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有多少人叫吕樾奇(吕述奇我的小学)

全国有多少人叫吕樾奇(吕述奇我的小学)(1)

我的小学

吕述奇

记不清是哪一年上的小学了,但有一件事我记得,小学没有留过级,现在通过倒推,我应该是在1973年9月到1978年7月期间上的小学!

记得上学前,我常常背着“带刺刀的步枪”,领着庄上比我稍小的小伙伴们,学着电影中打日本鬼子的样子,庄前庄后玩打仗的游戏,有时还玩捉迷藏、踢瓦片和打琉琉蛋等游戏,整天就是想着玩,非常开心。直到有一天我父亲一脸很严肃地对我说:儿子,该念书了,秋天我的小学时代就开启了!

记得上学头一天被本庄同学打,我报告了老师,老师是南京的下放女知青,很慈祥,对待学生和对待自己孩子一样,她和校长是一家,她家有一女儿和我同班,听我被一个同学欺负,揪着那个同学耳朵说:你神得很,你神得很!

其实,全校师生都知道这位老师口头语,入学前,我经常随哥哥到学校玩,我哥已上三年级了。那时学校管理不严,校园是“开放式的”,没有围墙和大门,老师讲课时,“学龄前儿童”可以作为旁听生,站在教室里的墙根听,只要不吱声就行。哥哥他们班上有个留级生,算术成绩好,经常受到老师表扬,而哥哥是新生,算术“不透气”,就是死活听不懂,他答不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被老师拎着耳朵说:你神得很!老师这句口头语伴随着我到小学毕业。

我一上学就爱学习,别的小伙伴还在掰着手指头算数,我就会从1写到100,村邻常夸我:还是人家书香门第家的孩子聪明,我爷爷退休前是小学校长,我父亲高中毕业。因成绩好,几乎年年都是三好生,也常常梦见学校派人敲锣打鼓将奖状送到我家!

七十年代,每逢过年,就找一些报纸将自家的土墙糊上,遮一遮丑,显得清新干净,那时过年时墙上除报纸外,最耀眼的就数我的那些奖状了!

校长家除女儿漂亮外,还有一件事让我难忘就是爱吃鱼,特别爱吃乌鱼、鲶鱼、昂针(黄辣丁或嘎鱼)等没有刺的鱼。

记得班主任老师上课还经常拿一根尺子,像是传说中的戒尺,不过从来没有打过我们,只起到“威慑”作用。班主任教学特别认真,冬天将黑板用嘴巴哈出蒸汽擦干净再写字,她的拼音a o e i u ü写得特别工整,和印刷的一样。

那时候校长也给学生讲课,校长教我们算术,他用线段讲百分数:“这条线段代表百分之百,其中这小段代表百分之八十,百分之八十的苹果是20个,那么整个苹果是多少个?这题目说的是百分数除法,当时对我来讲非常难以理解,校长这么一讲就“通透”了!

还有一位年轻女老师,留给我的印象很深。她教高年级语文,家就住小学旁边,她父亲在公社食品站工作,我特别喜欢听她的课。我和她两个配合特别默契:一到教室,她就说: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什么,我就默记在心里,等她将课文中生字生词讲完,跟读一遍,快下课时,她准提问我:吕述奇同学,你来回答一下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您说我能不会回答吗!提问别的同学大多不会回答,我也因此经常受到表扬。她教的那些中心思想我早就忘得一干二净了,但我常常想起她激发我学习语文兴趣的良苦用心!该老师有一辆崭新的凤凰牌二八自行车,当时自行车是有钱人家的物件,绝对是奢侈品,一到集镇上她就骑。她父亲和我三伯在一个单位上班,有一天,她问我去食品站不?我说去,结果往她自行车后座上跳,因底座太高个子太矮跌了个“仰八叉”,书本铅笔橡皮散落一地。

小学曾逃过一次学,大概是三年级,也忘了是啥原因,好像是被妈妈吵了,记得是冬天,晴天太阳暖洋洋的,吃中午饭照样背着书包装模作样上学去。家门前不远处有条河,河边长满金黄色杂草,冬天早已枯了,我就躺在枯草上晒太阳,也没人能看得见,估计快放学了,脑袋从坡底往上面探一探,看见其他同学放学回来了,就悄悄跟在他们后面回家,那是平生唯一一次逃学。多少年后我讲起这件事,妈妈都不相信。逃学那天课堂讲的是大除法,就是列出竖式的除法,第二天,老师让我上黑板做大除法演算,结果我看着黑板直发呆,不知道怎么写,憋得我满头大汗,和我一起上黑板“板演”的美女同学很快就算出了答案,羞得我满脸通红!

我小学算术还算好,那时没有排名,如果排名好,数学成绩肯定名列前三,成绩大都在85分以上,现在小学生要是考了85分,恐怕排到倒数第一。那时属散养时代,农村小学不像现在,教学条件不好,成绩普遍不高,60分及格,80分就够优秀的了。记得,有一次数学只考了70多分,自己觉得没有考好,就当场把试卷撕了,结果,被算术老师发现了,老师立刻走到我身旁,一把将我从座位上揪起来,推到墙边,朝我脑后勺上去就是几巴掌,嘴里还嘟囔:叫你把试卷撕了,叫你再用眼睛瞪着我!老师是从部队刚退伍的军人,年轻体壮,肌肉发达,可想像他巴掌的“份量”,我只觉得两眼冒金星,后来发现教室土墙上被我扣了个很深的洞,那时墙是土墙。

说实话,我很长时间都记恨那位算术老师,也不知为什么,从小就脆弱的我回家后竟然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妈妈。那天她让我和她一起到邻居家推磨去,推了没有几圈,我说头晕,妈妈说:你是不是这次又没有考好,小孩的心思逃不过大人的眼睛!

现在还常常梦见小学时代,梦见自己背着打着补丁的黄色帆布小书包,走到教室门口怎么都不愿意进门,虽然教室里坐的是当年童年模样的同学,老师还是当年年轻老师,但自己却是五十多岁的成年人,进教室觉得很难为情,光用力迈,腿却不听使唤,直到从噩梦中就惊醒!

小学时代一周只休息一天,日历上周六是绿色的,周日是红色的,课后作业也少!一个周日到学校周围拾草打巴根,被校长看见了,把我叫到他家门口,说有个任务交给我,他递给一张纸,我一看是一首诗,我还以为让我诗朗诵呢,校长说:不是让你朗诵诗,是让你和另一个同学说快板书,我心里喜欢又紧张,担心说不好,又是个表现自己的机会,我就答应了:那我就试试吧!我也记不得后来演出反响怎么样,但至今我还记得快板书的前几句:

月亮上树梢,

奶奶兴致高,

端起小板凳,

就往会场跑。

批林又批孔,

…………

小学期间正是文革尾声,那时学习是次要的,各单位包括学校都重视“文艺宣传”,学校经常开展学唱京剧样板戏、说快板等形式的文艺活动,我们小学也不能例外。有一次,学校拟选几个女生演“四个老嫚”,苏北管老太太叫“老嫚子”,什么内容早已忘了,好像是“四个老嫚”逛新城,歌颂解放后城市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那时我们都没见过世面,连集镇都没有去过,哪里去过什么新城!选“演员”时,闹了点“小插曲”,老师已选好了四个女生,个头都差不多高,好让观众看上去整齐划一。有一个个头稍高的女生特别喜欢唱歌,听说没有她,哭着嚷着也要参加,因为只能选四个人,所以老师只有让步,就劝说自家女儿退出,成全了那个高个子女生,也显示老师的高风亮节!

全国有多少人叫吕樾奇(吕述奇我的小学)(2)

当年的女同学个个如花似玉

到邻村去演出的路上,我们师生“谈笑风生”,没有任何交通工具,一边走一边说笑。我说:我们的节目只有“四个老嫚”,我说要是再选“四个老头”叼着长烟袋一起逛新城就完美了,不料“四个老嫚”听了不愿意了,意思是我为她们“拉郎配”了,就集体告到班主任那里,结果又挨了一顿狠批,还是那句经典台词:吕述奇,你神得很!

全国有多少人叫吕樾奇(吕述奇我的小学)(3)

如今女同学真成了“老嫚子”,大多都当了奶奶

演出路上,我提着二胡,我也记不清是哪位老师会拉了,好像是打我的那位数学老师,但有几位村民竖起大拇指,并窃窃私语:这个小同学厉害,这么小就会拉二胡!我听见了美滋滋的,其实我压根就不会拉二胡,只是二胡的“搬运工”,但也不去辩解,我想现在虚伪是小学时代就打下了基础!现在有人说我有钱、说我事业有成,我同样不作声,不去辩驳,实际生活怎么样只有自己知道,瞒不过自己的内心。现在是假装生活,真正虚伪!

小学三年级开始写作文,无非是编造扯谎,不可能写出有生活气息的作文。

作文的第一句:解放前,贫下中农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吃不饱穿不暖,受尽地主阶级的压榨和剥削。不过我家就是地主阶级,写这些作文内心往往很“复杂”,不是因为这是说谎,而是违心。从我小学阶段的生活来看,解放后我们地主阶级过的才是牛马不如的生活!

那时候作文有一种八股味,千篇一律,很多同学包括我作文都这样写:在一个雷雨交加、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我忽然想起生产队的牛棚可能漏雨,我不顾家人反对,冒雨迅速冲出家门,直奔生产牛棚,突然,看见一个黑影在晃动,一定是阶级敌人想搞破坏,我大喝一声,不许动……。

如果作文写的好,经常会有句子被老师用红笔画上波浪线,比如:解放后我们贫下中农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这句话下面就有老师划一道红色波浪线,并在旁边标注一下:这句写得好。

现在小学语文练习册一般是:上一行写拼音,下一行写汉字,汉字写在田字格里。我们小学时的练习册写拼音的和写汉字的是分开的。课堂作业本需要上交,由课代表收齐,再“抱”到办公室交给老师,和现在不同,那时作业绝对是老师亲自批改,老师从不会让家长或成绩优秀学生“代劳”的!一学期下来,课堂作业本还会剩几张,因缺少纸张,我们舍不得扔掉,往往用作下学期在反面写课外作业。

家庭作业纸是大白纸,5分钱一张,横折几下竖折几下裁成32开纸,有时用铅笔沿尺子打上横线用做算术本,那时不叫“数学”!

上小学时不敢提自己的家庭成份,和同学一路上学,一打架就被小伙伴骂:你们家是地主,你们家是地主!给我幼小的心灵造成莫大的伤害!记得有一次需要填一张家庭情况表,成份一栏我草率填写成了“地主”,本以为已经抹了地主的帽子了,填什么成份没那么重要的。结果被被妈妈知道了,骂了好几天,她最清楚阶级成份对家庭影响程度,地主成份伤害性不大,但侮辱性极强。她让我父亲托关系找人才改成“农民”。

作为课代表的我需要等到把所有作业都收齐再交到办公室。有一天,教室里只剩下我和另一位男同学,他作业总是完成得晚,我说:我憋不住了,你快点交作业。厕所在操场东南角,离教室远。他说就在教室里尿吧,以前我都是这样做的,没有被发现过。教室地面是土地,未铺任何东西,不像现在是瓷砖或水泥地,洒点水一会就干了,泥巴地面上午尿,下午还能看到痕迹!我没脑子就按他说得干了,结果下午一上课他就报告老师,结果可想而知了,课代表被撤销,还要我在课堂上做检讨。那是我人生遇到的第一个坑!

小学上学时往往都是一个庄上的约好一起走,冬天天亮得晚,七八点钟天才亮,我们经常四五点就到校,此时走村串巷卖豆腐和卖馓子的都起来了。到学校早了,教室门没有开,几个小伙伴就跑操,嘴里还“一二一”齐声地喊着,经常把老师一家吵醒,少不了被老师训斥一顿。早读放学回家,路上贪玩溜冰,常常不小心掉到水里,鞋湿了不敢回家,跑到生产队养牛屋里烤干再回,那时牛屋都烧豆秸,烟大墙黑,眼睛被熏的睁不开,味道特别大,都是烟味夹杂着牛粪味!

小学那会,色心大胆子小。那时,座次按高矮排队,矮的排前面,高的排后面,免得高的挡住矮的。最开心的还是和漂亮女生坐一起,您一定会说:小屁孩知道什么吗?不,那时上小学都晚,我上一年级时已八九岁了,还有留级的,二三年级都到十几岁了,按现在的标准,已到青春期了,喜欢女生也是非常自然的事,和女生同桌,虽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但效率一定高。

小学离家比较远,有两公里多,夏天遇到刮风下雨时,上学就困难了。雨大了,道路泥泞,没有雨披,更不说雨伞了,书包和课本常常被淋湿,我家穷,一到雨天就光着脚上学,脚被地上碎玻璃或石子等划破是常有的事;等晴天了,满脚都起“痒痒疙瘩”,奇痒难忍,常常挠破皮。雨天师生参差不齐,学校常常不上新课了,只能自习或干脆放学生回家。

冬天冷了,没有棉鞋上课跺脚声音压过讲课声,下课挤到墙根,你推我我推你取暖!那时最想要的是露着五根手指的毛线手套,便于写字,但到了小学毕业没有得到过,一个原因:穷!

离家远,上学跑着很累,如今不一样了,家里离学校大多很近,离家远的有校车,再不用跑老远去上小学了!

全国有多少人叫吕樾奇(吕述奇我的小学)(4)

我就读的小学叫西桥小学,位于江苏省沭阳县西桥村,前些年回去看已经变成了一片庄稼地了,如今西桥小学也消失了,一点痕迹都没有,随之消失的还有我们的青春和那个纯真年代,但她永远也不能从我们的记忆中抹去,我常常梦见她,还有儿时的伙伴们,西桥小学是我们永远的回忆,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