蕉岭县世界长寿之乡(串联蕉岭好风光)

蕉岭县世界长寿之乡(串联蕉岭好风光)(1)

得益于“四好农村路”的畅通无阻,位于蕉岭县龙安村的广东(蕉岭)乡建馆迎来一批批游客。

蕉岭县世界长寿之乡(串联蕉岭好风光)(2)

X045县道南磜镇段。

蕉岭县世界长寿之乡(串联蕉岭好风光)(3)

962县道沿线绿化提升。

蕉岭县世界长寿之乡(串联蕉岭好风光)(4)

公交班车不间断往返于城乡之间,大大方便了群众出行。

蕉岭县世界长寿之乡(串联蕉岭好风光)(5)

扰民垃圾坑蝶变乡村振兴创业第一站。

全县共投入资金10.3亿元,8个镇97个行政村通硬化路,县乡道升级改造7条56公里,乡村道路硬化67条82公里,窄路基路面拓宽建设24条77公里,全县行政村农村公路争取今年年底实现路面宽5米以上……

2017年以来,梅州蕉岭县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民生工程扎实推进。一连串数字背后,是蕉岭县干群建设“四好农村路”,实现县乡公路“好、通、顺”的干事热潮,成为点缀乡村振兴的重要元素。

蕉岭县是世界第七个、全国第四个“世界长寿乡”。如何通过建设“四好农村路”打通发展道路,把良好的生态发展好,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真正把农村路建设成‘产业扶贫路’‘生态旅游路’‘致富幸福路’,逐步实现‘农村公路建得好,人民群众意见少,幸福指数高’的发展局面。”蕉岭县交通运输局局长黄志权介绍,蕉岭县当前正疏通农村道路“毛细血管”,让民生“短板”变发展“潜力板”,助力世界寿乡·富美蕉岭的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广东省“四好农村路”全省示范县创建评定工作中,蕉岭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同时是广东省向交通部推荐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之一。

聚焦民生 连民心美乡村

清晨七点,南磜镇左槐村支书陈柏灵在主村道上来回行走,查看村道建设的进度,现场与工作人员进行讨论。“现在我们主要进行村道的扩建工程以及优化,着力把村道建设成群众满意、群众支持的民生工程,为接下来的乡村产业发展铺好道路。”陈柏灵充满期望地说。

一直以来,左槐村的村道狭小,饱受群众诟病。经常往返蕉岭县城和左槐村的村民陈勇康对此深有体会。“每个月都会回老家看望父亲,老人家喜欢住在村里,但是每次回家都折腾,经常堵在家门口。”

路不好,群众生活生产又怎么能好呢?意识到这一点,在县、镇的帮助下,左槐村群众自筹部分资金,开始有计划扩宽村道,将原来会车难的点疏通,通车难的点打通。“周边的乡村都搞得漂漂亮亮的,我们村里怎么可以落后呢?”村干部陈亮华介绍,现在回乡发展的人越来越多了,村里也不再是“空心村”了。

坚持科学规划、坚持多元筹资、坚持突出重点、坚持统一标准,作为典型的山区县、贫困县,蕉岭县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过程中,注重调动干群的积极性,铺设“干群同心路”。

“群众有这个共建意识,我们的农村公路建设工作就更加好推进,在这个过程中,不少群众还主动让出土地,拿出资金,参与到公路建设当中。”黄志权说,在干群同心同向的基础上,蕉岭县结合城乡环境大整治活动,按照“整齐、整洁、整治”的要求,突出抓好农村公路、车站码头等重点部位的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具备条件的农村公路逐步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打造畅安舒美的通行环境。

与此同时,蕉岭县编制了《梅州市蕉岭县乡村振兴农村公路发展规划》(2018—2022年)。在规划编制过程中,通过对沿线绿化提升、节点改造、步道增设、细节优化、文化植入、部分建筑立面改造等措施,打造特色突出的美丽乡村公路。

“当时村干部跟我们开会,说要修好村里的道路,我是举双手赞成的。”蓝坊镇峰口村76岁的村民林家春回忆说,过去的村道由于历史原因,狭小而且难通车,朋友都不愿到家里做客。

民生无小事。蓝坊镇峰口村在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路修好。“可以说这条路建设是非常有速度的,不到半个月就把土地平整好,几个月就全面铺设完毕,现在小车开到家门口不再是难题。”峰口村党支部书记李高城说,这些都得益于群众的支持。

共建共养共享,蕉岭县建立了“政府负责、部门执法、群众参与、综合治理”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落实县、乡、村分级管理责任,切实提高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能力,促进管养工作规范化。同时,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交通专项资金为辅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措机制。

2017年以来,蕉岭县共组织县乡公路建设验收项目、新农村公路建设验收项目共23个,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在新改建农村公路的同时,同步建设交通安全、排水、生命安全防护设施和候车亭,改造危桥,确保“建成一条、达标一条”。

精准发力 旺产业富乡村

“各位学员,这是我们的广育村,整洁的村道是因为该村推行保洁员机制……”随着蕉岭县乡村振兴工作的推进,蕉岭乡村变得越来越有魅力,吸引不少团队过来参观学习、考察蕉岭的美丽乡村建设。

“其中让他们印象比较深的就是我们的农村道路建设,一是干净,二是连接产业,这是乡村振兴培训课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广东(蕉岭)美丽乡村培训学院培训教师刘玉招告诉笔者,全县已经开发了东岭村、广育村等乡村培训路线。

9月25日,广东十大美丽乡村、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评选结果正式揭晓,蕉岭县三圳镇九岭村等十个村落获得“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称号。

一路连乡村,一路尽是美景,让不少游客成为三圳镇九岭村的“回头客”。“这里的乡村文化浓厚,配套设置也完善,交通便利,值得带小孩周末来走一走。”来自深圳的吴小姐评价。

数据显示,仅在国庆长假期间,九岭村就接待了游客7000多人次,收入18.82万元,拉动当地特色农产品总销量300多万元,为每户村民带来5000多元收益。“村民们收获的番薯、花生、玉米等农作物被抢购,有些村民一个月农产品的销售额近3万元!”说到这,三圳镇九岭村党总支书记徐文坚脸上挂着微笑。

近年来,蕉岭县依托四通八达、交叉相连的农村公路,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农村公路 ”现代农业、观光旅游、美丽乡村的新模式,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提升农村宜居宜业宜游的水平。

只有打通农村道路的进出线,才能把乡村好的资源输出去,把外面的优质资源引进来。在距离蕉岭县城10多公里的南磜镇和蓝坊镇交界处的龙潭村,竹海绵延,一条条新建的农村公路弯弯曲曲分布在其中,沿路行驶,仿佛置身在翠绿的海洋之中。路修好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已成为当地的历史,毛竹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前来一睹“十里竹海”风采的游客也越来越多。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优先考虑企业、景区、林区、美丽乡村及较大自然村等‘最后一公里’道路建设,助推经济社会发展。”黄志权说。

俯瞰今日蕉岭,借助农村公路的提档升级,文福镇羊岃村利用环境优美、人才辈出的优势打造“院士之村”;三圳镇东岭村通过整合闲置校舍资源,挖掘提升红色文化,设立东岭村党群服务中心和革命历史纪念馆,打造具有革命传统体验、红色精神传承、乡村旅游等功能的综合性、生态化“红色村”;随着县道X046、X972改造提升和穿村公路的建设,长潭镇旅游经济迅猛发展,李黄山登山公园、长潭旅游度假村、闽粤释迦文化中心、一线天、高台庵、上合花海等10多个景点,每年接待游客达数十万人次……

全面推进 描蓝图兴乡村

穿行在铺有柏油路的乡村小道,蕉岭县新晋网红打卡点广东(蕉岭)乡建馆显得“土味”十足,不少游客正在拍照片编辑文字发朋友圈。

11月15-17日,来自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的10余位院士及90多位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出席“世界长寿乡生物与大健康高峰论坛”,为梅州蕉岭的大健康产业发展献智出力。其间,国家微生物种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在广东(蕉岭)乡建馆举办。得益于畅通无阻的道路设施,此次盛会成功向与会来宾展现了石窟河寿乡画廊的沿线风光及客韵田园魅力。

蕉岭县蕉城镇相关负责人介绍,广东(蕉岭)乡建馆作为广东省首家乡愁艺术示范交流基地,以打造蕉岭乡村振兴新名片新亮点为总目标,使之成为新型乡村工匠的孵化工场、讲述蕉岭乡建故事的综合载体以及揭示未来乡建发展的智能场馆。“接下来,广东(蕉岭)乡建馆将与龙安村滨水公园、慢行系统绿道、丝苗米良种繁育和种植示范推广基地等节点‘串珠成链’,将形成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线路,全面展示客家农业、农村、农民的古风新貌,带动乡村发展。”

道兴则业兴,路达则福达。实现路畅通、经济活、旅游旺、文化兴的有机统一,真正让四好农村路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通道,缩小城乡距离。

“嘀,老人卡。”每天,往返乡镇和蕉城的老人已经成为公交车的常客。“路况良好,出行方便,免费乘坐,是娱乐、观光的最佳出行方式,也方便学生上下学。”蕉岭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公交科负责人宋贵全说,从早上6点到下午5点40分,公交班车都会不间断往返各大乡镇,成为群众出行的便捷选择。

自2017年9月开通城乡公交以来,蕉岭县坚持“城乡统筹、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客货并举”的总体思路,全力推进发展城乡公交一体化,采用圩日班车、早晚班车、节假日班车、区间驻点循环班车等更加灵活多样的组织形式,打造适宜农村地区出行的“定制客运”,满足不同时段、不同区域农村群众出行需求。

当前,蕉岭城乡公交路线(包含延伸路线)达23条,运营车辆56辆,其中新购置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42辆,候车站、站牌站亭123个,全县具备通车条件的95个行政村已全部实现通客车。

“上午在家,下午去隔壁镇找老朋友喝喝茶,叙叙旧,公交车来回方便,子女又放心。”家住蕉城的李大叔说,蕉岭的农村道路变化是看得见、享受得到的。

同时,蕉岭县实行公交惠民政策,全县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残疾人、享受国家定期抚恤补助的优抚对象和现役军人可免费乘坐公交车,学生凭学生公交卡优惠乘坐蕉岭公交车,2017年9月至今,完成公交惠民额度923.63万元。

长潭镇白马村农家乐附近,一排排整齐的公共自行车,备受欢迎。“从蕉城骑共享自行车过来这里,不到半个小时,这里的村道整洁又安全,运动锻炼之余又可以欣赏乡村的美景。”从深圳回蕉岭经营农家乐的乡贤谢增礼认为,四好农村路正把城乡串起来,联动发展。

■一线实践

蕉岭新铺:

填坑修路修出创新发展路

过去无人问津的地方,如今却成为乡村创业的香饽饽;过去扰民的垃圾大坑,如今却成为群众休闲的好去处;过去群众都要绕着走的道路,如今成为乡村道路建设范本……

蕉岭(新铺)乡村振兴创业第一站的一系列改变源于“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扎实推进。

说起蕉岭(新铺)乡村振兴创业第一站所在的位置,不少村民对建造前的环境直摇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群众告诉笔者,由于历史原因,此处位置成了周边群众的垃圾场,一路过就会闻到一股垃圾臭味。“以前这里就是一个大坑,路就在椭圆形大坑的两边,大家都把建筑垃圾、生活垃圾堆放在大坑里,说白了就是一个垃圾场。”

大坑旁的道路,是群众出行的主要道路之一,连接蕉岭县城,村民对其却避而远之。一条路都修不好、管不好,怎么带动全镇发展,推动城乡融合?

在乡村环境整治过程中,新铺镇因地制宜,把垃圾大坑改造为公园,经过与群众商讨,征集各方意见,最终确定建立蕉岭(新铺)乡村振兴创业第一站,同时重新建设该道路。“这样一调整,道路就变成笔直的了,你看一头连着的是蕉城,一头连着的是我们的乡村,方便快捷。”新铺镇党委书记王裕胜告诉笔者。

路好,路通,才有发展的基础。建成后的蕉岭(新铺)乡村振兴创业第一站租给蕉岭县新铺商会,用于解决村级“无钱办事”的问题,是新铺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按照计划,乡村振兴创业第一站将会依托蕉岭县新铺商会、新铺镇关爱协会、新铺镇教育促进会等社会团体和众多乡贤企业家力量,采取场馆平台展示和对外连接服务相结合的模式,形成一个展厅、一系列产品、一个网上平台、一组专业人员等“N个一”工作方式,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产品、服务等资源聚集优势,推动实现集体经济增利共赢、农旅服务齐聚共建、对外商贸互通共拓、文化传播互促共荣、大众创业互融共生,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增速提质。

撰文:黄培强 祝银清 林剑湧 汪敬淼 廖静宜 摄影:汪敬淼 编辑统筹:甘韵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