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引领意义(生态文明关键词)

【生态文明关键词】之生态文明宣传,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生态文明的引领意义?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态文明的引领意义(生态文明关键词)

生态文明的引领意义

【生态文明关键词】之生态文明宣传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五位一体”总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性地提到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同一高度,同时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生态文明表明了整个人类社会的一种进步状态,是人类在保护和创建良好生态环境过程中所取得的全部物质、制度以及精神成果的总和,它应当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生态文明宣传,即利用一定的传播手段对人类文明的进步状态进行宣传。

生态文明宣传的基本内容有以下三点:

生态意识宣传。一个人能否积极践行生态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有强烈的生态意识。人类是自然界这个庞大系统的成员之一,人应当与该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和谐相处,形成一种良好的生态关系,这是生态意识宣传的主要目的。生态意识宣传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忧患意识。进行忧患意识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激发公众建设美好生态环境的积极性,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共存的生态观念。忧患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为如果继续无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来发展物质文明,将会导致资源的进一步枯竭和环境的恶化,而最终影响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第二,主体意识。保护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讲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主体意识的树立有利于激发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更加主动地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生态审美。生态意识除了要求公众具有一定的生态知识,还要求公众培养高尚的生态审美情趣,生态审美在唤起公众关爱自然和生态的丰富情感的同时,还进一步提升了生态文明教育的层次。

生态道德宣传。生态道德的薄弱或缺失已经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桎楷之一。生态善恶、生态良心、生态正义和生态义务共同构成了生态道德的主要内容。首先,生态善恶。人们只有明确地辨别了生态行为中的是与非、荣与耻、善与恶,才能够在是非曲直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进而才有可能逐步将保护生态内化为自觉行为。其次,生态良心。生态良心将促使人们自觉遵守生态道德的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和整体利益原则,培养人们的前瞻意识和自省意识,进而为科学发展观的培养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再次,生态正义。一个具有生态正义的人不仅会自觉地约束自身的行为,而且也会有效制止那些浪费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不道德行为,这有助于把全人类的经济行为和个人生活都规范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远大目标和共同理想之中,建设一个天更蓝、水更净的美好社会。最后,生态义务。生态义务是人们必须履行、无法拒绝的部分,树立生态义务的道德观,使人们更加自觉地肩负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责任,不断将生态道德转化为自身的生态行为。生态法制宣传。生态法制宣传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需要加强生德法制意识的宣传。强化生态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有利于提高公众的生态法律意识,使人们在懂法的前提下守法、护法。这有利于规范人们的生态行为,也有利于打击各种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杜绝各种破坏生态的现象。另一方面,需要加强生态维权宣传。生态文明的事业本质上是公众的事业,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因而,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具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权利。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需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着力增强“三个意识”:

一是资源节药意识。许多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加上人类在特定历史发展时期不顾后果地开发利用,使得地球的自然资源正面临不断枯竭的挑战,石油紧张、矿物减少、淡水缺乏、粮食短缺等已经严重影响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直接威胁人类长远发展。因此,必须通过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人们节约资源的意识,自觉养成节约一滴水、一粒粮、一度电的良好习惯。

二是环境保护意识。在人类发展历史中,由于片面追求物质经济的发展,而极大地忽视目然环境的保护,导致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如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土地沙化与荒漠化、海洋污染等,使人类的生命和财产遭受巨大损失。因此,必须通过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帮助人们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引导人们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路。

三是生态改善意识。人类为了发展,一方面掠夺式地向自然索取资源,另一方面,又将生产、生活所产生的废弃物无情地排回自然界中,从而不断加剧了生态危机,导致生态环境的崩溃,最终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通过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深刻理解人与自然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自觉形成尊重自然、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价值观。

.生态文明的宣传方法主要有:①贴近。生态文明宣传是宣传工作的一部分,因此,为了提高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生态文明宣传需要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这在生态文明宣传中具有重要的意义。②互动。进行生态文明宣传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观念,提高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热情。互动有利于充分调动公众积极投身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和热情。③统筹。统筹的目的是协调,生态文明宣传工作要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多方面的利益和效益关系,建立协调有效的教育机制,着力推进生态保护的宣传和教育(朱红英,2009)。

从本质特征来看,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性的综合工程,宣传教育工作是其题中应有之文。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既要促进发展经济、改善物质水平,又要加强环境保护、改善生态条件;既统筹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又增强和提升人们的生态思想观念。同志明确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于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加强宣传教育,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要求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也要求改变人们的主观世界,是一场涉及物质层面(包括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和精神层面(包括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的历史性的变革。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很显然,在这场变革中,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更具影响力,甚至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从现实情况来看,宣传教育工作已然变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一方面,公众的生态意识和生态素养虽然有一定的提升,但是相较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和不足,这严重影响和制约了生态文明的建设。因此,宣传教育工作或待加强,通过生态文明宜传和教育,使公众重新认识和理解生态文明建设,以期达到全新的高度和境界,使生态意识内化于心、生态行为外化于行,进而营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源源不断地注入正能量。另一方面,经过长期的启蒙和教育之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已经具备了丰沃的文化土壤和良好的社会条件,开展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正合其势,正当其时。此外,公众目前对于接受深层次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需求正值旺盛时期,加强生态文明宜传教育,为公众提供更丰富的精神食粮、教育产品和文化服务,是顺应公众需求的必要举措。

宣传教育工作关乎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宣传教育工作应当走在前列。因此,必须全面落实宣传教育的各项工作,努力开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新局面。创建生态文明宣传新格局。毋庸置疑,生态文明宣传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社会事业,兼具公益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属性的特质决定了生态文明宣传工作的良好开展,必须由政府部门牵头主导,同时吸引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生态文明宣传的新格局。一方面,国家和政府要自觉肩负起领导核心的角色,把握好生态文明宣传工作的顶层设计、内容规划和政策导向,努力为全社会呈现更加出色的公共产品和社会服务。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个人或团体要充分参与其中,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积极贡献自身的力量,丰富生态文明宣传的多样性,提高生态文明宣传的有效性。

建立生态文明宣传新机制。建立有效的制度和机制是开展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宣传效果的关键所在。因此,一要建立健全的政策扶持机制,创造一个公平公正、适度宽松的政策环境,使得从事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的主体能够安心、真心、舒心地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二要建立完善的物质保障机制,通过设立生态文明宣传专项资金,以此保障生态文明宣传在基础内容研究、重大项目开展、骨干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费需求。同时,积极吸引社会民间资本转向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作为专项资金的良好补充。三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组建各级专业智库,培养一批专业领域的精英人才和领军人物,吸引和鼓励更多的优秀人才投身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领域中。

形成生态文明宣传新常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加强和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与之同步发展,进入到全面加强、深入推进的新常态。首先,实现生态文明宣传的经常化。通过科学的规划和研究,保持强劲持久的宣传教育声势;其次,实现生态文明宣传的现代化。通过大胆的摸索和创新,结合新型的互联网宣传方式,采用丰富有效的宣传教育手段;其次,实现生态文明宣传的多元化。通过不断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建立科学完备的宣传教育体系;最后,实现生态文明宣传的全民化。通过全面的拓展和延伸,逐步形成面向全社会、囊括全民的宣传教育布局。

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大力推动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构建全民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行动体系,是新时期的重要任务。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程,既涉及个体人的思维模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的形成,也涉及全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建构(刘建雄和张丽,2012),应该坚持生态文明宣传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明确生态文明宣传的主要任务,努力开创生态文明宣传的新局面,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信息来源:中国林业出版社2018年出版的《生态文明关键词》(主编:黎祖交 本条作者:赵建军 编辑 吕子乔)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