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年前火星和地球对比(40亿年前的火星可能也是海洋世界)

地球有两个邻居,一个是金星,一个是火星。和地球一样,它们都在太阳系的宜居带。金星和火星虽然都是宜居星球,但表面的生态环境完全不同。

金星在质量和体积上与地球最相似,两个如此相似的星球表面的生态环境应该不会相差太多。但是真实的情况让人吃惊。金星表面可以称为炼狱,温度高达460摄氏度,大气层非常厚,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火星是地球之外的邻居,好像是红色星球。自从人类走出地球半个多世纪以来,火星一直是探索最多的星球。为什么火星会成为人类探索最热门的星球?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离我们比较近,探测器在时间窗内发射大概半年就能到达火星。

40亿年前火星和地球对比(40亿年前的火星可能也是海洋世界)(1)

还有一个原因是火星表面环境远没有金星恶劣,探测器不仅可以在轨道上观测,还可以在火星上着陆进行移动探测。火星的红色外观也有不寻常的风格。科学家们想知道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火星的红色外观使它在夜空中独一无二。在古代,人们对火星和相关的神话传说也有不同的称呼。中国称之为闪烁的星星或火星;在西方,它因其红色而被称为火星。

火星为什么是红色星球?探测器在火星着陆后,这个谜团被解开了,主要是因为它的表面覆盖着赤铁矿。这些赤铁矿其实是氧化铁。

40亿年前火星和地球对比(40亿年前的火星可能也是海洋世界)(2)

与地球相比,火星要小得多,它的质量约为地球的九分之一,体积不到地球的七分之一,直径约为地球的一半。虽然两者大小差异明显,但都是类地行星,在很多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

早期天文学家通过天文望远镜观察火星,发现火星上有一些纵横交错的线条。当时的人把这些线叫做火星运河。人们认为火星上可能有一些智慧生命。

然而,人类探测器到达火星后,我们发现火星表面覆盖着红砂,没有地表水流动。那是一个干旱的沙漠星球,根本没有火星运河,也没有发现火星生命。

40亿年前火星和地球对比(40亿年前的火星可能也是海洋世界)(3)

探索的初步结果让科学家们认为火星生来如此荒凉,没有任何活力。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积累了更多的火星探测数据后,我们发现了一个不寻常的火星。轨道探测器在火星两极发现了一些水冰,说明火星并非完全无水。

同时,火星车还在火星表面发现了大量的沟壑、峡谷和盆地。这些古老的河床告诉我们,很久以前火星表面就有大量的水资源,可能是海洋世界。因此,科学家们推测,40亿年前的火星,和地球一样,可能是一颗美丽的生态星球,它的表面在海洋中,诞生了生命。

如果40亿年前火星是海洋世界,为什么现在是沙漠星球?是什么样的灾难导致了这一切?起初,科学家们怀疑这可能是小行星撞击火星造成生态剧变,导致海洋消失,生命灭绝。但经过研究思考,排除了这种可能性。

40亿年前火星和地球对比(40亿年前的火星可能也是海洋世界)(4)

探测器确实在火星表面发现了一些大陨石坑,但根据科学家的研究,小行星对火星的撞击不会导致其生态的完全恶化。你知道,地球表面也有十个陨石坑,每个都很大。比如位于墨西哥尤卡顿的奇虚鲁伯陨石坑,宽度约为483公里。

还有弗莱德堡陨石,形成20多亿年,目前直径380公里。要知道20亿年,连续沙尘暴之后,陨石坑减少了很多。我们可以想象最初的陨石坑有多大,当时撞击地球的小行星有多大。它比撞击火星的小行星大得多。

如此巨大的小行星对地球的冲击,并没有完全破坏地球的生态,把地球变成沙漠星球,更不用说火星了。所以火星从最初的海洋世界变成了现在的沙漠世界,这不是小行星造成的,而是其他原因。经过研究,科学家认为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磁场。

40亿年前火星和地球对比(40亿年前的火星可能也是海洋世界)(5)

磁场对于一个生态星球来说非常重要,它的强度直接影响到大气和地表液态水的稳定性。地球有一个非常强的磁场,覆盖地球几千公里。强磁场有效保护大气不逃逸到太空,还能有效防御太阳风和宇宙辐射。

太阳风对宜居区的行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如果没有强磁场,大气很容易被太阳风绑架和丢失。没有大气层的保护,太阳风和宇宙辐射会直接撞击地球表面,液态水不断分解流失,最终成为一颗荒凉的沙漠星球。

火星与地球同时诞生,因为它位于宜居带的外缘,在地球之前就已经冷却下来,形成了地表海洋。40亿年前地球上诞生了生命,那时火星上可能已经诞生了生命。但是由于火星的磁场很弱,对太阳风和宇宙辐射的抵抗力很弱,所以在后来的几年里,大气越来越稀薄,表面的液态水不断分解流失,成为今天的沙漠星球。

40亿年前火星和地球对比(40亿年前的火星可能也是海洋世界)(6)

火星的悲剧让我们意识到磁场对于地球和人类的生存是多么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尽最大努力保护磁场。有人可能会说,磁场是地核循环形成的,没有我们的保护也能稳定运行。

如果人类还没有进入科技时代,我们真的不用担心地球磁场。但是当我们进入科技时代,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地球内部分为三层,即地壳、地幔和地核。核心分为内层和外层,内层是由铁和镍组成的高密度球体,外层是流动的岩浆。

在地核外层流动的岩浆围绕地核运行,形成强大的地球磁场。只要内核运行稳定,磁场就稳定,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我们现在确实不具备进入地核的能力,但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未来有了更强的耐高温材料之后,我们可能会深入地幔甚至地核。

40亿年前火星和地球对比(40亿年前的火星可能也是海洋世界)(7)

我们深入地球内部,自然是为了资源。虽然我们都知道地核对地球的重要性,但是在巨大的利益下,只要开采地球内部的资源,必然会影响到地球内部的生态平衡,甚至导致地核的运行变慢甚至停止。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广泛开发使地球表面的生态不断恶化。

同样,我们一旦在未来开采地球内部的资源,也可能会严重影响地核的稳定性,导致地球磁场减弱甚至消失。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地球将一步步成为第二个火星和沙漠星球。

如果我们想保护地球磁场,就必须控制对地球内部资源的开采。在未来,我们的科技变得更加强大之后,地表资源已经被消耗殆尽,那么最好的方向就是去太空开采资源,放弃对地球内部资源的开采。当然,这只是我们目前的愿望。人类有能力进入地球后能否抵御巨大利益的诱惑,目前还不得而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