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这是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诗句,意思是说处处青山都可以埋葬烈士的遗体,既然他把整个身心都献给了国家,又何须考虑死后是否把遗体运回家乡安葬呢?

小学课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1)

一、会写的字

彭(pénɡ)、拟(nǐ)、谋(móu)

瑞(ruì)、损(sǔn)、锻(duàn)

炼(liàn)、眷(juàn)、赴(fù)

搞(gǎo)、殊(shū)、尊(zūn)

签(qiān)、革(gé)

二、会认的字

踌(chóu)、躇(chú)、黯(àn)

小学课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2)

三、会写的词

拟定、谋划、瑞雪、损坏、锻炼、眷恋

奔赴、特殊、尊敬、签字、改革、慰问

踌躇、黯然、示意、情不自禁、若有所思

马革裹尸

四、多音字

禁:[jīn](禁受)[jìn](禁止)

骨:[gǔ](骨头)[gū](花骨朵儿)

五、近义词

(慰问——安慰)(悲痛——悲伤)

(眷恋——留恋)(尊重——尊敬)

(踌躇—犹豫)(情不自禁—不由自主)

小学课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3)

六、反义词

(危险——安全)(繁忙——清闲)

(尊重——轻视)(踌躇——果断)

七、课文内容

(一)佳句赏析

1、“岸英!岸英!”毛主席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体现了此时此刻毛主席沉浸在万分的悲痛之中。

小学课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4)

2、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眷恋。

运用动作、神态描写。“强忍”“眷恋”表明了毛主席此时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体现了毛主席既有普通人一样的感情,又有伟人的胸怀,真实而充分地展现了其为革命牺牲一切的崇高而伟大的精神品质。

3、“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主席想。

运用心理描写,再次表现了毛主席作为平凡人的一面,把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深情展露了出来。

小学课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5)

(二)探究问题

1、怎样安排毛岸英的遗骨,志愿军司令部与朝鲜方面各是什么态度?为什么?

答:(1)志愿军司令部发电报请示中央军委,是否将毛岸英的遗骨运回国内。因为毛岸英是毛主席的长子,这样做是出于对主席、对一个父亲的爱戴和尊重。

(2)朝鲜方面要求把毛岸英的遗体葬在朝鲜。因为他们认为毛岸英是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这是对中国优秀儿女的崇敬。

小学课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语文青山处处埋忠骨)(6)

2、说说毛主席得知爱子毛岸英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光荣牺牲后内心的情感变化?

答:当毛主席收到电报,获悉爱子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他像普天之下千千万万的父亲一样,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当面对爱子遗骨归葬问题时,他的内心虽然极度矛盾、异常不舍,但最后仍凭着极大的意志力做出了将爱子葬于朝鲜的艰难而痛苦的决定。这凸显了他伟大的父爱,更见证了他宽广的胸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