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

公元231年,一群木牛的出现解救了弹尽粮绝的蜀军。

当时正处于魏蜀两军僵持之际,诸葛亮想尽办法引诱司马懿出战不成,只能双方硬耗。

为了给部队补充粮草,做好打长期战的准备,诸葛亮带领后续部队从剑阁往祁山大寨运送粮草,只不过运输过程中出现诸多困难。

如何花费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运送最多的粮草?诸葛亮奇思妙想,制造出一个名为“木牛流马”的设备。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1)

但是我们只听说过“木牛流马”却没看过实物,因此引发了无数人的好奇。

好在21世纪的今日,还是有人费劲半生精力,真的将“木牛流马”造了出来,这个人不是科学家,不是机械师,而是一个农村的木工,更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三国迷”。

木牛流马究竟是什么?

据说,用“木牛流马”甚是便利,木牛木马皆不吃粮草,因此可以昼夜不停的进行转运。

司马懿知道这样一个神奇之物后,忙命令两个部将带领1000余名军士夺下数匹木牛流马。

然后令能人巧匠100 当面拆开,照猫画虎般仿造出一模一样的木牛流马搬运粮草。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2)

但司马懿只会仿造却不知道木牛流马其中的奥秘,更不会灵活的运用,而他这样的举动恰好中了诸葛亮的计谋。

当司马懿派兵驱驾木牛流马往陇西搬运粮草时,诸葛亮派人假装魏军,将木牛流马内的舌头扭转,此时的牛马就不能行动了。

魏兵面对不能动也不能抬的木马只觉得中了邪,正当疑惑之际,诸葛亮又派兵前往,将木牛流马之舌扭转过来,大步阔斧的带着木牛长驱直进,这倒让魏兵害怕,纷纷逃窜,还以为木马中了什么巫术。

如此一来,魏军运送的粮草倒成了诸葛亮的囊中之物。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3)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物件,让1700多年前的木牛流马一直被人好奇到现在?

让人遗憾的是,诸葛亮发明的木牛流马到现在一直没有被完整地传承下来,制作的方法也并不是那么明确。

一开始,木牛流马的制作方法记载于史书《诸葛亮集》当中。

可能当初确实记得非常详细,只不过经过长时间的流传,竹简的逐渐老化使得上面的文字模糊不清,而且附的图也丢失不全,再加上一些竹简错位脱落,几经传抄后的文字更是出现了很多错误,因此木牛流马也几乎相当于失传了。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4)

而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给《三国志》做注解的时候,引用了很多已经失传的《诸葛亮集》中有关的记载。

其中有一段是对木牛流马描述,在这里我们大概还能对它的形象有个大概的了解,木牛流马是一种木制的运输工具,外形酷似牛和马,不仅能载人还能载物,不用吹灰之力就能在山路上行走。

但是因为没有任何的留存实物和图片,使得后人对它的认知始终是凤毛麟角。

更多的人对于木牛流马的理解和认知还停留在小说三国演义的描写中。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5)

这样一个被严重神化之后的东西,使得大家对于它的制作方法就更加的好奇了。

在小说当中,木牛流马不需要任何的外力就可以自动向前行走,而且加上内部的机关众多,使得诸葛亮一行人可以随意控制它的前进与后退。

这样神奇的木牛流马自然引发了很多人进行复原和设计制作。

只不过这些复刻的半成品太多,而原始的尺寸又无法知晓,因此直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可以拿得上台面的复原品出现。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6)

因此有人专门跑到当年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地方进行考证,据说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黄沙镇就是木牛流马出生的地方。

诸葛亮当年在八年的北伐当中,总共使用过三次木牛流马的战术,当年就是在这里,木牛流马的队伍出发,跨越过250公里的栈道,才到达了前线。

没想到实地走访真的有效果,据当地的老人描述,他们曾见过这样的木马。它是由木头做的马头,其他的菱形部件组成了身子,而马腿中间还会有齿轮带动马前进。

在那样古老的时代,它似乎就已经运用了齿轮的技术,实在让人惊叹。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7)

在木马的后面还会有一个扳手,操作的时候,只要手轻轻一压,这个木马就会向前走。看来,木牛流马也并不是不靠外力就可以自己向前行走的。

平凡生活中的创造者

这样一个让后世为之好奇迷沉迷的木牛流马,自然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但大部分人不过就是浅浅了解后没了下文。

但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平凡生活中的创造者,他们喜欢一件事就热衷一件事,甚至将自己的大半辈子精力都放在此事上,李景阳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他特别喜欢三国时期当中的故事,更是被诸葛亮的智慧所折服。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8)

在别人都在好奇、质疑甚至否定木牛流马的时候,李景阳却大胆地站出来,想用自己的力量来复原它。

但是他什么都没有,没有文化,没有知识,因为李景阳只是一个做了一辈子手工的农民。

当然,这样的付出是没有任何回报的,经过了好几年,他依然没有一点儿思路,也没有获得成功。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只有你肯钻研一件事情,无论是谁都可以获得回报。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9)

在很多人还对木牛流马的认知放在一些充满想象力的、不用力量推动的车时候,李景阳已经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实验了。

既然他没有见过木牛流马,那么就要一步一步的实验,比如说他会按照古书上的记载,做了一个和真动物差不多大的木牛流马。

甚至他还让木牛流马动了起来,每次往前走的时候,后面的尾巴还会跟着摇动起来。

但接下来让李景阳头疼的就是如何让木牛流马轻便的行动起来。在很多人看来,古代那个没有电,没有蒸汽的时代,让木牛流马能够自如地前行,依靠的应该还是人的力量。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10)

这样想的话木牛流马就应该是一个手推车差不多的工具。

但是,经过李景阳的再三实验,他发现他无法做到古书上的记载既可以用来拉人,也可以用来载物的木牛流马。

所以他不得不进行创新,比如说,如果是拉人的木牛流马就是用两个轮子,如果是载物的木牛流马则需要四个轮子。

每当李景阳制作的复刻版有类似小小的进步,他都会非常高兴。而这一点点的小进步都在支撑着他继续钻研于自己热爱的生活。

因为复刻木牛流马,李景阳甚至连本职工作也放下了,每日除了研究就是继续做东西。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11)

甚至在冬天,他也丝毫不停下自己的步伐。正是因为长时间的劳动和研究,使得他年纪轻轻就患上了静脉曲张。

只不过李景阳长时间的付出没有得到回报,这不仅让他有些失去信心,周围的人也对他有了偏见。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他是瞎胡闹,不好好工作反而研究些没有用的东西。

好在李景阳的身边一直有妻子的陪伴,甚至妻子还拿出私房钱支持他继续研究。

李景阳将一点点辛苦攒下的血汗钱拿到废品站购买一些废材料,其中耗费的时间和汗水,最后得到的却是成堆的废品和失败品。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12)

但是李景阳的心却从来不觉得难过,尽管饭吃得越来越讲究,他的心却一点点明朗。在这么多质疑声当中,他越发的坚定要将它研究出来的决心。

这一辈子有什么是他最放不下的执念,那一定就是将木牛流马复刻出来。

热爱可抵岁月漫长

尽管李景阳已经在一个可以安享晚年的年纪,但是他却依然凭借着热爱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反复的失败,又重新制作。好不容易做出了原型,他却发现了致命的问题。

他制作出的木牛流马和古书记载的相差甚远,就算有了相同的外形,实质也不一样,因为就算木牛流马不载物,想要动起来也非常困难。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13)

如何让木牛流马更加轻便,这就需要轮子的帮助。

只不过李景阳能力有限,更不知道该如何计算重量与杠杆,但是他却可以不放下面子,虚心的请教一些的高中生、大学生。

就是这样一个小学毕业的木匠,居然被他搞明白了什么叫做工程力学,也让他顺利地将滑轮组合轴承安装到了木牛流马的腿部。

本以为这样就已经复刻出了完美的木牛流马,但没有想到手动摇杆的方式根本不切实际,就算不载货物,木牛流马想要爬山相当费力。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14)

因此,李景阳再次想到另外一种驱动方式,那就是使用电力。

尽管使用电力之后的木牛流马引发了很多人的质疑。毕竟在古代是没有电力的,但是李景阳并不这样认为,复刻并不意味着明知有缺陷仍不改正,而是要将它复原之后变得更好用。

为了让他的木马可以轻快的动起来,李景阳甚至还跑到汽车修理厂买一些电机的零部件。

为了让木马行动起来更自如,李景阳还固定了一些高强度的铁在木牛流马的关节处进行支撑。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15)

在实验当中,李景阳让四个壮实的男子和一名女士坐到车上。虽然从视频中看,木牛流马走起来很缓慢,但是相当稳。

就这样在经历了八年的研究,李景阳终于将木牛流马开上了马路,无论是载人还是载300多斤的粮食,它都可以轻易地完成。这些达到了李景阳的预期。

一辆小车的复原花费李景阳将近十年的时间,耗费他无尽的财力与精力。如果没有对发明创造的狂热,作为一个农民是肯定无法做到的。

好在他获得了成功,甚至还专门为此申请成功了一项专利,叫做《一种木牛流马装置》。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16)

从专利申请成功之后,李景阳知道也自己与敬佩的偶像诸葛亮之间的差距,虽然说他永远比不上他,但是差距在一点点缩小。

这些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计算出来的尺寸,都代表着他这十年来不被众人理解的心酸与坚持。

这十年间,支撑他度过无数寒冷的黑夜、焦躁的夏日,都是李景阳的妻子。

因此在木牛流马研制成功之后,李景阳在后面装上了更为舒适的座位,他会拉着妻子去冰湖上游玩。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17)

但这在众人眼里看,木牛流马也只不过是一个没用的专利而已,花费了十年的时间却不能变现,这样的行为依然让很多人不理解。

但李景阳的内心是相当充实的,他想要什么就花费精力做到了,这中间的曲折心酸他都了解,成功之后的喜悦也是他人所无法理解的。

而且他创造的并不是一文不值的木牛流马,他的专利后期被北京和深圳的两家公司所收购,这也算是对他十年以来的创作给予了一个肯定。

创造不分民间专业

其实大多数人不理解他主要是觉得他是一个民间的农民,肯定创造不出来什么好东西。

可是,创造不分分民间的和专业,工匠精神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18)

我们常以为,工匠精神就只能出现在那些航天器或者是高精尖零部件研究上生,其实,只要坚持不懈,开拓进取,不畏挫折,继续挑战自我,这就是一种工匠精神。

如今我们发现发明创造越来越多的生活化和常规化。不为他人的眼光投身于自己热爱的事业,就是一个相当了不起的举动。

平庸的艺术家才是生活的现状,有些东西发明出来并不就是一定要对人类大有益处的,其实他这样更能让自己感受到创造与劳动的快乐。

对于李景阳来说虽然他的发明创造到今日并没有什么很大的用处,甚至还被人贴上无用的标签。

农村大叔发明木牛流马(李景阳捣鼓十年)(19)

但是在创造者的心里,世上并没有无用的东西,这一切都是他们所执着热爱并且追求的。

千百年来,科学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确实淘汰了很多东西,但过去那些传奇依然值得被记住,也值得被人所研究。

如果诸葛亮在天上知道了有人为了他的一次小发明研究了十年的时间,他也会为我们这个坚韧不拔、充满好奇心的民族所骄傲和自豪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