儿将自己的经历告诉了母亲,董竹君听了有些心疼,又有一些高兴。

董竹君在锦江饭店当女老板时,严令要求自己的孩子们不许随便走进店里;而她自己要会见朋友,除非她见的是进步人士,否则那些三教九流的人一概都不需要到家里来,只能在锦江和她相见,董竹君这么的小心翼翼,就是为了防止孩子们沾染十里洋场的社会恶习,可以说,她是真的用心良苦。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13)

图|董竹君和孩子

董竹君是严母,尤其是在教育孩子这一方面,她常对孩子们说“你们之中若有一个不听我教导,走上错误道路,我决不饶恕!”

董竹君的一番心血没有白费,她的五个儿女个个都成为了人才,还都敬重爱戴自己的母亲,在教育孩子上面,她从来都是一视同仁的,即便有人询问她最喜欢哪个女儿,她也会公允地说谁有困难就同情谁帮谁。

对于母亲,孩子们是懂得感恩的,提到母亲,他们常常会说:“感谢母亲把我们带离一个封建家庭,使我们有了崭新的人生”。

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周恩来在中南海接见一青楼女子)(14)

图 | 董竹君与女儿国瑛

1997年,董竹君因患感冒不治去世,结束了自己波澜壮阔的一生,人生短短数十载,董竹君经历了失败的婚姻,又在战场上拼搏厮杀,但是,不论她的遭遇如何,她都一直记得自己是中国人,并不断的为祖国的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样的女性力量激励着后世的每一个人,这样的她值得流芳百世。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