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

课时训练(二) 物态变化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1)

                  

一、选择题

1.[2019·盐城]夏天,从冰箱冷藏室中取出的饮料瓶在空气中会“冒汗”,形成“汗”的物态变化是 (  )

A.液化 B.汽化

C.凝华 D.升华

2.[2019·苏州]图K2-1所示现象属于熔化的是 (  )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2)

图K2-1

3.[2020·徐州]使用蒸汽熨斗时,熨斗内的水变成水蒸气,这种物态变化的名称是 (  )

A.熔化 B.凝固 C.汽化 D.凝华

4.[2019·泰州]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樟脑丸逐渐消失——熔化

B.铁水浇铸铁铸件——凝华

C.擦酒精解暑降温——汽化

D.秋末屋顶上结霜——升华

5.[2020·泰州]如图K2-2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3)

图K2-2

6.[2020·宿迁]下列现象中,其形成过程属于凝固的是 (  )

A.晶莹的露 B.坚硬的冰

C.缥缈的雾 D.雪白的霜

7.[2019·滨州]以下对中华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

B.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

C.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

D.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

8.[2020·苏州]如图K2-3所示,在烧瓶中注入刚刚沸腾的水,塞紧瓶塞,将烧瓶倒置,再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可以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起来。该实验现象说明了 (  )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4)

图K2-3

A.沸腾过程需要吸热

B.沸腾过程需要放热

C.水的沸点与环境温度有关

D.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的气压有关

9.[2020·连云港]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

A.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提高液体的凝固点

B.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放热

C.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

D.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10.[2019·苏州]如图K2-4甲所示,将质量相等的冰和烛蜡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入装有水的烧杯中加热。绘制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5)

图K2-4

A.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

B.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

C.由图乙可知,图线A对应物质的内能先增大后不变再增大

D.由图乙可知,图线B对应的物质是冰

11.[2020·常州改编]如图K2-5所示是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已知海波的熔点是48 ℃,则 (  )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6)

图K2-5

A.海波在AB段处于固态

B.海波在BC段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C.海波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海波在CD段吸收热量

二、填空题

12.[2020·常州]某市中考,要求体温小于37.3 ℃的考生在常规考场考试,体温大于等于37.3 ℃的考生在备用考场考试。某考生的体温测量结果如图K2-6所示,他应在____考场考试,该体温计的工作原理是________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7)

图K2-6

13.[2019·宿迁]爆炒肉片时,厨师们往往预先将肉片拌入适量的淀粉,再放入锅中炒,这样肉片里的水分难以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能保持肉片的鲜嫩味美。

14.[2019·无锡]云是由飘浮在空气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等组成的,其中小水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上升到高空遇冷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此过程中水蒸气要____热。

15.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K2-7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8)

图K2-7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3)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

(4)图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此时患者的体温为____℃;体温计____(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16.[2020·扬州]梅雨季节空气特别潮湿时,墙壁瓷砖上有一层小水珠,小水珠是水蒸气____形成的,开启电风扇,经过一段时间小水珠消失了,这是____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7.[2020·无锡]如图K2-8所示,用电蒸锅蒸馒头时,电热丝加热使水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产生高温水蒸气。水蒸气接触到馒头时液化,同时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热,从而把馒头蒸熟。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9)

图K2-8

18.[2019·宜昌]滑雪是很多人喜欢的冬季运动,自然界的雪是水蒸气____而成的;当自然界降雪不足时,滑雪场需要“人工造雪”:在0 ℃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____,形成“人工雪”。(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三、实验探究题

19.[2020·南京]如图K2-9甲所示,用100 g初温为90 ℃的水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10)

图K2-9

(1)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为___J。[c=4.2×103 J/(kg·℃)]

(2)继续实验,观察到水刚开始沸腾,接下来的操作是____加热,____记录温度计示数。分析数据,完成实验。(均选填“继续”或“停止”)

20.[2020·淮安]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温度上升到88 ℃后,每隔1 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

88

90

94

96

98

98

98

98

(1)第2 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K2-10乙所示,此时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11)

图K2-10

(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如图丙所示的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在5~8 min的时间内,用酒精灯持续加热保持水沸腾。之后撤去酒精灯水很快停止沸腾,这说明水沸腾时需要____热量。

(4)从图丙所示的图像可以看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____℃,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

21.[2020·泰州]如图K2-11甲所示是“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12)

图K2-11

(1)如图乙所示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填序号),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

(2)下表是小明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请你帮小明完善表格设计,补全所缺内容。

时间/min

0

0.5

1

1.5

温度/

___

(3)如图丙所示是冰熔化时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像,由图可知,冰属于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2.[2020·苏州]小明分别采用如图K2-12甲、乙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烛蜡、冰的熔化特点。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13)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14)

图K2-12

(1)组装图甲装置时, AB两部件中应先固定部件____;探究时采用“水浴法”而不直接用酒精灯加热,除了能减缓升温速度,还能使试管______

(2)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

(3)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两者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其中烛蜡的图像是图____(选填“”或“”);图bc段对应的时间内,试管里物质的内能逐渐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参考答案】

1.A 

2.C 

3.C [解析]水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现象,故选C。

4.C [解析]樟脑丸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发生的是升华现象,A选项说法错误;铁水由液态变成固态的铁铸件,发生的是凝固现象,B选项说法错误;擦酒精解暑降温,利用酒精蒸发吸热,蒸发属于汽化,C选项说法正确;秋末屋顶上结霜,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D选项说法错误。

5.B [解析] 冻衣服晾干是升华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故B符合题意。湿衣服晾干是衣服上的水分蒸发了,是汽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蜡烛燃烧流出烛“泪”是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6.B [解析]露和雾的形成都是液化现象,故A、C不符合题意;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故B符合题意;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7.B [解析]雨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A错误;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B正确;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C错误;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故D错误。

8.D [解析] 用冷水浇烧瓶的底部,烧瓶内水面上方的空气温度降低,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所以水又重新沸腾,可知水的沸点与水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故选D。

9.C [解析] 冬天司机往水箱里加点酒精,是为了降低液体的凝固点,A错误;皮肤上涂一些酒精会感到凉爽,是因为酒精蒸发时吸热,B错误;冻豆腐里面的小孔,是水先凝固后熔化形成的,C正确;从冰箱里取出的易拉罐外壁会出现小水滴,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错误。

10.B [解析]图甲中的实验装置,安装时应按照“由下到上”的顺序,故A错误;图甲中两试管放在同一烧杯中加热,可以控制相同时间内冰和烛蜡吸收的热量相同,故B正确;由图乙可知,图线A对应的物质虽然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是仍然在吸收热量,内能继续增大,则整个过程其内能一直增大,故C错误;由图乙可知,图线B对应的物质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而冰有固定的熔点,是晶体,则图线B对应的物质是烛蜡,故D错误。

11.C 

12.常规 液体的热胀冷缩

13.汽化 14.液化 

15.(1)气体热胀冷缩

(2)左 (3)38 

(4)38.9 可以

16.液化 汽化 

17.汽化 放出

18.凝华 凝固

[解析]自然界中的雪是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在零摄氏度以下的天气里,造雪机喷射出水雾,这些雾滴遇到冷空气发生凝固,形成人工雪。

19.(1)95 2.1×103 (2)继续 继续

[解析](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95 ℃,这段时间内水吸收的热量Q=cm(t-t0)=4.2×103 J/(kg·℃)×0.1 kg×(95 ℃-90 ℃)=2.1×103 J。(2)继续实验,观察到水刚开始沸腾,接下来应继续加热,继续记录温度计示数,以确定水在沸腾时温度的变化情况。

20.(1)92

(2)如图所示

中考物理考点速记总复习物态变化 江苏中考物理复习(15)

(3)吸收 (4)98 保持不变

[解析] (1)由图乙可知,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2 ℃。(3)撤去酒精灯后水很快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4)从图丙中可以看出,实验中水的沸点是98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21.(1)② -6

(2)状态

(3)晶体

[解析] (1)由图乙可知,俯视,读数会偏大,仰视,读数会偏小,平视,读数方法正确;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 ℃,液柱最高处在0 ℃以下,所以显示的温度为-6 ℃。

(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故冰为晶体。

22.(1)B 受热均匀

(2)-4

(3)② 变大

[解析] (1)组装图甲装置时,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先固定部件B后固定部件A;采用“水浴法”能使试管中物质受热均匀。

(3)图是晶体的熔化图像,冰是晶体;图是非晶体的熔化图像,烛蜡是非晶体;图bc段对应的时间内,物质的温度不变,但一直吸热,所以试管里物质的内能逐渐变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