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皇帝传位给第几个儿子(1820年道光皇帝继位)

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河北省邢台市宁晋县的故事。

道光皇帝传位给第几个儿子(1820年道光皇帝继位)(1)

宁晋县的大致轮廓

道光皇帝传位给第几个儿子(1820年道光皇帝继位)(2)

道光皇帝画像

道光皇帝传位给第几个儿子(1820年道光皇帝继位)(3)

宁晋县原来叫廮陶县,后来据说唐玄宗李隆基觉得县名不吉利就改称为了宁晋。之后的历史岁月里,除了元末明初时宁晋曾改称为宁昌外,其他的时间里,宁晋县的名字保留了下来。但到了公元1820年时,宁晋县却被改称为了甯晋县。

诸位知道,古代有避讳制度,天下的地名和人名都要避讳皇帝的名字。道光皇帝叫爱新觉罗·绵宁,但是他觉得“绵”这个字太普遍,于是就改为了“旻宁”。但是问题来了,有宁字的地名就得避讳改名了。

道光皇帝传位给第几个儿子(1820年道光皇帝继位)(4)

其实,古人避讳很讲究,哪怕读音相同的字也得避免。之前雍正皇帝继位后为了避讳他的名字胤禛,河北的真定就改称为了正定。道光继位后,避讳制度已经逐渐松弛,他下诏改宁为甯,就这样,宁晋县被改为了甯晋县。

古代的宁字有七种写法,其中一种就是甯,这种避讳方式一直存在到了晚清时期。到了1913年时,民国政府建立,当时的熊希龄和朱启钤深感各地地名重名者太多异常杂乱,于是建议对全国地名进行整合后进行改名。由此掀起了大规模的改地名活动。而在此背景下,原来的甯晋县恢复了旧名宁晋县。

道光皇帝传位给第几个儿子(1820年道光皇帝继位)(5)

当时他们这么做大概是出于两种考虑。第一是为了消除古代避讳制度的影响,意图消除清王朝的政治影响力。第二来说,甯比宁字要更难写,改为更好写的宁也是书写方便。在这之后,宁晋县没有再改名。

而同样为了避讳而改名的正定县没有再改名。大概是正字的书写比真字更方便吧。而且,正定改名的历史更悠久,也更深入人心,没有再改名的必要吧。比较有趣的是,邢台还有一个古县叫临城县,其实细究起来,这个县的名字和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名字“撞车”了,但是临城县没有改名。

原因很简单,不管是福字还是临字在民间都很常用,如果再进行改地名活动,那成本高而且需要改的地名太多,实在不方便。而且,福临本人也知道,清军刚入关建立中原王朝,需要借此来笼络人心,如果贸然改名势必会让臣民反感,这对于统治来说是不利的。所以综合考虑下,顺治朝地名避讳的情况不多,临城县的县名自然也就保留了下来。

道光皇帝传位给第几个儿子(1820年道光皇帝继位)(6)

好了,今天我们的故事就说完了,欢迎关注我们下次发布的文章。您也可以留言来说您想听的故事,想了解的历史,我们尽量满足您的要求,讲给您听。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