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1)

前段时间,身边的一位朋友因为看综艺而迷恋上了MBTI,每天高强度与我讨论“人性”,而当得知我是E(extrovert,外向者),而不是I(introvert,内向者)时,他露出了不可置信的表情。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2)

这样的对话让我不禁想起,自己在很小的时候就是个性格奔放的姑娘,但突然有一天觉得自己应该文静一点,于是逐渐变成了班上最安静的妹妹。在上大学之后慢慢意识到了性格外向的好处,才逐渐打开自己,但在他人眼中,仍不算活泼。

无独有偶,当我和另一位朋友聊起这件事时,她提到了另一个“假性内向”的朋友: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3)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4)

再回想那段安静“自闭”的时光,当时的我不知为何开始了社交焦虑:我会仅仅因为要与陌生人搭话问路而心跳加速、手脚冰凉,会在大众面前发言的时候紧张地声音发颤,也会尽可能地拒绝一切需要社交的场合......但当时的我的内心,其实是渴望与他人的联结与沟通、渴望被朋友们环绕的。

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假性内向”的性格?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朋友被这种性格所困扰,又该如何正确看待呢?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5)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6)

哪些因素

让我们与这个世界“失联”

本质上来说,“假性内向”是指那些,本身人格气质是外向(这里的外向,是指心理能量指向外部,更倾向于从社交活动中获取能量)但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表现为“内向”(安静寡言、不主动与人社交),并产生了内向自我认知,而内心深处仍然隐藏着那个外向人格、渴望与人联结、随时等待被激活的孩子。这个孩子与世界失联,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 创伤(trauma)
  • 许多研究都表明,各类创伤性事件(包括但不限于霸凌、情感忽视、家庭暴力、性虐待和身体虐待)与社交焦虑症的发展密切相关(Brook & Schmidt, 2008)。且研究发现,更多的童年创伤也会导致更高的社交焦虑(Bruijnen et al., 2019)。

    试想,如果一个人曾遭受过来自他人的伤害,那么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影响ta与人沟通相处的模式。如果这种伤害发生在儿时,那么影响则会更加深远。

    即使是一个原本外向活泼的人,在经历过创伤后,可能因恐惧不良后果而避免与人过多接触,变得寡言甚至开始自我孤立,表现出我们所说的“假性内向”。

  • 情绪敏感
  • 高敏感人群总是会在生活中面临许多旁人难以理解的挑战,尤其是在社交上。

    敏感使ta们更加能够体谅和照顾他人的情绪,并察觉到自身带给他人的影响。所以,在人际交往中,ta们很可能会因照顾他人的情绪而选择保留观点。

    不过,这或许并不只是高敏感人群特有的特质。如果你和我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一样喜欢研究MBTI荣格八维,那么你或许知道,感情外倾(extrovert-feeling)程度高的人对于他人的情绪感知更加敏感,也更擅长共情并回应他人的情感。在社交场合中,ta们也更追求整体氛围的和谐,而不是自我的表达,从而显得“内向”寡言。

  • 不安全型依恋
  • 依恋类型是我们谈到社交时绕不开的话题。研究人员认为,不安全型依恋类型可以预测焦虑症的发展(Bögels & Brechman-Toussaint, 2006; Dadd & Roth, 2001)。

    在1989年,有研究就明确地将儿童的焦虑-矛盾型依恋风格(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style)与童年中期的社会退缩(social withdrawal)联系在一起(Renken et al., 1989)。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小时候形成了焦虑-矛盾型依恋,那么ta就更有可能刻意地避开自己原本喜欢的人和事,将自己孤立起来,而这种影响也很容易被“顺利地”带入成年期。

    以上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导致人们在内心极度渴望与他人社交的同时,在与人交往时刻意地保持一定的距离,以保证不轻易伤害到他人,或被他人伤害。从而成为了看上去“内向”,实则外向的“假性内向”者。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7)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8)

    “假内向”如何影响了我们的生活?

    首先,就像我们在过去的文章中反复提及的那样,性格的内向性/外向性,只是一种人格特征,它们有属于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不应该被过分提倡或贬低。

    社交的质量也不应该依靠人数的多少和参与的时间长短划分,只关乎个人喜好和选择。内向/外向也不能等同于社交焦虑,更不能说明一个人社交技能的高低。

    但我们今天谈论的假性内向者,ta们虽然在很多时候表现出常见于内向者的行为和特质,但其实并不像真正的内向者那样享受长时间的独处。Ta们仍然有着外向的天性,并在内心深处渴望热闹的人群。对于ta们而言,内心的外向者才是真正的自我,内向则是保护壳。

    不过ta们中的很多人,因上文中提及的几个原因,无法展现出内心真实的自我,甚至对自己的性格产生了“内向”的错误认知,从而更多地选择将自己孤立起来,而不是选择ta们真正需要的社交充电。

    然而,这种对社交有意无意的逃避和自我孤立,反而会给ta们带来负面影响。

    一方面,本质上作为外向者,社交才是ta们真正需要的获取能量的方式。社交需求无法被满足,短期会感到疲惫,且不知这种疲惫从何而来。长期以往,ta们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会加重,还让会让人感觉自己的身体变虚弱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彼时,即使ta们想要社交,也没有能量和能力去面对外面的世界。

    另一方面,许多假性内向者还没能看清自己。Ta们认为自己社恐、不会与人交往,把自己限制在“内向”的定义里。

    然而,我们对“我是怎样的人”的认知,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与他人相处时的自己,以及在社交中他人给我们的反馈。就像山本耀司的一句话:“‘自己’这个东西是看不见的,撞上一些别的什么,反弹回来,才会了解‘自己’。”

    但如果假性内向者们把自己隔离起来,长时间得不到这部分来自外界对自我认知的补充,会更难以形成对自己的完整且相对客观的认知,更不要说认识到自己真正的需求,并尝试改变了。

    对于那些已经看到自己内心诉求的假性内向者来说,虽然渴望与人交往,但由于ta们长时间给他人内向的印象,他人很有可能不会主动与假性内向者亲近。如此一来,假性内向者们可能会认为自己被抛弃了,反而更加拒绝社交了。

    所以我们鼓励假性内向者打破这个壳,直面自己真实的诉求,大胆地展露真实的内心。在这里,我们提供了一些方法,或许可以帮助假性内向的朋友走出社交困境。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9)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10)

    一个假性内向者

    该如何在生活中平衡自我

    1. 更加细致的自我觉察

    长时间的独处带给我的感受和影响是什么?在社交之中和之后我的感受如何?我内心真正想要和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去问自己这些问题,去接纳这样的自己,让自己更加清晰地意识到,你有这样的一面,看一看它具体的、真实的模样。

    2. 练习重新分配注意力

    大量研究发现,对社交感到不适和焦虑的人,普遍存在着注意力分配的偏差(Rooijen et al., 2017)。这些偏差,影响了ta们对自我、他人、世界的理解,从而影响了ta们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和行为策略的选择。

    相比于中性的信号(例如一张面无表情的脸),ta们更容易将注意力放在那些威胁性的信息(例如愤怒的表情)上(MacLeod et al., 1986)。所以,如果你在社交场合感到焦虑无措,经常害怕自己的行为造成一些负面后果,可以尝试利用反复的训练,将自己的注意力更多地放在中性信号上,避免在社交中过度焦虑。

    3. 计划你休息日的行程时间表

    为了避免在休息时间屈从于惯性,像从前一样在家闭不出户,我们需要从现在起好好地提前规划自己的休息时间。

    参加一个自己感兴趣的线下兴趣小组或者兴趣班,可以很好地起到督促和鼓励的作用,

    如果对群体活动感到紧张,我们也可以只找一个人。这个人可以从你最亲密、最信赖的人之一,比如你的家人,或是你最好的朋友开始。

    你不用一开始就逼着自己一步就迈出自己的舒适区,我们可以慢慢来。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11)

    最后,我们告诉大家的是,认清自己,认清自己内心的真正需求,才是让自己感到愉悦和舒适的最佳途径。那些在网络上被大肆传播的信息,未必适合每一个人;对别人来说正确且有用的休息方式,并不一定适用于我们自己。

    找到属于你自己的生活和节奏,不被性格和定义所束缚。对你而言最好的,才是世界上最好的。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12)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13)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14)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15)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16)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17)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18)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19)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20)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21)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22)

    既内向也外向的人是什么人格(有一些看起来内向的人)(2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