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最突出的特点(揭秘杨修之死的真实原因)

杨修,字德祖出身名门世家,高祖父杨震是个清廉无私的官员,而从杨震算起到杨修的父亲杨彪四代,官居太尉,跟袁绍家族的四世三公不相上下,杨修还是袁术的外甥,背景雄厚。杨修自小接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不幸生长在动乱的东汉末世,掌权的曹操更是不按牌理出牌的务实改革者,杨修与曹操在观念上有许多差异,为了不得罪各方,杨修尽可能与人为善。

杨修之死最突出的特点(揭秘杨修之死的真实原因)(1)

《世说新语》记载着许多关于杨修机智又聪明的故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曹操与杨修坐马车经过曹娥碑时,碑上刻着:「黄绢幼妇,外孙蓥臼」八个字,合起来是个字谜。曹操问杨修知道答案了吗?杨修回答说他已经解出来了,曹操要他不要说出来,马车行了三十里之后,曹操终于想出了,于是要杨修解释这八个字的字谜答案。

杨修回答说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起来是个「绝」字;幼妇就是少女,合起来是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所以是个「好」字;蓥臼是受辛之木,受辛合起来就是「辞」字,所以这八个字的谜底就是「绝妙好辞」。杨修的说法与曹操的想法相同,曹操感叹的说,杨修的才智比他多出三十里。

其实,《世说新语》里的小聪明杨修,并不是正史里的杨修。

杨修之死最突出的特点(揭秘杨修之死的真实原因)(2)

因为,真实的杨修并不是个卖弄小聪明的角色,他博学机智且做事果断,担任曹操主簿工作时,能把繁复的后勤工作与文书作业妥当处理,当时军队常需作战,后勤补给相当重要,这也说明了曹操对杨修的器重。

但曹操终究还是在“鸡肋”事件上,处理掉杨修。把“鸡肋”当成口令,“”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杨修从这里推敲出曹操想要班师不想打仗,所以就去准备收拾物品,没想到话传出去了,曹操还未正式下令班师,部队就已乱成一团,曹操只能出手,依法处理杨修。

杨修之死最突出的特点(揭秘杨修之死的真实原因)(3)

当然杨修之死的主要原因,还是卷入了曹家家事,在继承人争夺阵仗上,站到了曹植这一边,曹操决定立曹丕为世子,杨修这位幕后藏镜人就得消失退场了。

杨修去世后,曹操送了许多礼物给杨修之父杨彪,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奈,杨彪也只能怨叹:政治实在是太可怕的事情啊!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